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水寒
往死里拖
◎ 易水寒
一个朋友说,领导交给他一个活儿,但这个活明显不合常规,做吧,结果会很惨,也会给领导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做吧,又怕领导生气。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朋友向我问计,我说:“你只能拖,把这事儿拖黄了。领导问起来,就说正在做,时间一长,他忘记了,这事就没了。”
朋友目瞪口呆,但事后他还是向我表达了谢意,因为“这事果然没了”。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相信按部就班,强调雷厉风行,说到做到,不拖延不敷衍。然而,这都是针对正常的事,不正常的事,只能用不正常的办法来解决——譬如敷衍和拖延。敷衍是贬义词吗?不一定,有时它就是中性词。有些事不做比做更好。要想不做,也不能直接拒绝,好,拖字诀上阵了。拖,此时是一种技巧。
马志明说过一个著名的相声,名为《纠纷》。两个人在大街上走,一个人的自行车轧了另外一个人的脚,发生争执,到派出所论理。民警借口所长不在,让他俩待在小屋子里,行话叫“蹲蹲性”。这时候不能给他们分析谁对谁不对,两人绝对不服,出门儿还得打起来。搁到小屋里头不理他也不问他,时间一长,就好办啦!因为他俩都急着出去上班,后来等不及了,于是私下商量,称是闹着玩的,才得以放出来。民警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拖”。你能分出真真切切来又能怎么样?心理上的疙瘩,如同脓包,要慢慢长大,大到自己长破,然后消失。
倒回那个朋友的问题。领导派给他的活儿,有可能是拍脑袋工程。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情况,情急之下,或者一怒之下做出了冲动的决定。这时候坚持原则跟领导讲道理是没用的,他为了面子也要坚持。或许,此时此刻他确实认为自己的决策是对的,硬碰硬反而强化了他的坚持。不如四两拨千斤,转移其视线和注意力。过一段时间,拖得他彻底忘记,或者想通后不再好意思提了,彼此都有了台阶。即使他没想通,但时过境迁,当初的激情全无,再来跟他解释亦为时不晚。
拖延,貌似是敷衍他,其实也是对他负责。用好拖字诀,也许是明智的选择。
(风吹麦浪 摘自《大公报》图/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