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
当前,相对于日益复杂的基层治理环境,乡镇公务员的“基数”显得并不充裕,加之各种原因的“流失”,如何做到及时补充乡镇公务员,是一个现实课题。
笔者以为,乡镇干部招录难、留住难是乡镇公务员“基数”不充裕的主要原因。加之乡镇干部选拔上有“好高骛远”之嫌,人为设置学历、年龄、身份门槛,比《公务员法》规定的条件要高出很多。即便招来了年轻人,也由于不适应、不适用、待遇低等问题,有的考走了,有的放弃了。而支撑乡镇发展的主要力量仍然是本土人员。虽然乡镇有空缺岗位,但由于进入渠道单一,招录比例有限,很多本土村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只能“望职兴叹”,想进也进不来。
因此,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在选拔中要防止“好高骛远”,多从“本土取材”。乡镇承担着向上输送干部和引领基层发展的重任,要把编制数向乡镇倾斜,以便形成充足的“源头活水”。要降低门槛,坚持干什么考什么,不搞千人一卷,拓宽本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转业退伍军人、民营企业家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的渠道,提高在本地优秀村(社区)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的比重,建立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定向招录公务员的长效机制,培养一定规模的“永久”牌人才,保持乡镇发展的“动力引擎”。
同时,设定服务年限,健全向上输送人才链,抓好“飞鸽”牌人才培养。此外,要理顺职能,为乡镇干部减负,改善办公、住宿、交通条件,优化工作环境;不唯年龄、学历、资历,突出实绩导向,优化用人环境;实行报酬、职级和荣誉激励,拓展乡镇干部成长空间,优化激励环境,让乡镇引得来人、留得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