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倦怠下高职教师课堂教学的错位与空场*

2014-08-11 14:14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空场实训师生

何 屹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旅游分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学业倦怠下高职教师课堂教学的错位与空场*

何 屹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旅游分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由于社会舆论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学业倦怠”,高职课堂教学出现窘态,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目前的高职教师在课堂有效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错位和空场,这导致了课堂教学目标有所偏失、师生角色错位、职业学习情境缺失、有效沟通空场等情况。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从教师的角度寻找根源,寻找破解高职课堂“失态”“失效”的良方,以期提升高职课堂的效率。

高职; 学业倦怠; 高职课堂教学; 错位; 空场

一、引 言

高职课堂教育作为高职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一直是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和考核的核心。它不仅是衡量高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标准,也关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由于社会舆论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当前的高职学生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动力,上课吃东西、玩手机、打瞌睡并非个例,消极对待学习的“学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使得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失态”“囧态”。 “学业倦怠”概念来自于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是指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即对所学课业和教学活动缺乏热情,呈现出一种消极状态。虽然,高职院校一直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对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改革,但是,目前的高职课堂仍存在教学错位、知识失位、教育失态和空场等诸多问题。高职课堂失去原本该有的活力,师生缺乏情感互动与交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成为两张皮,不能很好地融为一体,或所授知识与现实相脱离。我们不能单纯抱怨学生的失态,要积极从教师的角度去寻找根源,寻找破解高职课堂“失态”“失效”的良方。

二、学业倦怠下高职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

高职课堂运行模式是一个由学生、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组成的循环式结构,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这些活生生且个性不同的“个体”来完成的。尽管高职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多数课堂教学只是教学形式上有所改变,实质性的并没有改变。有的教师只是在应付检查或评估时稍稍改一改,平时上课还是老一套,还没有完全改变“说教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方便,本人选取本分院的几门异质课程(包括专业课、基础课、通识课等)为跟踪样本,采用随堂观察、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等调研形式。问卷调研按三个年级,分层各抽取30名学生,共准备了90人的样本,并从“学生基本信息及课堂表现、对课堂总体认识及建议(包括师生活动、实训情况等)”三方面设计了25个问题。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有2份问卷只有部分作答。经过本人的观察和调查,发现现在高职课堂总体上有以下不尽人意的地方:

1.课堂教学形式——“一厢情愿授真经”的说教式 虽然,多年来高职院校一直在推动教改,要求教师树立“生本观念”,提倡“生本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课堂效果改变不太明显。调查得知,90位学生对于“课堂上经常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课堂讲解?”的回答,选A(全由老师讲解)的占50%,选B(由学生为主)的仅占20%,选C(以老师为主,学生有发言的机会)的占30% 。由此可见,多数课堂还是教师讲学生听,静的多,动的少,课堂吸引力与实效性显弱化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课堂则变成了“教堂”。加之,高职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好学肯学的学生寥若晨星。在课堂上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沉浸于个人的世界,玩玩手机、睡睡觉已成为学生的课堂常态。

2.课堂教学主体——被“客体化”,师生交流“单边化” 根据90名学生对“课堂教师每节课互动的频率”的作答情况(参见图1),可知师生之间互动比较少,即使课堂设计有师生互动环节,也是流于形式。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是线性的、单向的,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使得师生交流“单边化”。高职学生原本应该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往往被“客体化”,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内容的传授与课堂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将学生视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客观教学对象,不考虑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教师不愿意或不放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味地灌输、填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

3.课堂教学空间——拘于教室与教材,教学空间狭隘僵硬,授课“单媒体化” 根据调查,目前的高职课堂教学统得较死,教学空间局限于常规的教室和教材,以“PPT+黑板”为信息传播平台,授课“单媒体化”。虽然也使用多媒体教室,但课堂教学常态仍是放放视频材料和PPT,相对现代教学技术来讲只能算作“单媒体”,无法吸引学生,把学生拉进到教师设计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全身心地感受教学信息。学生的学习过程原本不仅仅是单一文字与语言的接受过程,还是一个价值与情感体验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身体的各种器官感受信息,然后再将其转化为大脑中的记忆、理解、认可与价值接受。因此,简单的课堂无法留住学生的心,让学生真正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此外,教学内容主要还是教材,虽然不完全是照本宣科,但整个课程的课堂教学还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学生觉得课堂教学意义不大,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教材的平面知识,而是如何深化和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为未来择业作准备。

4.教学职业情景——实训仿真虚拟,程式化强,实战性弱 多数职业院校对于职业教育比较重视,也投资建设不少仿真实训室。据本人的实际观察和走访了解,一般专业课、基础课都有根据职业情景设计的一些仿真模拟训练,有的实训占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但是,据调查,近六成学生感觉到虽然在职业技能上得到一些训练,但是仿真实训过于简单化、程式化,自己好像是情景模拟的“傀儡”。因此,他们对实训课产生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实训内容主要是按照教师预设的职业情景和实训套路进行安排的,并且有些职业情景案例过于简单、老套,围绕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实际脱轨,综合性、实战性相对较弱,有为实训而实训的味道,实训的难度和深度不够。

三、学业倦怠下高职教师课堂教学的错位和空场

目前的高职课堂单调沉闷,这与近几年高教扩招,学生素质有所降低有一定关系。但是,课堂能不能吸引学生主要还是要看课堂效果。而课堂效果的好坏则主要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分析上面的课堂调查现状,笔者认为,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存在一些教学环节上的错位与空场情况。

1.教艺与心理掌控技能的缺失 课堂是教师的作品,作品好坏与教师的教艺水平直接相关。“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要求,灵活运用语言、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百科知识:http://baike.so.com。高职教师大多不是师范出身,多数是从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聘而来,或从职场一线人员中选聘的,主要考虑的是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场实践,很少考虑他们有没有教学经历,能不能掌控学生、组织课堂。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艺术和学生心理掌控技能上难免有所欠缺,这使得高职课堂教学组织较混乱,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掌控技能和驾驭应变能力不足。

2.教师角色错位,教学目标偏失 从调查到的情况来看,高职课堂教学还是“以教为主”,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被动地学什么。课堂仍是“教堂”而不是“学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存在错位。教师还是单纯的信息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而不是教学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不是挖掘课程资源的向导和学生学习的指引者。真正有效的课堂主体应是学生,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必须以“学”为中心。正因为存在教师角色的偏差,教师往往过多地考虑上课应该怎么做,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需求等;上课只考虑近期课程教学任务,忽略学生长远的职业发展需求,教师的教学目标与职业教育目标有所偏离。

3.教师重教轻学,互动沟通空场 从调查到的情况来看,高职课堂教育还是“重教轻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多关注“教什么”“怎么教”两个层面,考虑的是如何去剪裁教材,安排教学内容,运用和选择教法。这些都是教师角度的思考,其实 “为什么教”“为谁教”的问题才是教师要深思的问题。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上课“何时提问 ”“提何问题”一般都由教师课前预设,比较呆板,而不是根据课堂进展和学生课堂表现进行互动,是“为提问而提问,为互动而互动”。因此,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回应不积极,师生互动也是“单边化”。同时,教师也没有适时地利用多媒体和智能资源进行很好的点拨和助推。要知道,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是很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所以说,在师生互动促进环节上,目前的高职教师存在一定的缺位和空场状况。

4.职业情景课中越位,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空场 在职业情景课中,学生为何感觉自己是情景模拟的“傀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在职业情景课中操作过程中教师存在越位的情况。实训内容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职业情景和实训套路进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景模拟实训好比运动员比赛,教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应担当“裁判员”角色,而不是直接参与的“运动员”。裁判的职责是让运动员明确比赛规则,并按照比赛规则进行随机点判,评定参与实训的每一个学生的现场表现,而不用过多地干预各组学生实训的组织与设计。同时,在实训结束后,多数教师认为实训课结束了任务就完成了,没有很好地根据课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对课前预设进行课后反思,或与个别学生进行沟通,以此来进一步验证实训难度合不合适、深度够不够,学生掌握得如何等问题。

四、摆脱课堂教学囧态,提高课堂效果的策略

师生是课堂教学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增加课堂吸引力,摆脱当前职业倦怠下的高职课堂教学的囧态,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及其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上面的分析情况来看,要对症下药,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多渠道观摩学习、项目化教学推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 教学艺术不是一下就可习得的,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慢慢领悟和培养。教师个人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教功,多元的知识结构,也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和模仿名师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学会反思教学过程的得失,明确学生的需求及发展方向,并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研磨自己的教学艺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技艺。学校可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进行分类、分层指导培训,提供更多高级的、有深度的教研观摩学习材料和锻炼机会,推行项目化教学及比赛,锻炼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及掌控艺术能力。让智慧和艺术充盈于教室之中,让诗意和激情流淌于教学之中。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才能让师生真正享受课堂,而不是“无所事事混课堂”。

2.回归角色,利用教学资源,填补教师与学生沟通之空场 从上面的调查来看,重教轻学只会让高职课堂沉闷无趣,学与教两张皮。在高职课堂中应该让师生回归本色,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注重教学结果;应该重指导,轻传授。课堂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接受所传授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领悟和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1](P34)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和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起学生讨论的兴趣;也可在课前或课后利用网络课堂、课程微课或课程微信圈,增加与学生互动沟通的机会,填补课堂沟通的空场,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相长。高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接受的信息和知识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因此,高职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资源,要逐渐从信息和知识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转化为挖掘资源的向导,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我们应该知道,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

3.延展教材,利用网络、多媒体创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教学空间 高职课程的教材是多种多样的,学校一般选用的教材是高职高专类的教材或国家规划教材,多为一线主讲教师编写,符合高职教学目标和实践。但是,每个学校的生源不同,职业环境不同,因此上课照本宣科,把教材当圣经念,就会偏离学生实际。其实,教材只给教师上课提供教学素材,只是教师的一个抓手,师生对话的一个主题。教师上课应该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P49)要利用好教材,达到课堂教学目标,高职教师则必须吃透教材,突破教材,活用教材,设计和加工教材,创造性地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节与教材进行整合。同时,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各种便捷的智能手机、网络终端和电子信息的使用,使得高职学生很容易从课本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该突破实体教室的藩篱,整合时空,把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激活,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空间的分割与扩容,创设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教学空间,组织一个有效的、多元的“教、学、做”学习平台,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积极参与到活跃的有效课堂之中。

4.补充项目训练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合理掌控课堂情景活动 实训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实训工作的终结。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空场会让教师失去一些宝贵的经验,因为只有总结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进步。多数教师在实训结束后不能及时对课前预设进行课后反思,根据实训的实施情况、突发问题及学生的表现及时地进行总结反思,使得自己的实训教学及情景模拟活动设计部分偏离学生,实训模拟机械化、程式化,并造成学生厌烦抵触。因此,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多用点心思,多花点时间去反思,合理掌控课堂情景活动,这样才能促进自己在教学之路上有所成长和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者、设计者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师,还应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总之,埋怨只会停滞不前,只会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高职教师面对当下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业倦怠,应该结合实际有所作为,尽快发现自己课堂中的错位、缺位与空场,合理复位、补位,尽快改变目前高职课堂教学的窘态,增进师生互动,改善师生关系,激活高职课堂。

[1]邵建刚.以学定教,找准课堂教学的起航点[J].教育科学论坛,2014,(5).

[2]刘建兰.拓展延伸教材 拓宽课堂教学空间[J].江西教育,2010,(15).

DislocationandBlanknessinClassTeachingofTeachersin
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HE Yi

(Faculty of Humanistic and Tourism,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ublic opinion and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academic burnou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ppears embarrassment and lack of liveliness. As an organizer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have certain dislocation and barnyard in the classroom effective teaching, which causes the devi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disloc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lack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situations and blankness i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status, we should find root ca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nd look for the good methods of solving the failure voc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promot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cademic burnout; higher voc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dislocation; blankness

2014-10-11

何 屹(1971-),女,江苏徐州人,讲师,史学硕士,主要从事档案学和职业教学研究。

G718.5

:A

:1672-2388(2014)04-0015-04

猜你喜欢
空场实训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奥运会东京比赛将空场举行
无题3
身体的“空场”
斯诺克世锦赛第二天开始“空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