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为线 析形凝神

2014-08-12 11:13吉维富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笔者

吉维富

提起散文,多数人首先会想到“形散神不散”这么一个特点。当然,这里所说的“形散”并不意味着文章形式的散漫、松散、凌乱、失序。“形散”更多的是指散文选材的自由度、广泛性,结构的新颖与精巧,语言句法的自然与真实。而“神不散”则意味着散文有着耐人寻味的思想内容,有着真切的情感,有着对生活独特的感悟与理解,而所有的这些情感内容都紧紧的缠绕在“散”的形式中。下面,笔者将就如何引导学生在析“形”的过程中,有效凝“神”的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做法,见识浅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了解创作动机

我们知道,散文的写作动机是很随意的、偶然的,一个眼神、一轮残月、一次邂逅,甚至一个手势都能使作者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正所谓“兴之所至”就是这个意思。故而,明晰作者的写作冲动对于深化理解、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分析朱自清的《背影》写作动机时,很多学生都表示它就是一篇普通的亲情类感怀文章,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儿子,在任何一种情境下都能一笔挥就的文章。显然,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如果教师不加以深入引领,学生对于这篇散文名篇的理解就会流于泛泛,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对此,笔者就从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中启发学生,学生自然会谈到对于父亲的思念、不舍,还有爱。

在学生初步达成这样的理解之后,笔者继续引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在感情。笔者向学生提出了“愧疚”这个词,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仅仅是思念还不至于让作者在通篇写作的过程中一直止不住地流泪,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境遇也不会让这篇文章震慑文坛,引发几乎是所有人心灵的共鸣。接着让学生们从课文语言的字里行间进行体悟。不一会,有的学生从“父亲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却自作聪明,暗笑他的迂腐”中看出端倪。还有的学生在“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的句子上发出疑问。为什么两年没见?父亲曾记着“我”怎样的不好?看着学生真诚而急切的目光,笔者知道时机到了,于是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朱自清的《背影》这一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包括公媳矛盾、父亲纳妾、气死母亲,还有父亲曾全部支走朱自清的薪水,使之陷入生活困境,导致父子反目,形同路人等,所以才有了文中的“两年未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毕竟血脉相连,父子连心,再加上时间的抚慰,朱自清对于父亲逐步理解、感念,并写下了这篇催人泪下的《背影》。这时,再指导学生去理解鉴赏文中个别的重点词句,如文中出现的四次“背影”,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背影”虽情况不同而感情却一脉相承。再如文中的“蹒跚”一词,充分体现了父亲的身材臃肿,步履艰难,还依然爬上爬下,体现了父亲对于儿子深沉的爱等等。

二、进行情景联想

联想与想象,是语文学习与创作的重要手法与方式。如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与英雄传说,如郭沫若老先生的《天上的街市》、《凤凰涅槃》等,都离不开联想这一基本的创作手段。对于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来说,笔者以为也同样离不开对于学生联想能力的运用与培养。

例如,笔者在讲授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时,阅读文本之后,就在课堂上让学生闭上眼睛,开始想象教材中的具体情景,告诫学生分别在自己的头脑中勾勒出一幅幅具体的画面。之后,笔者没有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写成具体的短剧,因为那样会破坏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温馨而甜蜜的氛围。笔者组织学生们把文中的情感用一个细节来加以展示,可以是一个眼神,可以是一个表情,可以是一句话语,可以是一个动作。总之,笔者想把吻合作者的写作初衷与意境渲染的这种平常而神圣的氛围凝固在一个具体的画面中。最后,笔者让所有的学生开始想象自己与家庭成员在一起的生活细节,并勾勒出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描述下来。十几分钟过后,学生的陈述让教师感受到了情感渗透之后课堂教学效果的震撼。他们有的说晚饭后和家人在一起看电视时,爷爷奶奶想看京剧,爸爸想看足球,妈妈想看电视剧,但遥控器在自己手里,自己又想看动画片,与文中的情景一样,爸爸让看戏曲,爷爷奶奶却让看动画片,于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对白便回响在了房间;有的还把生活中的类似的情境写成了打油诗的形式,极尽诙谐与幽默之工;有的学生说不上来,但表示从这个故事情节中感悟到了父母家人对于自己浓浓的爱,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要更加努力学习,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与关爱之恩。

三、强化课外阅读

散文教学作为教育领域当中的一个载体,其中蕴涵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于生活深刻的感悟,还有人生哲理的有益启示。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合理强化课外散文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给学生的人生成长积淀积极的养分,为其整个的人生之路指明航程。

在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中,有着相当数量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性与思想性俱佳的杰作,这些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的心血,渗透出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体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自然需要引导学生感悟这些人生哲理,进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余秋雨先生的《信客》就是一篇很好的情感教育素材。文章通过概述信客几十年来不顾风尘苦旅,奔波在家乡与上海之间为乡亲们服务的事件,告诉了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在岁月的磨砺中,无私奉献的人总能赢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就说明世界上还是遵纪守法、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人多,那些自私自利、投机钻营、坐享其成的人毕竟还只是一小撮儿,我们当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在合适的时机绽放自己的人生华彩。

此外,像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在学生的想象中,一缕情思由一幅活跃而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它们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还有焦急与惋惜。从作者的情感态度中,教师要告诫学生,时光匆匆,岁月匆匆,时不待我,此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再如《观蛇舞》,作者给我们展示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艰难的生存状况以及他们的民族文化仪式。我们要适时地教育学生,作为未来世界的主宰,我们不能再为了经济文明的发展而抛弃传统文化,如果只重视物质的发展而放弃文化的传承,我们将走入一个死胡同。当然,我们更不能为了保持传统而停滞前进的脚步。对于如何做到两者间的平衡,这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希望青年一代能够将其巧妙解开。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能够充分意识到情感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采取种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我们一定能够内化学生情感,外化学生素质,真正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处,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猜你喜欢
朱自清散文笔者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老师,别走……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