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钰卿
【摘要】日记的批改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心灵碰撞的对话过程与反馈。而低年级小学生虚荣心较强,那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虚荣心来激励学生坚持写好日记呢?我尝试着做出了一些改变,这样的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日记批改;评语;反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儿时的我们,在面对老师批改后的日记时,只知道老师的小红圈越是多,就说明自己的日记写得越好。面对这些小红圈别提有多高兴了,特别是面对伙伴投来的羡慕眼光时,那更是大大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那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虚荣心,来激励学生坚持写好日记呢?
一、简单评语,传递真情
评语在习作批改中比较常见,但大部分都是比较程式化的语言。这些程式化的评语在日记中使用并不合适,还可能收到反效果,让学生对你的批改产生反感,以至于提不起兴致来写日记了。那什么样的评语更适合用在日记中呢?必须是要能传递出内心真实情感的,鼓励、建议或交流,哪怕是一张红红的笑脸,一句简单的“OK”这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励。
(一)文字评语
对于学生来说一篇日记就是他的心血,是他在努力之后的结晶。因此我们可以在批改时给予他相应的肯定,哪怕是一个标点运用的准确、一个词语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形象,都应该给予表扬。如,“现在你已经能够准确运用好引号了,进步不小呢!”“每次读到你的文章,就让我眼前一亮,好词佳句不断映入眼帘。”“反复的修改,让你的日记读着更为通顺了”等。以这样鼓励性的评语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于写日记不再是心存排斥,而是愿意去写,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学生的个体差异,日记内容也包罗万象,都各具特点。而且,由于生活环境不同,阅读面的差异,认识水平的不同,以及观察生活敏感度的差异,学生的语文能力、写作基础也各不相同。所以,批改日记时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写出对学生个体具有指导性的批语,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二)涂鸦评语
现在学生多接触网络,各种聊天工具运用熟练。在和学生的网聊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喜欢用各式各样的表情来代替一些文字的表达方式。鉴于这一现象,我联想到,在日记的批改中我能否也加入这种同学们喜欢的元素呢?在之后的批阅中,我尝试着加入了各种表情涂鸦。当有的学生会在日记中与我分享他的好心情,那我就会毫不吝啬地给他一个大大的红笑脸,表示老师感受到了你的快乐并与你同乐;当学生对某一事件感到愤怒时,那我就会用气愤的怒脸来表示我的同仇敌忾;当有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时,一个大大的“加油”手势就必不可少了。由于涂鸦评语的出现,学生的日记内容就更丰富了起来,更有学生为了能够有一套“喜怒哀乐”的表情套装,更加留心周围发生的事件,用心去体会,从而在日记中发表自己的感想。
日记的批改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心灵碰撞的对话过程,无论是文字评语还是涂鸦评语,都要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震撼,尤其是当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时候,他们希望老师也能产生共鸣,“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以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诱导学生,激励学生,以取得传授知识和育人的双重功能。
二、及时反馈,分享成果
关于日记的及时反馈也是很重要的,它同样能够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增强写日记的动力。反馈的形式可多种多样,而不要单一的在班中诵读优秀日记。当然被读到日记的同学心情是高兴的、激动的,但长此以往的话学生会觉得厌倦,没新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互动反馈,使学生感受到写日记的快乐。
如可以在班中不定期地开展优秀日记交流会,以小组的形式推荐一至两篇优秀日记,进行全班评选,让班中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从优秀日记中去学习如何取材,如何遣词造句。同龄人之间往往更能影响对方,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日记的展示、交流功能。如《假期趣事》,小作者写的是她跟着爷爷去后院的竹林挖竹笋一事,这篇日记之所以被同学推荐为优秀日记,是因为文中对于挖笋的过程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看着那刚冒出头的小笋尖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么小就要被挖走真是太可怜了,我心中涌起无限的悲哀。一旁的爷爷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别看现在他们只是刚冒了头,嫩生生的,其实再过个两天来挖的话就成老笋喽,吃不动啦。”我决定先看着爷爷挖。之间爷爷小心地把笋尖周围的土刨去。哈哈,原来这笋是把自己大半的身子藏在了泥土之下了啊!这下我可来劲了。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嘿!笋的一小部分身子露了出来!浅黄色的皮,白嫩嫩的肉,多逗人喜爱呀!
在分享推荐理由时,小组发言人这样说:“作者在介绍趣事时,写了很多的心理活动,让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和她产生一样的感受。从悲伤到喜悦,让我们也体会到了收获后的激动。还有就是,我们这一组觉得她写的竹笋也很可爱,我们都想去她家挖笋了呢。”学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交流和讨论中相互学习,促使着他们你追我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作为常见的作业形式——日记,我们太熟悉了。让日记成为语文教学中不竭的资源,以评语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变怕为爱。更要让学生在日记反馈活动中获得更多写作的灵性和乐趣,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日记中成长。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