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界的困顿现状及其救正

2014-08-13 07:40吴平徐振云
出版广角 2014年13期
关键词:书评出版社图书

吴平 徐振云

现在书评的商业性逐渐增强,书评的批判性越来越弱。一部分书评或为书籍做广告,或为出版社做宣传。对书籍之不足轻描淡写或一笔带过,甚至过分夸大好的一面,对书的缺陷视而不见,不仅易误导读者,还让读书人失去了对它的信赖感。

2013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书评时代”主题论坛邀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作家、书评家,就书评的作用、书评的写作、信息时代与书评的未来等内容进行了讨论。与会者剖析了当代书评的现状,指出其“无原则吹捧”与“一边倒”制约了书评的发展,导致书评可信度不高。这种对书评的批评意见具有代表性,引人深思:书评到底是什么?书评有什么作用?书评的现状是这样吗?如何改进?由此,本文做些许探讨。

一、管窥书评界困顿现状

书评发展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书评发展跟不上图书出版发展

书评本是一项伴随出版、伴随图书的评论活动,评价、批评、褒扬之客观性与主观性都十分鲜明,一旦失去本性,不能给读者指引或介绍,不能给予出版者激励或监督,它就失去了生命力。20世纪50年代末,每10本书有1篇书评,平均报刊发表书评2.2篇。1979年至1983年的5年间,每36种书才有1篇书评[1]。2006年到2011年间,图书出版总量增加,6年间共计出版图书175.6万册,登载在核心期刊上的关于书评与书评研究的文献仅687篇,“书评的期刊文章数量在107~122篇之间晃动,不见突破;书评类图书的数量每年都没有超过50本,这其中还包括了‘杂志书。缺乏具有代表性的书评名家,就算是高产的书评作者也不多”[2]。书评文章数量增长缓慢和图书出版越来越不相匹配的现状,削弱了书评的整体影响力。

2.缺少批评精神

忠于史实、直书实录是中国古代学者治学的原则。近现代史上,在《大公报》工作的萧乾先生评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不评赠书,唯恐影响书评的公正性。现在书评的商业性逐渐增强,书评的批判性越来越弱。一部分书评或为书籍做广告,或为出版社做宣传。对书籍之不足轻描淡写或一笔带过,甚至过分夸大好的一面,对书的缺陷视而不见,不仅易误导读者,还让读书人失去了对它的信赖感。“赞歌型书评之多和批评性书评之少,构成了我国当代书评的一大景观,也成就了我国书评界这种畸形的生态。”[3]

3.评述对象不全

现有书评的评述对象多集中在传统出版物上,尽管网络创作、网络作品极为活跃,网络文学更受网粉的喜爱,但缺乏评价评述,缺乏引导监督。网络是一个无限制的BBS广场,任何人都可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观点不成熟也不妨碍发言者自我价值、自我意识的宣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也并非都是谬误,只是缺少了代表社会评判进入出版领域的编辑环节,故需要引导。

书评困顿的现状不乐观,要想突破还得系统地解决运行机制、整体发展等问题。

二、探究书评发展体系

我国书评缺乏管理机构,未形成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古代,书评依附图书而出现,自身发展欲望并不强烈,被动特征明显。近代报刊事业发展起来后,书评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而出现,有自身完善的追求,但并无引导社会文化的向往。直至现代,“泛论风格、技巧,作家创作道路的很不少;但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书上的实不多见。至于在主观印象外还顾及读者客观需要的,在固有的文库里几乎没有”[4]。因此建立独立、完备的书评体系,探究书评长远发展十分有必要。目前,书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专门从事书评活动的专家与学者较少。书评家队伍不健全极大地制约了书评事业的发展。现在多是出版社或作者自己联系书评家,作者与书评人之间,要么是同事关系要么是朋友关系,被邀请者碍于情面不好推脱,因而出现一些如白开水般寡淡无味的书评,影响了书评的可读性和可信度。没有第三方参与的书评体制缺乏应有的公正性,也难以产生权威书评人。

另一方面,书评发表渠道萎缩,报刊书评栏目不断消减。20世纪末期,书评专刊主要有《读书》《书林》《博览群书》《中国图书评论》《书品》《书城》《书屋》《书缘》《书与人》,期刊中的《中国出版》《出版广角》《出版广场》《文学评论》《文史哲》等都设有书评专版,《文汇读书周报》《书评导报》《中华读书报》和《新闻出版报》等部分报纸也都开辟有书评、读书专栏[5]。现在,《书缘》《书与人》《出版广场》《书评导报》已不复存在。当前书评传播渠道不仅于新媒体开拓不够,就连传统阵地也在丢失。

书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书评活动规律,根据社会文化活动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才可使二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三、坚守书评不变的特性

书评是对图书的思想内容、价值特色、写作技巧、社会影响等方面所做的评述。它既具有思想性、真实性、社会性,也具有信息性、商业性,这些基本特性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为传播载体的变化而变化。网络时代信息庞杂,对书评的要求不仅不会降低,反而更高。

根据书评读者对象和所评价图书类别的不同,可分为专业书评和大众书评两类。专业书评主要是针对专业学术著作的思想内容、价值特色、写作技巧、社会影响所做的评述。其传播渠道多为专业学术类刊物,学理性较强,受众面较窄,可对专业学术研究起到引领性、启发性、反思性与前瞻性作用。这类书评由于专业制约的原因,评论者少,其发展不易。大众书评是指除专业学术著作之外,尤其是对通俗读物的思想内容、价值特色、写作技巧、社会影响等所做的评述。大众书评有网络化的趋势。

根据书评传播渠道的不同,书评又可分为传统书评与网络书评。网络书评可分二种,“一是印刷版书评的网络版,二是在线产生的数字书评,包括网络书店、个人网站中的读者书评以及学术交流网络中的书评(在线学术书评)”[6]。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微书评”,即以微博、微信等方式作为传播载体开展的书评。网络书评的主要特点是大众化、实时性和交互性。特别是“微书评”具有短小精悍、互动性强的优势。微书评的作者群体、读者对象和传播渠道都有大众化的趋向。网络时代,虽然书评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但评述图书的根本任务没有改变。

书评的信息性、思想性、商业性、真实性和社会性具有一定的恒定性。虽然网络等多媒体的出现催生了新的书评形式,网络为书评传播与反馈提供了优化的途径,但书评的本质并未改变。书评不变的特性决定了其社会功能,书评社会功能的实现有利于书评更加科学、合理地发展。

四、充分发挥书评的社会功能

书评传播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进步,但书评的本质不会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书评的社会功能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当前的全民读书活动和“中国梦”的践行中注重发挥书评的社会功能很有现实意义。

1.认识功能

书评者站在中介的立场上将作者旨意介绍给读者,使读者了解被评介图书的内容特色、写作技巧、出版意义、编撰不足和作者的秉性学识、才华情操等,书评的认识功能在评介中得以实现。帮助读者认识图书是书评首要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功能。

2.信息传播功能

信息传播功能的发挥使图书出版中的创作、编辑、出版、发行、评价、阅读、反馈连为一体。除提供新书出版信息、再版书异同信息之外,书评还可帮助读者了解图书本身内容、形式相关的信息。书评是收集读者意见和接受读者监督的信息反馈渠道,也为图书馆新书采购提供供求信息,是图书馆揭示馆藏、提高流通率的重要手段。

3.指导教育功能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向读者介绍各类进步的、有代表性的高质量图书,它所重点评述的对象可以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出版导向和阅读重点,引导读者关注,指导读者阅读,影响读者人生;二是教育读者提高辨别能力,正确认识和区分图书中的精华或糟粕。重视并加强书评指导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有力举措。

4.监督控制功能

书评对图书作者和出版社有一定的监督控制职能。它既评论已出版的图书,也警醒作者、出版社承担的重大责任。大数据时代,数据收集的便利意味着传播效果的反馈更加全面、迅速,更有利于书评监督控制功能的发挥:评述优劣、褒扬先进、鞭挞伪作,作者、作品与出版机构均在评述对象之列和监督范围之内。书评监督控制职能发挥越好,图书质量越有保障。

5.审美功能

书评通过传递、揭示、表达图书之美,感染读者,使之在文化教育熏陶过程中得到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书评的审美功能代表读者的审美水平,提高读者的审美意识,帮助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发现图书的自然美、内容美和形式美是书评审美功能发挥的重要方面。

当前,书评的认识功能、信息传播功能与审美功能发挥得较好,但指导教育功能和监督控制功能不足,呈现出一种困顿的迹象。

五、建立科学的书评运行机制

当前我国书评界缺乏正常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没有一个统一管理机构,没有将出版机构、书评家、书评传播载体沟通起来的制度,这制约了书评的发展。基于当前我国书评界发展的困顿现状,建立科学的书评运行机制,是众多书评家及书评理论研究者颇为关注的课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建立科学的书评运行机制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成立书评管理机构,完善书评制度

成立书评管理机构来开展书评和书评理论研究是保证书评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健全的体制机制包括专门的书评管理机构,专门的运作组织,科学、完善的运作机制和标准的行业规范。只有健全的体制机制,才能监督书评家的职业道德与个人信誉,才能保证书评界良好的生态发展,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比较先进而成熟的经验是《纽约时报书评》所采取的选择评述图书对象程序和书评家回避制度等。该专栏预审编辑对出版社寄来的样书进行初选,助理编辑二次遴选,编辑会议讨论最终确定选择哪本图书,再由助理编辑联系专家,寄样书,说明书评篇幅大小和具体交稿时间等。整套流程严密、科学、规范。图书的筛选由编辑部独立操作,出版社的编辑及其作者均无权参与,避免了由作者或责任编辑把自己写(编)的书送给书评作者,以换取赞扬与歌颂。所谓回避制度,即签约书评人与图书作者不可以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亲属关系等,以此来保证书评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2.培养权威书评家

《纽约时报书评》每周都会刊发由《纽约时报》新闻调查部的编辑们制作的畅销书排行榜,在出版业树立了极高威信,被它所提到的图书更容易获得发行商的青睐。这种打造权威书评的做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我国书评界可加以借鉴,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品牌书评人。《纽约时报书评》还供养了一批签约书评人,美国文化新闻部的专职书评人也是报社的新闻人,签约书评人成为报社的品牌。书评作者与书评期刊可形成合约关系,形成一支专业的书评队伍,在强调书评公正性、权威性的同时,也树立了书评作者的权威,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书评生态。

3.不断拓展书评渠道

信息社会各类媒体定位清晰、受众明确,书评传播载体可根据受众需求搜集、整合、加工、传播书评信息。除传统纸质报刊之外,高聚合力、高访问量的社交媒体书评阵地还比较少,固定的书评园地建设还有待加强。同时,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积极开拓应受到关注。目前,《中国图书评论》已有微信订阅号,每周二、周五分别推送《智读周刊》《小生活周刊》,是一种很好的探索。有的报纸杂志社虽然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功能却并不健全,与书评相关的内容也少。纵观传统的书评报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仍占少数,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与规模效应。书评业只有紧跟时代科技进步潮流,拓展传播渠道,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4.积极开展书评理论研究

书评理论研究是书评实践发展的指引,理论研究现状也会影响书评学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始,《书评面面观》[7]《书评散论》[8]《书评学》[9]《书评概论》[10]《书评学概论》[11]《我的书评观与书评》[12]《书评理论研究》[13]《书评三十家》[14]《书评理念与实践》[15]《百年书评史散论》[16]《书评例话新编》[17]等著作纷纷出版,为书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但近些年来,书评学理论研究比较沉寂。2008~2012年书评学研究文献有84篇,其中书评理论仅占16.16%[18]。书评理论研究似有所停滞。书评理论研究与书评事业的发展关系甚大,进一步开展书评理论研究也应成为当前文化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5.评选优秀书评

我们可以借鉴英国书评界的“斧头奖”,奖励优秀的书评者,鼓励字字珠玑、材料精当、恰如其分、深入透彻的书评作品。甚至也可以设立一些单项奖,奖励“愤怒、有趣、犀利”的书评。近期,二十一世纪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举办《不老泉》大型有奖书评大赛的消息,参与方式一是微博,一是豆瓣《不老泉》图书页面和新浪博客,吸引了大量读者。盛大云中书城也在2012年5月开展了招募“白金书评人”的活动。“每月为书评人基本创作提供保障金以及销售分成。如果有人看完一篇书评后点击‘立即购买本书并支付成功,网站后台会根据这条消费行为记录,给书评作者‘发福利,分成比例从5%到20%不等”[19]。这种激励方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6.编发不同观点的书评

同一本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观点,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也可以发表出来,它能监督书评作者,在认真、反复阅读后撰写公正书评,防止胡乱吹捧或全盘否定的简单评论。德国的《时代周报》就常常对同一本书发表正反两面的书评,引人思考,故而成为知识分子喜爱的刊物之一。这也符合传播学中的“两面观点”理论。对同一本书不同人可以产生不同的观点,可以引导读者理智地分析、批判地接纳、客观地认识被评图书,最终做出合理的决定。

7.开展对书评的评论

读者对书评的认可与否定决定书评的发展,可以专门收集反馈信息,以对书评中不切实际的吹捧与不实的批评给予监督。

总之,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改变了图书出版的速度和效率,为书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便利的条件,书评应该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创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救正其困顿的现状,为当代社会发展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 [13]吴平.书评理论研究[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2]蒋婉洁,张志强.我国书评与书评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图书情报研究, 2012(01): 15-24.

[3]徐雁.“书评是当代人接受文化的一种方式”?[J].中国图书评论,2005(02):59-60.

[4]萧乾,文洁若.书评·书缘·书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5]伍杰.新中国书评六十年.中国图书评论[J].2009(10): 4-28.

[6]司莉.网络书评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 2005(11): 69-74.

[7]萧乾.《书评面面观》[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

[8]王建辉.《书评散论》[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9]徐柏容.《书评学》[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0]孟昭晋.《书评概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1]徐召勋.《书评学概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

[12]伍杰.《我的书评观与书评》[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14]伍杰、王建辉.《书评三十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5]伍杰.《书评理念与实践》[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6]伍杰.《百年书评史散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17]吴道弘.《书评例话新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8]张麒麟.近五年(2008-2012)书评学研究综述[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04):28-32.

[19]金莹.网络书评:无序竞争中的群雄并起[N].文学报,2013.8.15:第4版.

猜你喜欢
书评出版社图书
内卷
书评
书评
书评
我等待……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