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2014-08-11 06:21罗莉娟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诊断

罗莉娟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老年患者,对其进行24小时心电图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器质性组和非器质性组,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心律失常,其中器质性组患者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组主要是房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以及房室阻滞等临床特征。诊断结果表明,一种心律失常为31%,二种为45%,三种及三种以上为24%。结论:老年性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有效、无创的好处,有利于临床诊断率的提高,并尽早进行干预,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老年性心律失常;诊断

老年性心率失常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生的心率失常症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老年性心率失常也成为了一种发病率高[1]。危害性大的疾病。24小时心电图技术能够对患者的心率变化长达23~24小时的监测,并能够输出包含丰富心率知识的心电资料,能够对患者极短时间内的心率失常进行及时的捕捉,均能够明显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同时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2]。为了对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率失常监测中的诊断作用进行研究,我院针对2013年收治的100例老年心率失常患者展开了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收治的100例接受DCG检查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8例,女性患者有4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3岁。临床诊断结果显示器质性心血管病变患者有62例,其中冠心病患者有28例,心肌病患者有1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15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血管病变的患者有38例,其中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有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有27例,白内障患者有6例。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均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B组患者均为非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方法: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记录和分析,其中采用记录分析系统为美国飞利浦十二导联同步动态系统,该软件的频响为0.05~60HZ。对患者进行23~24小时的心电图连续监测,由患者本人对其在检查期间的活动情况进行生活日志记录,获得的心电图动态情况数据资料通过分析软件自动的进行检测和分析。心率失常的中前期心脏收缩的次数小于100次/24小时为偶发性失常,如果次数大于720次/24小时为频发性失常。

统计学处理: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组间数据的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如果得到两组数据之间有P<0.05,则说明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心律失常,其中器质性组患者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组主要是房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以及房室阻滞等临床特征。诊断结果表明,一种心律失常为31%,二种为45%,三种及三种以上为24%。两组患者心率失常的具体情况,见表1。

讨论

随着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医学和社会诸多方面都面临着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各种老年疾病给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增加了医学上的压力。年龄的增长本身就是冠心病、心肌病等多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诱导因素,同时心律失常又是这些疾病的常见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性心率失常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对于老年人心率失常进行研究,发现和总结其规律特征在临床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老年人心率失常是由于心血管退行和老化还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等,可以将老年性心率失常分为老年退行性心率失常、老年病理性心率失常和老年特发性心率失常三种。其中退行性心率失常是指患者在发生心率失常的同时没有其他各种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这种失常通常都是由于年龄的增加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器官不断的衰老,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相应的退化。老年病理性心率失常通常是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引起,这种类型的心率失常通常会和退行性心率失常同时发生,两者的作用相互增强,导致患者的病情通常都较重。老年特发性心率失常其发病的原因和患者心血器官的退行以及病变都没有关系,是一种原因不明确的心率失常。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是患者步入老年阶段刚发生的,也可能是以前发病延续到老年阶段的。

本次研究可以看到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老年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这种技术除了经济、有效、简便和使用等多种特征外,还具有技术不可替代性,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心率失常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俊,何世平,田青,等.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房颤中的运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3):184-187.

[2]李颖,姜玉蓉,吕建琼,等.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3):188-191.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老年患者,对其进行24小时心电图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器质性组和非器质性组,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心律失常,其中器质性组患者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组主要是房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以及房室阻滞等临床特征。诊断结果表明,一种心律失常为31%,二种为45%,三种及三种以上为24%。结论:老年性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有效、无创的好处,有利于临床诊断率的提高,并尽早进行干预,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老年性心律失常;诊断

老年性心率失常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生的心率失常症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老年性心率失常也成为了一种发病率高[1]。危害性大的疾病。24小时心电图技术能够对患者的心率变化长达23~24小时的监测,并能够输出包含丰富心率知识的心电资料,能够对患者极短时间内的心率失常进行及时的捕捉,均能够明显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同时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2]。为了对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率失常监测中的诊断作用进行研究,我院针对2013年收治的100例老年心率失常患者展开了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收治的100例接受DCG检查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8例,女性患者有4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3岁。临床诊断结果显示器质性心血管病变患者有62例,其中冠心病患者有28例,心肌病患者有1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15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血管病变的患者有38例,其中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有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有27例,白内障患者有6例。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均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B组患者均为非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方法: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记录和分析,其中采用记录分析系统为美国飞利浦十二导联同步动态系统,该软件的频响为0.05~60HZ。对患者进行23~24小时的心电图连续监测,由患者本人对其在检查期间的活动情况进行生活日志记录,获得的心电图动态情况数据资料通过分析软件自动的进行检测和分析。心率失常的中前期心脏收缩的次数小于100次/24小时为偶发性失常,如果次数大于720次/24小时为频发性失常。

统计学处理: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组间数据的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如果得到两组数据之间有P<0.05,则说明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心律失常,其中器质性组患者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组主要是房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以及房室阻滞等临床特征。诊断结果表明,一种心律失常为31%,二种为45%,三种及三种以上为24%。两组患者心率失常的具体情况,见表1。

讨论

随着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医学和社会诸多方面都面临着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各种老年疾病给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增加了医学上的压力。年龄的增长本身就是冠心病、心肌病等多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诱导因素,同时心律失常又是这些疾病的常见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性心率失常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对于老年人心率失常进行研究,发现和总结其规律特征在临床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老年人心率失常是由于心血管退行和老化还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等,可以将老年性心率失常分为老年退行性心率失常、老年病理性心率失常和老年特发性心率失常三种。其中退行性心率失常是指患者在发生心率失常的同时没有其他各种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这种失常通常都是由于年龄的增加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器官不断的衰老,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相应的退化。老年病理性心率失常通常是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引起,这种类型的心率失常通常会和退行性心率失常同时发生,两者的作用相互增强,导致患者的病情通常都较重。老年特发性心率失常其发病的原因和患者心血器官的退行以及病变都没有关系,是一种原因不明确的心率失常。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是患者步入老年阶段刚发生的,也可能是以前发病延续到老年阶段的。

本次研究可以看到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老年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这种技术除了经济、有效、简便和使用等多种特征外,还具有技术不可替代性,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心率失常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俊,何世平,田青,等.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房颤中的运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3):184-187.

[2]李颖,姜玉蓉,吕建琼,等.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3):188-191.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老年患者,对其进行24小时心电图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器质性组和非器质性组,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心律失常,其中器质性组患者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组主要是房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以及房室阻滞等临床特征。诊断结果表明,一种心律失常为31%,二种为45%,三种及三种以上为24%。结论:老年性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有效、无创的好处,有利于临床诊断率的提高,并尽早进行干预,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老年性心律失常;诊断

老年性心率失常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发生的心率失常症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老年性心率失常也成为了一种发病率高[1]。危害性大的疾病。24小时心电图技术能够对患者的心率变化长达23~24小时的监测,并能够输出包含丰富心率知识的心电资料,能够对患者极短时间内的心率失常进行及时的捕捉,均能够明显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同时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为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2]。为了对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率失常监测中的诊断作用进行研究,我院针对2013年收治的100例老年心率失常患者展开了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收治的100例接受DCG检查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8例,女性患者有4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3岁。临床诊断结果显示器质性心血管病变患者有62例,其中冠心病患者有28例,心肌病患者有1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15例;无明显器质性心血管病变的患者有38例,其中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有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有27例,白内障患者有6例。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均为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B组患者均为非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方法: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的记录和分析,其中采用记录分析系统为美国飞利浦十二导联同步动态系统,该软件的频响为0.05~60HZ。对患者进行23~24小时的心电图连续监测,由患者本人对其在检查期间的活动情况进行生活日志记录,获得的心电图动态情况数据资料通过分析软件自动的进行检测和分析。心率失常的中前期心脏收缩的次数小于100次/24小时为偶发性失常,如果次数大于720次/24小时为频发性失常。

统计学处理: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组间数据的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如果得到两组数据之间有P<0.05,则说明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心律失常,其中器质性组患者主要是室性心律失常,非器质性组主要是房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以及房室阻滞等临床特征。诊断结果表明,一种心律失常为31%,二种为45%,三种及三种以上为24%。两组患者心率失常的具体情况,见表1。

讨论

随着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医学和社会诸多方面都面临着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各种老年疾病给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增加了医学上的压力。年龄的增长本身就是冠心病、心肌病等多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诱导因素,同时心律失常又是这些疾病的常见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性心率失常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对于老年人心率失常进行研究,发现和总结其规律特征在临床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老年人心率失常是由于心血管退行和老化还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等,可以将老年性心率失常分为老年退行性心率失常、老年病理性心率失常和老年特发性心率失常三种。其中退行性心率失常是指患者在发生心率失常的同时没有其他各种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这种失常通常都是由于年龄的增加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器官不断的衰老,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相应的退化。老年病理性心率失常通常是由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引起,这种类型的心率失常通常会和退行性心率失常同时发生,两者的作用相互增强,导致患者的病情通常都较重。老年特发性心率失常其发病的原因和患者心血器官的退行以及病变都没有关系,是一种原因不明确的心率失常。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是患者步入老年阶段刚发生的,也可能是以前发病延续到老年阶段的。

本次研究可以看到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老年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这种技术除了经济、有效、简便和使用等多种特征外,还具有技术不可替代性,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心率失常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俊,何世平,田青,等.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房颤中的运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3):184-187.

[2]李颖,姜玉蓉,吕建琼,等.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3):188-191.

猜你喜欢
动态心电图诊断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在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及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