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新 王艳娉
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评价
陈建新 王艳娉
目的 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130例,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65例予以氨磺必利治疗, 对照组65例采用利培酮治疗, 疗程共计8周, 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值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利培酮, 且不良反应与利培酮相似。
氨磺必利;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 精神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增高,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性疾病中较常见。其常见治疗药物为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 而对于氨磺必利的相关研究较少。氨磺必利是选择性巴胺能D2和D3受体拮抗剂, 低剂量时缓解阴性症状, 高剂量时治疗阳性症状,目前国内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疗效及对这两种药物不良反应作用的对比研究较少, 本研究进一步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排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躯体疾病,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有酒精及药物滥用史, 有严重冲动 攻击行为或自杀企图者, 对氨磺必利及利培酮过敏或高过敏体质者;最后入选的患者共计13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65例, 研究组:男32例, 女33例;年龄17~62 岁, 平均年龄(34.9±5.2)岁;对照组:男30例, 女35例, 年龄16~64岁, 平均年龄(35.2±4.9) 岁;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未用药或首发的患者直接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对已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 停药2周作为药物清洗期, 然后再给予相应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氨磺必利为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商品名索里昂, 规格200 mg/片),治疗剂量为200~800 mg/d。利培酮为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商品名索乐, 规格1mg/片), 治疗剂量为1~4 mg/d。两组均治疗8周, 然后根据病情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整,疗程为8周;对于治疗中出现失眠者, 可酌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服用苯海索片。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4和8周, 进行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评定, 临床疗效:总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效;25%~49%为好转;为<25%无效。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及好转率之和;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比较 8周末研究组临床治愈4例, 显效22例,有效28例, 无效11例, 临床总有效率为83%。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 显效21例, 有效24例, 无效15例, 临床总有效率为77%。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PANSS总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前PANSS评分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8周后, 两组PAN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且研究组PANS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研究期间,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副反应。对照组头晕12例、口干11例、静坐不能8 例、肌强直4例、停经泌乳4例、无体重增加;研究组头晕11例、口干10例、静坐不能9例、肌强直6例、停经泌乳3例、体重增加1例;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62%, 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60%(P>0.05)。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均能明显缓解或耐受。
氨磺必利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其作用机制较其他药物独特, 有双重多巴胺( DA)拮抗功能[1], 低剂量是选择性阻断突触前D2/D3受体, 消除突触前抑制, 致多巴胺在突触间隙增加, 前额皮质多巴胺功能相应增强, 而这被认为可改善阴性症状有关;而高剂量是阻断突触后D2/D3受体, 可减少多巴胺结合位点, 同时减少纹状体乙酰胆碱水平有关;提示氨磺必利除可改善阳性症状;另外其对边缘系统作用的相对选择性而使氨磺必利的发生危险较低;同时对其他非多巴胺受体几乎不发生作用, 减少了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2]。
本研究中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变化分别为(49.04±11.02), (44.06±10.83) (P<0.05), 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似[3], 说明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的疗效, 且氨磺必利疗效优于利培酮。氨磺必利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口干、静坐不能、肌强直、停经泌乳, 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似(P>0.05)。
综上所述, 氨磺必利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 其疗效优于利培酮, 且无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临床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故值得推广。
[1] 黄素培, 张瑞玲, 王来海, 等.氨磺必利的药理学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 11(8):679.
[2] 陈妍, 陈美娟.氨磺必利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1, 11(1):83-85.
[3] 韩刚亚, 严冬梅, 张新风.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2, 21(4):257.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amisulprid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CHEN Jian-xin, WANG Yan-ping.Urumqi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Urumqi 830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amisulpride and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Methods A total of 13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65 cas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isulpride, and the other 6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The course of treatment lasted for 8 weeks,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PANSS) and adverse event scale (TESS)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83%,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7%.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8 weeks, PANSS score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oth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 between adverse reactions(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misulpride is better than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d they have similar adverse reactions.
Amisulpride; Risperidone; Schizophrenia
2014-04-23]
830000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