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分析

2014-08-13 06:43张学菊陈晓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缝隙内科实验组

张学菊 陈晓梅

无缝隙护理模式是以人为本, 通过完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 提高护理工作的高效运作及组织衔接, 从而保证进行完整的、连续的护理工作, 进而满足患者对护理的要求,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急诊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析, 其中男105例, 女95例;年龄14~68岁, 平均年龄(34.2±3.2)岁;心内科急诊67例, 神经内科急诊55例, 呼吸内科急诊39例,内分泌内科28例, 其他内科急诊11例。两组患者就年龄、性别、患病类型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无缝隙护理。①建立无缝隙护理责任小组:按照医护人员的护龄、性格特点、专科知识和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学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进行分层管理, 量化个人的职责范畴。并以小组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巩固、学习,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3~5例患者由1位护士负责,在急救过程中由护士长统一组织、安排急症抢救。②无缝隙排班模式:护士长根据床位情况进行合理的护理人员调配[2]。其中护士长上行政班, 实施责任班相对固定、大小夜班双班制, 严格实行8 h在岗、24 h负责制。在特殊时间段, 如节假日、连班等情况, 需相应的增加护理人员数量。③无缝隙的急救过程:一般在接诊患者后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 即先对患者进行抢救, 然后进行登记挂号、初评、早期查、再评估的顺序。在刚接诊的30 s内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边看、问, 边分诊, 先抢救、后登记挂号, 同时开放绿色通道。若患者无陪护人员, 护士需进行代办各种手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相近的临床急救治疗, 在治疗后患者的不良情绪采用抑郁、焦虑量表评分,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评分情况, 抑郁评分>7分的患者分别为87例(占87.0%)、41例(占41.0%);焦虑评分>7分的患者分别为89例(占89.0%)、52例(占52.0%), 其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34例(占34.0%)发生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8例占8.0%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对照组(21.4±2.2) d,实验组(14.6±1.8) d;两组患者就住院平均时间、不良情绪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12例死亡(占12.0%), 实验组患者10例死亡(占10.0%), 检验结果P>0.05, 说明尚不能认为两种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死率的发生情况有影响。作者就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2.0%,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8.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不良反应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作者就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2.0%,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对无缝隙护理措施满意度较高。

总之, 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缓解急诊内科患者的不良情绪,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护理满意度。

[1]裴华.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9):90.

[2]邹小芬, 邹小琼.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2):15.

猜你喜欢
缝隙内科实验组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雨的缝隙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空中翱翔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