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香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使大批农村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部分留守儿童从小任性、散漫,不听家长的话。在学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按时完成,课后喜欢追逐打闹等。笔者是怎样教育引导他们的呢?以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从起点出发,关注留守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必须树立起自身良好的威信,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四个方面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包括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等四个方面。在教育工作中,通过耳濡目染循循善诱的启发教育,将学校建成学生心中的成长乐园和幸福家园,就能使留守儿童对生活充满希望,并在幸福的生活中,养成良好品德。
例如,班级男学生周某,生活在典型的“四二一”家庭里,其父母长期不在家,另外个别农村老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他要什么,家人就给什么。课堂上,他随便说话,不能自控,作业拖拉。针对班上这类表现特殊的留守儿童,我采取以下措施,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榜样示范
同座的两个学生,很多都是帮扶对子。一个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和一个学习态度有待端正的学生。平时,我就经常教育他们向同桌学习。
耐心谈话
对于像周某这类学生,我利用课后时间,把他们逐一喊到跟前,耐心地和他们谈心,进行说服教育。
比赛激励
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学生们一听比赛,劲头十足,“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写得好?”霎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沙沙的铅笔声。那几位平时做作业拖拉的学生,现在也不好意思玩了,也埋头开始认真书写。
二、从细处入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完整人格的形成
如果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学生的自信也就确立起来了,那么,他(她)也就很容易找到归属感。因此,要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用一颗爱心,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特质。
例如,班里的汤某,个子矮矮的。刚开始学字母时,我们每天都把所学的字母进行过关检测。轮到汤某时,她把书捧到我面前,我叫她读给我听,她不读,我叫她跟在我后面读,她还是不读。她一味地低着头,手不停地卷着衣角。这可怎么办?一了解,原来,她父母进城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不识字,回家无人教。从此,我课上更多关注她,多次让她上讲台当小老师,带领同学朗读字母。只要她有微小的进步,我便及时给予表扬,“汤某的字真漂亮!”“汤某的坐姿好端正!”课后,我发信息给其远在他乡的父母,告诉他们,汤某进步很快,并请他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分享孩子的进步,并给她鼓劲,渐渐地,汤某上课发言声音高了,每天所学的内容也能过关了……
三、从行动落实,激发留守儿童自强向上情愫的重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矫正留守儿童过错行为不是一两次教育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学生有了改正错误的决心而再犯错误并不是屡教不改或不可救药,这是由于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强,自制力不够好,是他们的心理年龄特征使然。坚定意志力,培养自制力是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工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好书,用古今中外有志之士自强不息的事例武装学生的头脑,激发他们自强向上,克服惰性。
例如,班里的张某,在其三岁时,他妈妈便抛下他,远走他乡,至今都没有音讯。爸爸常年外出打工,爷爷不识字,奶奶身体不佳,每天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就不错了。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上课不听讲,老是不停地捏自己的嘴唇。稍一批评,就哭个不停。有一次别人都完成作业回家了,他留在教室补作业。奶奶说了他几句,他笔竟然不动了,只是闭着眼睛使劲地哭。这可怎么办?“张某,你快点做,作业做好了,老师奖给你本子。”他还是闭着眼睛哭。“张某,做作业好快,作业一做好,老师奖给你贴画。”可张某笔还是一动不动。这时,我想起讲台抽屉里有几块糖果。我从里面拿出两块糖给张某,并说:“张某,你把作业做好了,老师就把这两块糖送给你。”张某听了,就慢慢地开始做起来,不到十分钟就做好了,当然我也兑现了我的诺言。
总之,留守儿童养成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把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我们只有树立“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留守儿童的信念,关爱每一位留守儿童,才能给予他们阳光、雨露,使其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李堡镇丁所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