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数字化教育技术的绿色教育实践

2014-08-12 02:00张天佑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数字化绿色教育

张天佑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03-03

教育在本质上是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具有理想追求和高尚道德的优秀人类。马克思说过:“教育要做好三件事:心灵的教育,身体的教育,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而当前的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学习成了为追求升学的一种功利性的手段,忽视人的发展,忽视人的心灵,忽视教育的文化内涵。作为教育的核心地带——课堂,依然是古老而沉闷,上课程序和内容几十年几乎没有变过。著名学者叶澜这样记录1990年的听课感受:“我直接感受到学生课堂生活的沉闷,只有下课的十分钟,我才能感受到他们是孩子。在听课时,鲁迅先生关于中国的孩子在照相时一脸呆板的‘死相的描写,时时会在我头脑冒出,然而作为讲课的老师却没有这种感受,因为他忙着把教学任务完成,把备好的教案上完。”许多西方研究者发现,中国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太可能产生“好的学习”。而绿色教育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倡导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以期呈现和谐健康、生机盎然的教育生态。

一、绿色教育的含义

绿色教育脱胎于环境教育,最早是在澳大利亚提出并发展,初期主要是进行绿色环境和自然生态教育,后来绿色教育逐步被人们认识和传播,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探索。在我国,自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提出“绿色教育”以来,不断有争论和辩驳,也正是在争辩中,绿色教育得以超越。超越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再重视内容主题的来源,而更重视内容主题所服务的价值目标,类似于学习习惯培养这样的内容主题,也纳入绿色教育的视野。譬如,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是“可持续的”“绿色的”;而以牺牲学习兴趣为代价,依靠高强度训练的学习习惯,也同时是“不可持续的”“非绿色的”。超越和改进现代教育,把教育者的关注点指向价值倾向,要求对现代教育的价值倾向进行“绿化”。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推崇相互受益的共生概念,确立为“人——自然——社会”的整体统一培养全球伦理的“人性”。

我校绿色教育,是指遵循教育规范,不以牺牲学生自有资源和学习环境为代价,获得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这里的自有资源指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学习环境是指时间空间、和谐氛围和求知方式。在郑州回中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总结三条经验:一是德育决定论。就整体而言,德育的状态决定学业成绩的优劣。我们惊奇地发现,只要在起始年级建立起优秀的班级文化,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后两年扶摇直上,自然成绩突出。因此,德育必须从“生理心理的促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品德的育成”三个切入点全方位开展。二是“第一生产力”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是“第一生产力”。学习的过程本身是战胜自我、蜕变成长的过程,这就是哲学上说的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嬗变过程。但通过中西方学生学习比较发现,同样是学习到凌晨,中国学生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重复机械的操作而痛苦,西方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某种设计,为别出心裁而兴奋。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天壤之别。学习活动与导游带领团队爬山很相似,再好的导游也不可能背游客爬山,好的导游总是在峰回路转处指明游客该走的方向,好的导游也总是在悬崖峭壁处激励大家。教育要做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升学副产品论。郑州回中的绿色教育并不排斥升学,但反对仅仅盯着分数,反对苍白地要成绩,而是强调不以牺牲学生的自有资源和学习环境,取得良好学业成绩。追求学生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我们相信,在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的基础上,他们也会自然地“升学”,自然地成长。

二、数字化教育技术的发展给绿色教育实践提供机遇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时代,科技的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建构一个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基于数字化的新的教学形态已提上议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2010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颁布,强调信息技术目前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强大的学习经验;提供更丰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提供更加真实、有意义、持续而整合的学习评估已成为可能。数字化教育技术以及ipad的出现和改进,突破和超越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和课堂教学空间,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获取学习资源,进行更个性、情境化、互动式的学习活动。特别是理科的实验教学,借助虚拟仿真技术,使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实验不仅可以进行证实实验,更可以在虚拟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下进行证伪和试错的实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和构想性特点,真实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绿色教育实践探索

语文教学中字、词是难题,数量多、歧义多,难掌握,以往采取的方式常常是天天背默,学生记得痛苦,老师改得烦心。受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启发,我校利用数字技术,在初二年级开展郑州回中汉字听写大会。活动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学生参与活动情绪高涨,汉字的魅力在师生心中大放异彩。这次活动历时一个月,从初始解读课标理清三千常用字建立题库,到班级内选拔,再到以班为单位比赛,整个初二年级学生中掀起汉字记诵的书写高潮,并且这股热潮波及全校,辐射到周边学校。比赛利用数字技术,使过程像游戏,满分过关,给具有不服输心理特征的青少年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由于可视,具有观赏性,让比赛异彩纷呈;由于组织形式以团队为单位,让合作、沟通、交流成为常态,让责任、荣誉、梦想成为有形的载体。比赛进行到决赛阶段,学生家长、文字专家应邀参加,更激励学生上进的热情,台上选手比赛,台下学生暗暗记录,不时参与互动。比赛由课内到课外,由语文到历史、地理、生物,由书本到生活,不断带来期待、悬念和挑战。比赛后,很多老师感叹:“不是学生不爱学习,是我们没有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endprint

此案例仅仅是基于数字教育技术的绿色教育实践成功的一个缩影。

(一)基于数字教育技术的绿色课堂

“绿色”象征成长与生机,象征健康与未来,象征文化与文明。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全方位的绿色育人工程,绿色教育“引导”人的内在因素合乎规律地全面而主动地“发展”。倡导人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良性发展、科学开放、和谐健康、生机盎然的教育生态。

郑州回中基于数字化教育技术的绿色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分四步:导学——探究——释疑——提升,四步流程确定了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1)导学——把要学的内容问题化,从起点到学习进阶的终点,找出差距,思考相关联的能力点和进阶的路径,在关键的节点设置问题,用三、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进阶。以此为目的编写的导学案,是任务驱动型,以导学为主。要求学生课前独立完成,因为学习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不能养成依靠别人的习惯。学生独立完成后用手持终端把答案上传,计算机自动把选择题批改、统计,解答题是图片格式,教师批改后反馈,数据都在后台记录。(2)探究——学生都懂都会的内容不需探究,难度稍大、独立学习不能完成的问题,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加深理解。用计算机后台点选答案有问题的学生展示,保障教学的底线质量。学生在相互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质疑、学会了总结。这种生命的样态,与教师权威讲授相比,是自然的、主动的、进取的,由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有质疑可以打断、争论,所以学习是轻松、愉快的,同时又是收益较大的。老师们感觉原来两节讲不完一套高考卷,现在一节课可以处理三套高考卷。(3)释疑——教师的释疑点拨是学生自学、对学和组学后的提升。释疑不是传统上的讲解,而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和疑点进行针对性的思路引导和方法点拨,最好不要点破,留点高度让学生去攀登,这样学生得到正确结果后会有强烈的成就感,这是学习兴趣的根源,因此恰当释疑是一门教育艺术。(4)提升——总结是一种提升,练习也是一种提升。通过提升,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加强对规律的把握,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基于数字化教育技术的绿色课堂的创新点在于充分相信学生,用心发展学生,数据支撑诊断,结论源自证据,分析产生行动。

(二)基于数字教育技术的绿色作业

数据统计表明,没有一定量的巩固练习,学生很难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难熟练地解决问题,但过度练习常常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绿色”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作业规划,分清层次,使巩固性作业与拓展性作业相结合,笔头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短作业与长作业相结合,让学生有选择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愉快,满足心理体验。

尊重学生的选择,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使其选择“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学生作业中的错题,数字化教育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操作平台。遇到错题,学生必须订正,然后ipad又自动跳出一组同类型同难度的题,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如果学生顺利完成,错题暂时寄存在“错题本”中,一周后,ipad又自动跳出相同类型的题,若学生顺利完成,系统会自动把错题从“错题本”中清除。如果学生没有把ipad提供的同类型题做对,系统还会再自动提供一组题让学生完成,也可以点选讲解该知识点的视频讲解,寻找灵感。因此,基于数字化教育技术的绿色作业紧紧抓着纠错,注重学生学习增值,把错题当作学生学习的增长点,使知识点上挂下联,让学生对错误点彻底参透悟破。

(三)基于数字教育技术的绿色评价

为了促进我校教育向内涵发展要质量,保证绿色教育顺利进行,必须在学校的评价制度上做正面引导。借鉴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中小学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与上海市教委联合提出的10项反映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指数,结合郑州回中原有的评价办法,制订了《郑州回中教师多元评价方案》。

评价就是“指挥棒”,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老师们除继续关注学生成绩外,开始关注学生学业负担、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动力等,这有利于教师树立全面的质量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只要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就是好学生,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慢”的艺术,要静待开花。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不足,自我激励,自我改进。绿色评价基于数据改变教育,注意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分析判断,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评价的办法。利用数字化教育技术,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变化,让家长随时掌握学生的波动情况。在家长会上,班主任不再给学生排队,而是做一个分析报告,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优势及努力方向。如果需要帮助孩子,家长通过数据统计图,也很清晰看到如何帮助孩子,使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四)基于数字教育技术的绿色管理

首先,绿色管理打造绿色生态校园。“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每一大树会讲故事”,使有形的环境文化中涌动着无形的精神内涵。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校园进行绿色生态设计,如垃圾的处理、能源的利用和环境的管理等,把校园建成一个理想的生态绿色系统,形成完整的绿色校园生态链。其次,绿色管理必须建设数字校园。校园内的一草一木都有三维图像,有电子信息。需要维修更新,网上申请,采购商品,公开透明。在校园内发生的考核检查,均在校园网上公开。办事流程清晰,流转过程可查询,责任明确。例如学生请假,从提交请假条,班主任网上审批、政教处网上审批,到门卫室批准出门、短信通知家长都有据可查,温馨自然。第三,绿色管理必须培植绿色土壤。依托学校文化建设,营造高品位、深层次的绿色文化,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宿舍,用正能量推动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场”。最后,绿色管理必须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教学管理的对象是老师和学生,目的是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以人为本,从育人的发展目标出发,为各层次的服务对象服务,做到服务及时、满意、高效、高质,促进服务对象快速健康地发展。“养鱼养水,种树养根,育人育心”。管理者重在诚信,经营学校就是经营民心。学校必须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服务档次和质量,为师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化绿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绿色低碳
题解教育『三问』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