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记忆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014-04-09 09:53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集体记忆

沈 建 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 浙江 湖州 313000)

组织记忆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沈 建 红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 浙江 湖州 313000)

组织记忆是组织成员对过去的信息或知识进行收集、存储和利用的处理活动和结果。组织记忆对校园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组织记忆就是校园文化。学校的组织记忆是促进校园文化提升发展的主要资源,是建构校园文化的基本素材,是滋养师生员工的重要养分。文章从组织记忆的视角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组织记忆; 学校记忆;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组织记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概念。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记忆进行了定义。组织所拥有的知识资产总和可以被看作是其组织记忆。Walsh和 Ungson(1991)认为,组织记忆是指源于组织的历史、储存在组织中的信息,这种信息能够影响到组织目前的决策。[1](P58-59)这个定义体现了组织记忆的历史性和价值。所以,可以认为,组织记忆是指特定组织对过去的信息或者知识进行收集、存储和利用的处理活动和结果。它体现了组织对存在与组织内部的信息和经验、技能与技巧的加工能力以及积累、利用的能力。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同样存在着组织的集体记忆。凡是世界著名大学,都拥有独特的集体记忆,自成风格,代代相传。能够融入这样的集体,就能共享互通值得外人羡慕的珍贵记忆成果。

一、组织记忆的文化功能与价值

深刻认识组织记忆的文化功能,充分挖掘组织记忆的历史价值,是用好组织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组织记忆具有许多功能与作用。[2](P5-6)

1.积淀文化 组织不断积淀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组织文化的根基,也为组织的现实发展提供参考和启发。(1)积淀精神文化。组织在成员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理念、价值体系、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等方面的记忆,就是组织历史形成并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2)积淀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主要指规章条例,包括观念、制度、工作机制和生活方式等制度性东西,留存在成员的记忆中,成为组织的自觉行动。(3)积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标志着组织综合实力的物质形态,如建筑、场馆、雕塑等固化物,还有图书仪器设备、现代化信息平台等精神产物,它们构成了组织文化的记忆场。(4)积淀行为文化。一个组织中成员的切身实践,会养成群体的行为习惯,而习惯背后则隐藏着行为文化。

2.追寻探究 组织记忆与组织成员相伴共生,储存了组织及其成员的生活原貌。可以通过组织记忆来探究组织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使组织记忆在不同阶段永远保持鲜活。(1)追寻组织的历史原貌。记忆的特性是能记住重大事件、关键内容和切身感受,可以从遗留下来的记忆中探求组织的经历,了解组织发展的全过程。(2)探究组织的发展规律。可以通过组织记忆,梳理组织壮大、发展、变故、兴衰的事实,来挖掘必然性和规律性,把握组织发展、完善的内在机制。(3)规划组织的发展愿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推陈出新。对组织记忆进行研究,分析梳理组织的优势、问题、机遇和挑战,从中找寻组织未来的趋势,设计和选择、规划适合组织长远发展的道路。

3.凝聚组织 组织记忆是组织凝心聚力的基本要素。(1)巩固组织关系。组织结构在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留下的组织记忆将内部成员紧紧相连,而且记忆越丰富,关系越紧密,组织结构越牢靠。组织记忆事实上成为维系关系的良好媒介。(2)形成组织认同。组织的共同回忆创造了一种凝聚感,形成集体意识,为组织成员找到一种描述事实的共通方式,在记忆的过程中建立起组织认同感。(3)建立组织荣誉感。组织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在反映过去经验的同时还兼具定位功能,能凸显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追求,帮助集体中的成员建立共同的荣誉感。

二、组织记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关系

1.从形式上看,组织记忆和校园文化在内涵上有共通点 组织记忆有三种形式:(1)精神层面的记忆,比如组织理念、价值观和思想意识。(2)物质层面的记忆,即组织所创造出的物质成果,包括荣誉、成果、制度革新等。(3)制度层面的记忆,即组织存在的行为规则、规章条例、办事程序和惯例。同样,大学校园文化的形式,也可分成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次。从组织记忆和校园文化的形式上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大学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和思想、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物质文化主要指物质环境、信息化平台和一切环境设施,包括课程和专业建设、图书仪器设备、校舍建筑、实验(实训基地)等校园环境;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和措施、各种规章条例等;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道德情感和传统风气等行为方式,包括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因此,校园文化在形式上的分类与组织记忆的存在形式在内涵上具有共通性。

2.从特征上看,校园文化和组织记忆都具有历史性 组织记忆是组织内部一定历史阶段特定时间所记录下来的人与事的活动和信息积累,是学校事件和实践活动等历史事实的体验性记忆。而校园文化,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还是制度文化,由于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时代性,它们都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积累的产物。这些文化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所以,组织记忆和校园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

3.从内涵上看,组织记忆是建构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素材 一所大学的组织记忆是组织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是师生对学校过往事件的认识、理解和体验。可以说,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重要构件和主要通道。(1)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3](P11)校园文化的建构首先要从学校历史中寻根,通过回味历史记忆、寻求教育价值和社会需要,形成组织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做事方式。建构校园文化,不是毫无价值地选择坚守史实,而是需要带着集体情感对其进行重构,根据师生的身体实践、心理体验寻找鲜活灵动的故事,并从中分析师生实践活动中隐藏的群体的价值取向。(2)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件。校园故事、典故、建筑遗址和关于壮大、变故和发展的学校记忆的创造,是学校记忆生成的过程,也是文化产生、选择和聚合的过程。通过讲述历史、展望未来,把过去带回现实,建立自己的文化。(3)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主要通道。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对老一辈积存的文化内容加以价值审视和评判,经过“文化再造”后选择性地传播给后人。这个文化的审视和评判的过程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和遗忘的过程,也是学校的历史记忆被取舍、认同和接纳的过程。因此,新的理念和文化的引进必须经历记忆的改造,通过师生员工个体与集体的创新、批判和吸收等过程,实现成功的变迁,真正成为学校的历史文化。

三、组织记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组织记忆是学校发展创新的关键要素 历史记忆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想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的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学校的发展需要历史记忆来参与建构。(1)历史记忆是学校发展的活史料。历史记忆是成员集体对学校过去发生的事件、活动及其产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感悟所持有的记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记录在师生员工大脑中且已得到普遍认同的文化符号和其中蕴涵的价值,是学校发展的原养料。学校的发展必须体现历史的厚重与新的观念的和谐,并在当前的社会境遇下,根据外部变革的要求,对原有的传统与习俗进行转型、改造或者重建,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2)历史记忆是学校发展的准过程。《文化的记忆》一书分析了文化记忆的形成过程:个人记忆——集体记忆——沟通记忆——文化记忆,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再通过沟通和分享形成文化记忆。这个不断变化的认同过程是记忆选择和更新的过程,也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准过程。由此,学校记忆的形成过程也是师生员工在记录校园事件中不断认同和更新记忆的过程。(3)历史记忆是学校发展的新动力。记录历史是用来反思的,反思历史是为了创造未来。因此,组织记忆不是对历史事件的拷贝,不只忠于“过去”,还要忠于“未来”,要通过学校记忆来总结和反思经验与教训,选择与融合新的内容,通过历史记忆的各种养料滋养新的发展,并在反思中形成新的记忆。[3](P10-12)

2.组织记忆是引领教师成长的主要资源 集体记忆是组织个体记忆中雷同的部分,个人记忆需要来自共同存在的集体记忆的引领。(1)学校记忆是构建教师文化的重要内容。集体记忆由教师个体一代代地传递,教师记忆体系的建构必须在集体记忆的框架内完成。某种程度上,教师在传承过程中会持有私人的喜好和情感,教师对学校记忆的个体认同、感知和加工过程也即教师文化的形成过程。(2)学校记忆是指导教师实践的一种策略。[3](P12)学校记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智慧或教训等有关。这部分记忆由于贴近教师的实践和心理,如作为培训教师的基础材料,将会产生较好的培训效果。(3)学校记忆是润泽教师发展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基于过去的集体意象。这种意象体现了诸多关于做事方式和价值追求等的文化形态。记忆形成的过程并不止于建立记忆,还在于在教师中培植和形成共同愿景、共享价值观的过程中,并逐步形成这个年代教师发展的文化。

3.组织记忆是滋养学生成长的重要养分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滋养学生成长。校园是个充满记忆的场所,学生在学习期间发生故事的地方就是校园文化成长的空间。发生在校园里的记忆是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养分。(1)学校记忆是教育对话的基础。从师生共同拥有的记忆中找到教育对话的起点、共鸣点,建立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用学校关键性事件、集体体验和校园时空记忆等作为课程,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2)学校记忆是引领学生成长的课程。校园生活的元素非常丰富:有校园环境的变迁,有记忆场所的更替,有感人的励志故事,有探究成长、解决情感问题的案例,也有面临困难、遭受挫折的教训和典故等,处处包含为人处事的典范和学习实践的生动事例。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学习和生活教材,是学生成长的“养分”。(3)学校记忆是学生文化的核心。在学校的框架内,学生只要还在校内,他们的话语体系、行为举止和言行习惯就十分契合。可以说,学校和教师、学生构成了一个整体。师生在校园的学习与生活画面,构成了学生对学校的集体记忆,而这些记忆又构成了学生群体文化。

四、组织记忆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构思路

1.以组织记忆方式架构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的构建有多种思路。常见的一种思路是用理性的方式来架构,通过提炼校园文化的总体状况,然后区分校园文化的不同层面,从中细化出多种文化类型。这种方式虽然全面,但却有可能忽视一所学校生动的活动事实与人物。另一种思路,则是以组织记忆的方式,也即校园事件讲述、交流、回顾的方式来构建。这种方式立足于某一所学校的活动事实,在每个人的感同身受中形成对学校文化的丰富记忆。从组织记忆方式入手构建校园文化的方式:(1)收集和整理学校的历史事件和相关叙述。召集历经学校重大事件和熟悉学校发展过程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进行集中讲述、讨论交流,分享发生在校园的代表性事件,并把这些事件加工成若干完整的学校故事。(2)提炼学校精神,将学校故事和师生员工的体会、感受与叙事整合在一起,从中梳理出使用频率高的词汇,对频繁出现并能代表故事精神的词汇整理加工,提炼形成学校精神的基本词汇。(3)展开学校精神,即从中引申出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等价值体系的思路。而且把每种文化形式都用一个或几个学校故事作为解释。虽然这种方式应用得不多,但却不乏成功运用的例子,比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宁职院”)的《北仑冲击波》一书,就是作者通过手中的笔,讲述了一系列在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历程中,充满智慧的能够代表宁职院文化特色的历史事件。[4](P3-5)这些事件有回忆、有反思,也有构建,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宁职院这所特色名校校园文化的存在、更新与成长。

2.以组织记忆助推校园文化管理 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学校记忆纷繁复杂。引导学校记忆是学校校园文化管理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善于运用梳理、定格和丰富学校记忆的方式,来重构、优化校园文化,推动师生精神世界的提升。[5](P43-45)(1)梳理学校组织记忆。可以通过集体梳理、提炼提升,形成完整的集体记忆,让零散的记忆接上“记忆链”。具体的做法:建立学校记忆整理机制,可以将学校师生中的核心成员聚集在一起,开展文化分享活动。通过举办恳谈会、节日茶话会和离退休教师座谈会等,共叙学校重大事件,联结个人记忆,延续集体故事。每学期回顾一些专题活动,建立梳理集体记忆的良好机制,定期评选重要事件和印象人物,每两年编辑汇集学校记忆文本,引导师生定期回顾、总结和反思,积淀良好的学校记忆。(2)定格学校组织记忆。将学校记忆存储为固定档案,帮助定格,促进保持。可以建立三种记忆定格:①物质载体符号定格。将学校记忆符号化,借助校园物质载体来保存,如编辑出版校报、校刊,建立校史室和荣誉室,开辟师生作品纪念馆,搭建学校记忆墙,编辑学校老照片,为优秀学子和教师塑像等。用这些载体记录历史,促进学校记忆的定格。给予学校环境和活动丰富的文化符号,提升校园人物和事件的文化味,让学校记忆更鲜明、厚重。②网络信息虚拟定格。建立校园网站、微博或微信平台,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实践活动的资讯、图片、纪要等,通过电脑网络、手机客户终端实时传达,供大家浏览和欣赏交流。③活动仪式定格。构建特色记忆场所,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比如在一些特定场所,坚持举办某个纪念庆典,开展具有象征意义的实践活动或教育仪式活动,通过仪式的演练来唤醒、保持和传达学校的活动记忆,维持记忆场所中积累的集体记忆。(3)丰富组织记忆。通过对记忆进行相应的调整、更新和充实,再生新的故事,并以此来建构内容丰厚的学校记忆。①创造活动,增加学校记忆。想方设法创设环境和条件。根据师生需要,强化参与式活动。每次活动组织让尽可能多的师生参加,增强文化活动的辐射面,提高事件的效度,让集体活动留下的记忆更广泛更深刻。②引入社会事件,推动实践探索。学校要顺应国家和地方需要,服务社会需求,开门办学,拓宽师生视野,开设时政讲座和论坛,组织师生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剖析、探究和亲身实践,促进大家对学校记忆进行历史节点的解读和建构,丰富其内涵,让学校记忆具有历史空间感。③创新组织记忆。封闭和保守的学校记忆必然导致学校停滞不前。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对教育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提升学校记忆。在学校重大转型和提升时期,对学校记忆产物,诸如文化符号、制度规章、教育活动和传统仪式等,进行系统性清理,剔除教育功效不明显、时代感不强、过时了的内容,搭建顺应时代发展的记忆框架。通过重组和创构,建立学校新的记忆体系,推出新的文化产物,引发新的思考,满足新的需求。

五、结 语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大多建校时间短,缺少历史文化的积累。当前,高职教育正处在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时期,如何实现学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是值得探讨的现实课题。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并强化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把学校建设成师生员工可以托付身心与灵魂的精神家园。组织记忆具有多元化的文化功能与历史价值。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充分发挥组织记忆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学校记忆的叙事和重构方式,让更多的师生员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主体。通过个体到集体的学校记忆的更新与重构,积淀良好的组织记忆,提升高职校园文化的品位,将校园文化建设从纯理论的概念、框架中解放出来,并让校园文化建设在现实生动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叙事回顾与感性认识中得以创新发展。

[1]余 意.组织记忆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石油教育,2009,(6).

[2]刘云生.学校记忆:一座教育的富矿[J].江苏教育研究,2011,(7).

[3]李建成.学校记忆的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7).

[4]文 建.教育叙事:院校文化的记忆、反思与构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2).

[5]刘云生.论学校记忆[J].教育科学研究,2011,(1).

CulturalConstructionofCollegeCampusonPerspectivesofOrganizationalMemory

SHEN Jian-hong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 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Organizational memory is the processing activity and results that the members of an organization collect, store and apply the past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culture even we can say it is a kind of college culture itself. The organizational memory of a college is the main resource, the basic materials and important nutrition of campus cultur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memory.

organizational memory; college memory; campus culture; culture construction

2014-10-16

沈建红(1966-),女,浙江湖州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教授,主要从事高职院校宣传文化工作研究。

G641

:A

:1672-2388(2014)04-0004-04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集体记忆
我为集体献一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警犬集体过生日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