《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2014-08-14 23:59段文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法梁思成词汇

段文红

【教学设计说明】

科学类文章的教学常常重视了文章的工具性,忽视了文章的人文性,其结果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厌烦。如果发掘这类文章的文化性,以文学性的方式授课,也是一条不错的教学途径。本文在重点探究科学小论文的学术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掌握文体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层次;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科学意识;热爱传承中国建筑文化,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爱国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对文中部分术语和主要观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幻灯片显示岳阳楼图片)这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而今天我们走近它,是去品一品这座名楼里蕴含的中国建筑的味道。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课堂活动一:

(幻灯片显示岳阳楼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来复述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用文学作品中的诗句文句或成语来印证九大特征,说明九大特征在社会生活中的深远影响)

2.课堂活动二: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

3.课堂活动三:

播放视频(中国古建筑视频4:节选与斗拱相关内容),再次巩固中国建筑的部分特征。

4.课堂活动四:

一段视频,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文章在描述九大特征时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文章可不可以到此结束,为什么?

如果是一篇说明文,它写完九大特征可以结束。但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属于建筑学小论文,它就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那么它的学术价值或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又何在呢?

(三)合作探究,完成重、难点

学术价值1: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

合作探究一: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举例:乔家大院和北京四合院的不同风格,来说明“灵活性”与“千变万化”。

教师再以四合院为例,帮助理解。“正房、厢房、游廊、垂花门”等是构成四合院的“词汇”。词汇和词汇的组合构成四合院这篇“文章”。而词汇之间的组合不是随意地、随机的,是有规则的,这种规则就是“文法”。

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是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财富。

学术价值2: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合作探究二:

1.什么是“可译性”?“可译性”可能给各民族建筑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

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影响:从利的方面讲可以促进本民族建筑风格、建筑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的交流,让本民族建筑特色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从弊的方面分析,这也可能导致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被其他民族建筑的风格和文化替换而至于消失。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个问题?

梁思成并非一味复古之人,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为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宏伟事业。在这篇小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进行对照联系。并在理论上提出“可译性”概念,辨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

学术价值3:中国建筑要有中国特色(民族情结)

合作探究三:

1.作者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最终目的是什么?

【明确】文章第20自然段写到: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作者希望“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在创新时不能忘根,只有“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才能在创新中尽可能融入中国元素,保持中国建筑的特色,我们的建筑才能在世界建筑史占一席之地。足见他对中国建筑的酷爱。

2.作为一篇科技论文,科学、严谨的说明是为文的基本要求,作者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科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可本文有很多句子带有浓烈的抒情成分,找出这些句子,品味作者的情感。

全文的2、17和20段。(投影)

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这些句子表达了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的满腔热爱,无比自豪。

过渡: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梁思成先生的生平,就知道这种热爱其实由来已久,而这篇文章的写作,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老师补充:(知人论世)

一个长久热爱着建筑,把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它。这是一个因为对中国古代建筑错误的做法而义愤填膺的人。梁思成先生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一种悠久而辉煌的建筑艺术,是一份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

“中国文章”怎么写,是梁思成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问题。面对如今我们中国建筑中高耸的大楼,同质化的住宅,这个问题显得是那么鲜明和尖锐。令人稍许欣慰的是我们的一些古建筑被保存了下来,还有一些建筑师在践行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

不管时代怎样进步,社会怎样发展,总有一些恒久不变的东西沉淀下来;无论是古代、现代还是未来,中国的建筑都有而且都应有自己的特征。建筑如此,所有的文化形式都是如此。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只有我们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才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才有灵魂。

猜你喜欢
文法梁思成词汇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关于1940 年尼玛抄写的《托忒文文法》手抄本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Similarity measurement method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normalized net lattice subspace①
A nearest neighbor search algorithm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sequential NPsim matrix①
文法有道,为作文注入音乐美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