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旅华客源市场特征与拓展分析

2014-08-11 17:07席宇斌
世界地理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德国

席宇斌

摘 要:中德务实合作是大国关系的典范,德国也是我国在西欧地区最大的客源国之一,因此研究德国旅华客源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连续多年的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并利用季节性强度指数、GIS技术等研究方法,从人口统计学、时空结构和消费行为等三方面对德国旅华客源市场进行了全面审视,将分析结果与其他客源国市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人口统计学特征复杂,男性、中青年、观光游客和商务游客占据较大比重;②年际间游客人数总体增长,年内接待表现为双峰型,在华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首都向华北”的扩散规律,出境离华后多以回到本国为主;③入境方式多样,参团比例高,人均消费高,但交通占去绝大部分,平均停留时间长;④可以从旅游合作领域、旅游产品供给和旅游服务质量三方面进行市场拓展。

关键词:旅华客源市场;市场特征;拓展分析;德国

中图分类号:F593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外国客源市场特征分析历来是入境旅游研究的重点,其中以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客源国为研究热点。西欧是我国入境旅游的传统市场,但相关的研究仅限于西班牙[1]、英国[2]、法国[3-4]、荷兰和意大利[4]等国。德国人酷爱旅游,以地中海沿岸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等为主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自1972年中德建交以来,德国始终是我国在西欧地区的重要客源市场,旅华游客数量常年仅次于英国。目前两国正在全面推进“展望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旅游往来也日趋频繁,2012年德国还举行了“中国文化年”,但专门针对德国旅华客源市场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较少。王永红等认为青岛的旧德式建筑、气候、名山、酒文化、国际会议和商业合作是吸引德国游客的优势旅游资源,但在环境感知、可达性、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游乐场所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5]。汪德根等人分析了1999年至2001年间德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旅华游客的人口学特征、历年人数和在华空间流向,并从旅游产品、促销方式和销售渠道三方面提出了市场拓展策略[6]。周建明分析了桂林市德国入境旅游者的市场规模、年龄职业结构、消费决策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并从市场宣传、旅游形象等方面提出深度开发建议[7]。张怡从出游强度、目的地选择、交通住宿和出游时间归纳等四方面分析了德国人出境旅游行为特征,并提出中国要在认知德国文化的基础上开发这一市场[8]。王志强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出版的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认为这些书籍在物质文明、文化和制度等方面对我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和指责,这也对德国游客在华跨文化交流带来一定局限[9]。庞世明和李洪昌将1992年~2007年的德国旅华人数与中德进出口贸易总额进行了简单对比[4]。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现有研究不仅数量较少、主题分散,尤其缺乏对德国旅华客源市场全面、连续和深入的分析,鉴于此,本文基于连续多年的大量统计资料,希冀多维度揭示德国旅华客源市场特征,并为我国进一步拓展德国市场提供决策依据。

2 德国旅华客源市场人口统计学特征

本文选取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构成、出游目的和职业,详见表1。前三项数据源自国家旅游局近六年来逐月发布的入境游客调查资料,而职业数据源自历年出版的《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和《旅游抽样调查资料》。

从表1可以看出,德国旅华客源市场的男女比例相差十分悬殊,男性是当之无愧的市场主力军,性别比超过2.6;年龄构成以25岁~44岁、45岁~64岁为主,两个年龄段的游客合计超过80%,且整体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在出游目的中,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占据同等重要的比例;而德国入境游客的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和商贸人员为主,两项合计超过50%,此外职员、退休人员和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3 德国旅华客源市场时空特征

3.1 时间结构特征

3.1.1 年际发展阶段

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公布的资料,本文整理出33年来德国旅华游客数量、较上年增长率、占所有外国游客比例和排位(表2),并绘制出德国旅华游客人数图(图1)。

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执政政府为基础,将德国旅华客源市场的年际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①基民盟执政时期(1980年~1998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基民盟)在1982年联合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基社盟)、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上台执政,并很快改变了此前社民党执政时期发展对华关系的蹑手蹑脚,期间时任总理科尔五次访华。虽然受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的影响,但德国旅华游客人数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速度较为缓慢。

②社民党执政时期(1999年~2005年)。1998年10月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红绿联盟”再度执政,在前任政府对华政治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发展两国经贸、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2002年两国关系还被誉为“建交30年来的最好时期”[10]。在此时期,德国旅华游客年均增长13.08%,7年内的旅华游客累积增长量是此前19年内的一倍多。

③基民盟再执政时期(2006年至今)。2005年卷土重来的基民盟在三届政府任期内先后组建了大执政联盟和姐妹执政联盟,中德关系总体上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默克尔总理六度访华。虽然受2007年默克尔总理会见达赖喇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德国旅华游客人数连续两年出现小幅下滑,但德国政府对华友好政策还是得以继续。在两国关系和世界经济同步回暖的推动下,德国旅华客源市场已经全面恢复。

3.1.2年内季节性变化

旅游活动存在季节性,表现为游客接待量在年内逐月分布的不平衡,通常可将月接待量大于年平均月接待量的月份划为旺季,将月接待量为年平均月接待量80%~100%的月份划为平季,将月接待量少于年平均月接待量80%的月份划为淡季[11]。选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1年五个典型年份(图2),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德国旅华客源市场的旺季为3月~5月、8月~11月,平季为1月~2月、6月~7月,淡季为12月,旺季明显要长于淡季。从图中曲线来看,其年内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双峰型,与法国[3]极为相似。这种季节性变化和德国的假期制度存在紧密联系,德国16个邦的公共假日各不相同,但全德国共同的假日主要集中在1月(元旦)、3月~5月(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劳动节、耶稣升天节和圣灵降临节等)、10月(德国统一日)和12月(圣诞节)。

季节性强度指数R可进一步揭示旅游市场的年内集中程度,其公式为:

R=

式中Xi为各月游客接待量占全年的比重,R值越大,说明游客接待量季节性差异越大,R值越趋于零,则说明游客接待量全年分布均匀。根据图2数据,得出五个年份的R值由远及近依次为2.56、1.71、2.09、1.60和1.18,这比法国[3]、俄罗斯[12]等其他欧洲国家旅华市场的R值都要小,这说明多年来德国旅华客源市场年内分布较为均匀,季节集中性较弱。

3.2 空间结构特征

3.2.1在华空间分布

通过查阅《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可以分析得出,近年来接待德国游客最多的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以及广东等地。为进一步考察德国游客在华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再次选取1995、2000、2005和2010年四个典型年份绘制空间分布图(图3)。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德国游客在华扩散非常明显,1995年接待德国游客人数排名第一的省份是排名第十省份的8.9倍,2010年降至3.3倍,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首都向华北”的规律,但青甘蒙三省区和闽赣湘黔四省始终处于相对塌陷状态。这种分布形成的原因与各地经济发达程度、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禀赋密切相关,同时也和各地与德国的往来存在联系,截至2013年6月底,中德两国建立了75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而国内缔约方排名靠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15对)、山东(6对)、湖北(6对)、浙江(5对)、辽宁(5对)。

3.2.2出境流向

表3为2007年~2012年德国游客离华后的出境流向。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约80%的德国游客在离华后直接回到本国,这种现象在2011年尤其明显;距离内地较近的港澳台地区也吸引了10%左右的游客,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由于相距我国较远,往来时间长、费用高昂,还存在时差,所吸引的德国游客则所占份额不大。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德国游客离华后选择回国的比例在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而选择前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例在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

4 德国旅华客源市场消费行为特征

4.1 入境方式

中国和德国在地理上相距遥远,飞机是80%左右的德国游客来华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两国早在1975年就签订了《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目前德国的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柏林等城市都有大量直飞国内的航班,其中前两个城市还是汉莎航空的枢纽机场所在地。选择水上入境方式(船舶)的比例为7%左右,这主要受我国邮轮旅游兴起和邮轮母港建设的影响;而选择陆上入境方式(徒步、汽车和火车)的比例分别只有约6%、5%和2%,这和德国游客传统的徒步游情结[8]以及选择周边国家和地区中转密切相关(图4)。

4.2 在华旅行方式

汪德根等人基于调查,预测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德国出境游客人数在2001年至2010年之间会呈上升趋势[6]。根据2010年~2012年分季度的《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情况公报》可以得出,德国游客主要是通过旅行社组织来在华旅行,部分季度甚至超过100%(表4)。这不仅验证了汪德根等人的预测,更说明许多德国游客存在多次参团的经历。

4.3 人均消费和平均停留时间

选取从2002年至2012年间的七个典型年份(表5),从中可以看出德国游客的人均消费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且并没有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太大的冲击;而德国游客在华平均停留时间则比较稳定,为10天左右。德国游客的人均消费和平均停留时间比法国[3]、俄罗斯[13]等其他欧洲国家都高。根据近十多年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平均汇率,可以计算得出,每一位德国游客在华旅行平均总消费都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虽然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但这一数值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可见德国游客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这和德国是欧洲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实体是相吻合的。

4.4 人均消费构成

外国游客的人均消费构成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内容,从表6可以看出,德国游客人均消费的构成可以分为三类:(1)稳定增长型,主要表现为长途交通,其中又以飞机花费占去绝大部分;(2)稳定下降型,主要表现为市内交通和邮电通讯;(3)增减波动型,主要表现为住宿、餐饮、景区游览、娱乐和购物。从具体的数值来看,长途交通是最主要的消费构成,这也是两国地理距离所决定的。

5 德国旅华客源市场拓展建议

5.1 以稳定的双边关系为基础,创新旅游合作领域

以默克尔为首的基民盟联合基社盟在2013年德国联邦大选中再度胜出,应紧抓德国新一届政府优先发展对华关系的优势,深化两国各领域间的务实合作,以此作为两国旅游合作的基础和保障。可借助中德金融稳定论坛、“中德未来之桥”论坛、中德领袖论坛等平台,建立两国官方与民间交流平台,营造旅游合作氛围,推动签证便利化、增加直航航班。同时还应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创造性的开展旅游合作,如依托《中德地学领域科学技术合作协议》开展地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合作。此外,中国还是1999年~2000年、2009年~2010年间德国官方发展援助的最大受援国[14],可以引导该资金向环境与自然旅游资源保护、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农村地区发展等领域倾斜,并以此吸引德国游客到访。

5.2 以多样化渠道为路径,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德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会展大国,其中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是国际公认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成果最显著的盛会,应鼓励国内各省市旅游部门前去参展。从表1可以看出,当前以会议/商务为目的的德国入境者逐年增多,应提高该群体的游客转化率。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形式,向包括德国在内的海外各国宣传“美丽中国之旅”,并推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如中德之间有5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但目前学生群体在来华的德国游客中尚不到10%,因此要继续扩大邀请德国教师和学生赴华进修、开展夏令营交流等活动,以修学旅游整合美食旅游、民族旅游、温泉旅游、邮轮旅游、养生旅游等一系列相关产品。针对德国游客还比较集中分布在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特点,应加大“丝绸之路”、“青藏风情”、“香格里拉”等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针对目前以火车方式入境较少的现状,远期可以借助渝新欧国际铁路开展旅游客运服务。

5.3 以游客满意度为抓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德国没有专门的旅游法规,甚至连导游都无需导游证或上岗证[15],但德国却能发展成为欧洲第二大旅游目的地,这靠的就是全德至上而下对服务标准化和产品质量的重视。我国对旅游服务质量一贯重视,2013年颁布了《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2020年)》。近年来,我国正逐步开展并不断扩大旅游标准化的试点示范工作,将游客满意度指数列为重要参考指标,推动旅游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力争把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建设“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游客满意度可从解说系统、旅游体验等方面加以改进,如在智能手机和智慧城市风靡全球的当下,旅游部门可携手专业公司开发德语版的手机客户端,利用手机APP提供旅游资讯服务,这也可以扭转德国游客邮电通讯消费逐年走低的颓势。此外,酒店、旅游景区、机场、商场也可增加德语标识系统,提高德国游客在此方面的消费支出。

6 结论与讨论

德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复杂,其中男女比例相差悬殊,年龄结构以25岁~64岁的中青年为主,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是主要的出游目的,职业则以专业技术人员和商贸人员为主。自1980年以来,德国旅游客源市场历经基民盟执政、社民党执政、基民盟再执政三个年际发展阶段,而年内季节性变化曲线表现为双峰型。德国旅华客源市场在华分布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份为主,且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首都向华北”的演变规律,离华后大部分回到本国。在消费行为特征方面,飞机占入境方式的约80%,参团比例较高,平均停留时间长,且长途交通占去消费的绝大部分。在此特征下,笔者提出创新旅游合作领域、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三点市场拓展建议。

与历史文献相比,本文基于大量统计资料对德国旅华客源市场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涵盖面较广,所用数据时效性较强,所提建议结合市场特征和中德关系的最新进展,对于全面把握这一客源市场、开展其他客源国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未来若能对德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更加微观的研究,则更有学术价值,如德国游客满意度调查、德国游客旅华驱动因子、德国与其他客源国的比较,都是值得完善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徐梦颖.浅析西班牙旅华市场[J].经营管理者,2009(10):184.

[2] 高军,吴必虎,马耀峰.旅华英国游客O→D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2):35-40.

[3] 袁晓,李悦铮.法国旅华客源市场特征与拓展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4):32-37.

[4] 庞世明,李洪昌.来华旅游需求与贸易相关关系研究——来自欧洲四国的实证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14-17,47.

[5] 王永红,李学伦.浅谈青岛吸引德国游客的优势和制约因素[J].旅游学刊,1996(6):23-27,60.

[6] 汪德根,陆林,刘昌雪.德国出境旅游市场比较优势与市场拓展对策—兼论旅华市场开发[J].经济地理,2004,24(1):124-128.

[7] 周建明.论桂林的德国入境旅游市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1):28-32.

[8] 张怡.二战后德国人的出境旅游行为[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9] 王志强.德国人视角下的中国形象——以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例[J].德国研究,2009,24(1):37-44,79.

[10] 陈锋.中德关系30年[J].德国研究,2002,17(3):20-27,78.

[11] 卢松,陆林,王莉,等.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4,24(2):250-256.

[12] 周成,李悦铮,江海旭,等.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分析与开拓研究[J].旅游论坛,2013,6(2):79-83.

[13] 金丽媛,李悦铮,江海旭.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发展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2):115-122.

[14] 余南平.发展援助的中间道路:德国对外援助研究[J].德国研究,2012,27(4):30-52,125.

[15] 管克江.德国旅游法规融入具体法律框架[N].人民日报,2013-03-02.

Abstract:Pragmat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is a model of relations among major powers, Germany held the China Year of Culture in 2012, Germany is also one of Chinas largest tourist country in Western Europe, so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Germany visiting-China market. Based on the series of statistics data, and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Seasonal Strength Index and G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 the Germany visiting-China marke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demographic, time & spatial structure and consumer behavior, and we analyze the results with other tourist source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 is complex except male, youth, tourists and business visitors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2)The Germany visiting-China market grow in the overall annual and its bimodal within the years, Germany visitors mainly choose the following provinces or cities as their destination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Zhejiang, Jiangsu and Hubei, they move forward from east China to west China, or from capital to north China, and most of them return to Germany; (3)The Germany visitors entry China through many ways, such as airplane, ships and so on, most of them participate in team, the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s very high especially transport costs, and they stay a long time in China, (4)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market expans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ourism cooperation area, tourism product supply and tourism services quality.

Key words:visiting-China market; market characteristic; expansion analysis; Germany

5.3 以游客满意度为抓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德国没有专门的旅游法规,甚至连导游都无需导游证或上岗证[15],但德国却能发展成为欧洲第二大旅游目的地,这靠的就是全德至上而下对服务标准化和产品质量的重视。我国对旅游服务质量一贯重视,2013年颁布了《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2020年)》。近年来,我国正逐步开展并不断扩大旅游标准化的试点示范工作,将游客满意度指数列为重要参考指标,推动旅游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力争把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建设“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游客满意度可从解说系统、旅游体验等方面加以改进,如在智能手机和智慧城市风靡全球的当下,旅游部门可携手专业公司开发德语版的手机客户端,利用手机APP提供旅游资讯服务,这也可以扭转德国游客邮电通讯消费逐年走低的颓势。此外,酒店、旅游景区、机场、商场也可增加德语标识系统,提高德国游客在此方面的消费支出。

6 结论与讨论

德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复杂,其中男女比例相差悬殊,年龄结构以25岁~64岁的中青年为主,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是主要的出游目的,职业则以专业技术人员和商贸人员为主。自1980年以来,德国旅游客源市场历经基民盟执政、社民党执政、基民盟再执政三个年际发展阶段,而年内季节性变化曲线表现为双峰型。德国旅华客源市场在华分布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份为主,且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首都向华北”的演变规律,离华后大部分回到本国。在消费行为特征方面,飞机占入境方式的约80%,参团比例较高,平均停留时间长,且长途交通占去消费的绝大部分。在此特征下,笔者提出创新旅游合作领域、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三点市场拓展建议。

与历史文献相比,本文基于大量统计资料对德国旅华客源市场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涵盖面较广,所用数据时效性较强,所提建议结合市场特征和中德关系的最新进展,对于全面把握这一客源市场、开展其他客源国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未来若能对德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更加微观的研究,则更有学术价值,如德国游客满意度调查、德国游客旅华驱动因子、德国与其他客源国的比较,都是值得完善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徐梦颖.浅析西班牙旅华市场[J].经营管理者,2009(10):184.

[2] 高军,吴必虎,马耀峰.旅华英国游客O→D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2):35-40.

[3] 袁晓,李悦铮.法国旅华客源市场特征与拓展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4):32-37.

[4] 庞世明,李洪昌.来华旅游需求与贸易相关关系研究——来自欧洲四国的实证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14-17,47.

[5] 王永红,李学伦.浅谈青岛吸引德国游客的优势和制约因素[J].旅游学刊,1996(6):23-27,60.

[6] 汪德根,陆林,刘昌雪.德国出境旅游市场比较优势与市场拓展对策—兼论旅华市场开发[J].经济地理,2004,24(1):124-128.

[7] 周建明.论桂林的德国入境旅游市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1):28-32.

[8] 张怡.二战后德国人的出境旅游行为[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9] 王志强.德国人视角下的中国形象——以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例[J].德国研究,2009,24(1):37-44,79.

[10] 陈锋.中德关系30年[J].德国研究,2002,17(3):20-27,78.

[11] 卢松,陆林,王莉,等.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4,24(2):250-256.

[12] 周成,李悦铮,江海旭,等.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分析与开拓研究[J].旅游论坛,2013,6(2):79-83.

[13] 金丽媛,李悦铮,江海旭.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发展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2):115-122.

[14] 余南平.发展援助的中间道路:德国对外援助研究[J].德国研究,2012,27(4):30-52,125.

[15] 管克江.德国旅游法规融入具体法律框架[N].人民日报,2013-03-02.

Abstract:Pragmat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is a model of relations among major powers, Germany held the China Year of Culture in 2012, Germany is also one of Chinas largest tourist country in Western Europe, so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Germany visiting-China market. Based on the series of statistics data, and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Seasonal Strength Index and G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 the Germany visiting-China marke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demographic, time & spatial structure and consumer behavior, and we analyze the results with other tourist source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 is complex except male, youth, tourists and business visitors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2)The Germany visiting-China market grow in the overall annual and its bimodal within the years, Germany visitors mainly choose the following provinces or cities as their destination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Zhejiang, Jiangsu and Hubei, they move forward from east China to west China, or from capital to north China, and most of them return to Germany; (3)The Germany visitors entry China through many ways, such as airplane, ships and so on, most of them participate in team, the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s very high especially transport costs, and they stay a long time in China, (4)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market expans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ourism cooperation area, tourism product supply and tourism services quality.

Key words:visiting-China market; market characteristic; expansion analysis; Germany

5.3 以游客满意度为抓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德国没有专门的旅游法规,甚至连导游都无需导游证或上岗证[15],但德国却能发展成为欧洲第二大旅游目的地,这靠的就是全德至上而下对服务标准化和产品质量的重视。我国对旅游服务质量一贯重视,2013年颁布了《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2020年)》。近年来,我国正逐步开展并不断扩大旅游标准化的试点示范工作,将游客满意度指数列为重要参考指标,推动旅游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力争把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建设“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游客满意度可从解说系统、旅游体验等方面加以改进,如在智能手机和智慧城市风靡全球的当下,旅游部门可携手专业公司开发德语版的手机客户端,利用手机APP提供旅游资讯服务,这也可以扭转德国游客邮电通讯消费逐年走低的颓势。此外,酒店、旅游景区、机场、商场也可增加德语标识系统,提高德国游客在此方面的消费支出。

6 结论与讨论

德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复杂,其中男女比例相差悬殊,年龄结构以25岁~64岁的中青年为主,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是主要的出游目的,职业则以专业技术人员和商贸人员为主。自1980年以来,德国旅游客源市场历经基民盟执政、社民党执政、基民盟再执政三个年际发展阶段,而年内季节性变化曲线表现为双峰型。德国旅华客源市场在华分布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湖北等省份为主,且呈现“由沿海向内陆、由首都向华北”的演变规律,离华后大部分回到本国。在消费行为特征方面,飞机占入境方式的约80%,参团比例较高,平均停留时间长,且长途交通占去消费的绝大部分。在此特征下,笔者提出创新旅游合作领域、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三点市场拓展建议。

与历史文献相比,本文基于大量统计资料对德国旅华客源市场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涵盖面较广,所用数据时效性较强,所提建议结合市场特征和中德关系的最新进展,对于全面把握这一客源市场、开展其他客源国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未来若能对德国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更加微观的研究,则更有学术价值,如德国游客满意度调查、德国游客旅华驱动因子、德国与其他客源国的比较,都是值得完善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徐梦颖.浅析西班牙旅华市场[J].经营管理者,2009(10):184.

[2] 高军,吴必虎,马耀峰.旅华英国游客O→D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2):35-40.

[3] 袁晓,李悦铮.法国旅华客源市场特征与拓展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4):32-37.

[4] 庞世明,李洪昌.来华旅游需求与贸易相关关系研究——来自欧洲四国的实证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14-17,47.

[5] 王永红,李学伦.浅谈青岛吸引德国游客的优势和制约因素[J].旅游学刊,1996(6):23-27,60.

[6] 汪德根,陆林,刘昌雪.德国出境旅游市场比较优势与市场拓展对策—兼论旅华市场开发[J].经济地理,2004,24(1):124-128.

[7] 周建明.论桂林的德国入境旅游市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1):28-32.

[8] 张怡.二战后德国人的出境旅游行为[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9] 王志强.德国人视角下的中国形象——以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例[J].德国研究,2009,24(1):37-44,79.

[10] 陈锋.中德关系30年[J].德国研究,2002,17(3):20-27,78.

[11] 卢松,陆林,王莉,等.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4,24(2):250-256.

[12] 周成,李悦铮,江海旭,等.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分析与开拓研究[J].旅游论坛,2013,6(2):79-83.

[13] 金丽媛,李悦铮,江海旭.俄罗斯旅华客源市场发展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2):115-122.

[14] 余南平.发展援助的中间道路:德国对外援助研究[J].德国研究,2012,27(4):30-52,125.

[15] 管克江.德国旅游法规融入具体法律框架[N].人民日报,2013-03-02.

Abstract:Pragmatic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is a model of relations among major powers, Germany held the China Year of Culture in 2012, Germany is also one of Chinas largest tourist country in Western Europe, so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Germany visiting-China market. Based on the series of statistics data, and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Seasonal Strength Index and G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 the Germany visiting-China marke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demographic, time & spatial structure and consumer behavior, and we analyze the results with other tourist source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 is complex except male, youth, tourists and business visitors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2)The Germany visiting-China market grow in the overall annual and its bimodal within the years, Germany visitors mainly choose the following provinces or cities as their destination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Zhejiang, Jiangsu and Hubei, they move forward from east China to west China, or from capital to north China, and most of them return to Germany; (3)The Germany visitors entry China through many ways, such as airplane, ships and so on, most of them participate in team, the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s very high especially transport costs, and they stay a long time in China, (4)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market expans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ourism cooperation area, tourism product supply and tourism services quality.

Key words:visiting-China market; market characteristic; expansion analysis; Germany

猜你喜欢
德国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德千吨存美黄金成“人质”?
德国选择党扬言脱欧
“梦梦”“娇庆”德国行
德国央行称德国退休年龄应推迟到69岁
新中国科技60年(3)
无情的应试教育
开始敲门
可怕的过山车
非常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