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莉 张艳
翼状胬肉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 由于羊膜富含有三叉神经末梢[1], 术后24~72 h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不适, 如眼痛、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睁眼困难、头痛等症状, 疼痛是此类患者最突出的症状,因此它被列为为翼状胬肉术后患者最主要的护理问题。自2013年1月起, 本科运用穴位敷贴对翼状胬肉术后患者进行疼痛干预,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对2013年1~12月在本院诊治的翼状胬肉患者60例进行分组,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观察组30例40眼, 对照组30例42眼。两组患者胬肉均位于鼻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眼科术后常规护理, 即注意患者的饮食与体位, 重视患者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去理解、接受疼痛。
1.2.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术后即给予穴位敷贴(丰泽园)[2]贴敷双侧肢体止痛、曲池、足三里6个穴位, 每24小时更换1次, 贴敷共72 h。
1.2.3 注意事项 ①敷贴所选择的穴位的局部皮肤有破溃或瘢痕的不适宜敷贴。②对穴位敷贴过敏者不宜使用。③妊娠期妇女和儿童慎用。④贴敷前拭干皮肤, 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不应超过24 h。
1.2.4 疼痛评估标准[3]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等级评估, 1~4级疼痛为Ⅰ级, 5~6级疼痛为Ⅱ级, 7~9级疼痛为Ⅲ级, 10级疼痛为Ⅳ级, 疼痛剧烈程度逐级增加。
实验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实验组平均秩次大于对照组, 表明实验组疼痛程度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发生率, 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及发生率在术后的比较 (n, %)
3.1 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是一种手术、角膜上皮损伤和修复过程。为了缓解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问题, 本科通过穴位敷帖治疗使胬肉术后患者疼痛发生率下降, 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
3.2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及整体观念为基础, 通过体表腧穴作用于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穴位贴敷主要成分为治疗膏、医用载体及保护膜, 治疗膏主要构成为对8 ~14 μm生物波具有高辐射性的功能粒子。同时穴位贴敷治疗还能起到心理暗示治疗的作用。本科使用穴位贴敷治疗翼状胬肉术后患者疼痛, 显著降低了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及疼痛程度,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甘柳萍.手术切除联合羊膜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23):208-209.
[2]黄春霞.穴位贴敷在预防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及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7):2182-2183.
[3]张云, 宴华.冷敷在翼状胬肉疼痛护理中的效果观察.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7):1073-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