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高危药物临床输液通路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4-08-08 11:47吴欲晓冯娟文沈新红马雪琴王霞佩蒋培亚赵林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5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

吴欲晓++++冯娟文+++++沈新红+++马雪琴++++王霞佩+++++蒋培亚+++++赵林芳▲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县级医院临床高危药物输注工具的选择及输液通路建立现状。 方法 界定高危药物,选定县级市三所医院,连续3个月对各院临床科室高危药物静脉输液通路状况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结果 输注高危药物时选择较为安全的CVC和PICC通路比例低,输注发泡剂化疗药物两所医院分别为31.7%和55.205%,输注高渗药物三所医院分别为15.63%、9.83%和12.5%,输注强酸强碱药物三所医院分别为17.35%、2.2%和0.49%,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两所医院分别为41.05%和18.64%。结论 基层医院静脉输液通路选择的安全性令人堪忧,对基层医院护士进行静脉安全输液理念、知识、技能教育十分重要与迫切。

[关键词] 基层医院;高危药物;输液通路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5-0105-0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passage of high-risk drugs in primary hospitals

WU Yuxiao1 FENG Juanwen1 SHEN Xinhong1 MA Xueqin1 WANG Xiapei2 JIANG Peiya3 ZHAO Linfang4

1.Haining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Haining 314400,China; 2.Hain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Zhejiang Province,Haining 314400,China; 3.Hain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314400,China; 4.Affiliated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of Medicine College of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election of transfusion tools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ransfusion passage establishment of clinical high-risk drugs in county level hospitals. Methods The high-risk drugs were defined and three county level hospitals were selected. The data of venous transfusion passage status of high-risk drugs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of each hospital in 3 continuous month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When transfusing high-risk drugs, the proportions of selecting relatively safe CVC and PICC passages were low. The proportions of transfusing vesicant chemotherapeutics in two hospitals were 31.7% and 55.205%. The proportions of transfusing hyperosmotic drugs in three hospitals were 15.63%, 9.83% and 12.5%. The proportions of transfusing strong acid and strong base drugs in three hospitals were 17.35%, 2.2% and 0.49%. The proportions of transfusing vasoactive drugs in two hospitals were 41.05% and 18.64%. Conclusion The selection of venous transfusion passage in primary hospitals is worrying and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and urgent to educate nurses in primary hospitals on the concept,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safe venous transfusion

[Key words] Primary hospital; High-risk drugs; Transfusion passage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实施医疗保障全覆盖,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通过“医联体”紧密合作,努力完成国家卫计委下发的患者当地就诊率达90%的要求,因此基层医院护士承担着比以往更多的静脉输液护理工作量。但基层医院护士由于教育条件受限,静脉输液先进理念、技能相对滞后,不能根据药物和血管特点正确使用输液工具,不能采用护理程序、选择安全的血管通路来完成静脉输液治疗,严重影响静脉输液患者的输液安全和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对县级医院临床高危药物输注工具的选择及通路建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临床安全的输液实践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三所县级医院:甲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23个临床科室,开放床位800张;乙院为三级乙等中医院,7个临床科室,开放床位270张;丙院为二级医院,调查其中2个有高危药物的临床科室,开放床位86张。调查时间为2013年1~3月。

1.2 方法

1.2.1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高危药物静脉输液人次、工具选择及通路传报表”,内容包括:输注发泡剂化疗药物、高渗药物、强酸强碱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的人次及输液通路,通路分为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外周静脉留置针(软针)、外周静脉钢针。

1.2.2高危药物的界定根据美国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e for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2008年公布的高危药物目录表[1]和美国静脉输液协会2011年修订的输液实践标准[2],本调查经静脉输注的高危药物界定为高渗药物、强酸强碱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和发泡剂化疗药物。渗透压>600 mOsm/L的药物为高渗药物,包括静脉高营养液、高浓度葡萄糖、氨基酸、20%甘露醇、甘油果糖、高浓度钾(浓度超过30%)、葡萄糖酸钙。pH值<5或>9的药物为强酸强碱药物,包括甲硝唑、奥硝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昔洛韦、更昔洛韦、阿奇霉素、果糖二磷酸钠、胺碘酮、多巴胺、前列地尔。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尼莫地平、硝普钠、酚妥拉明、硝酸甘油等。发泡剂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等。

endprint

1.2.3调查方法 各科指定专人根据报表内容对本护理单元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人次、输液通路及输液工具逐日进行登记,连续传报,共收集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表收集和汇总,计算每所医院平均每月各类高危药品的人次和选择静脉输液通路的比例。

2结果

2.1发泡剂化疗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31.7%、乙院55.205%;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68.3%、乙院44.795%(表1)。

表1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发泡剂化疗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2.2 高渗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15.63%、乙院9.83%、丙院12.5%;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84.37%、乙院90.17%、丙院87.5%(表2)。

表2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高渗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2.3 强酸强碱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17.35%、乙院2.2%、丙院0.49%;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82.65%、乙院97.8%、丙院99.51%(表3)。

表3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强酸强碱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2.4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41.05%、乙院18.64%;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58.95%、乙院81.36%(表4)。

表4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3讨论

3.1基层医院静脉输液通路选择的安全性令人堪忧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将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之为“高危药物”[3],它包括发泡剂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强酸强碱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并强调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究其原因: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类药物,无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亦有一定的损伤[4],特别是发泡性化疗药物外渗后与组织细胞的 DNA 结合,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继而产生级联性组织损伤,临床上表现为组织损伤大、溃疡深、恢复周期长[5]。相关研究表明渗透压>600 mOsm/L的药物则必定引起静脉炎[6],有研究证明,渗透压 >600 mOsm/L的药物可在24 h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7],高渗药物一旦外渗,将血管及周边组织低分子组织液通过渗透压吸收到局部,引起局部皮肤血运障碍,软组织呈进行性加重性水肿,局部常呈苍白状或暗紫色,同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脱水、低氧、充血、水肿,引起血管收缩与痉挛,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 ,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性改变;同时释放组胺,使静脉收缩变硬,患者感疼痛,还可导致周围组织损伤坏死[8]。人体可耐受的输液pH值范围5.0~9.0[9],当pH值超出该范围,输入偏酸或偏碱液体均可干扰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机能,导致静脉疼痛和静脉炎发生,静脉滴注pH值<4.5的溶液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100%;血管活性药物尤其缩血管药物具有强烈血管收缩作用,药液外渗后加速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且血管活性药物常需24 h持续输注,长时间刺激血管易引发静脉炎[10]。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在2011输液实践标准[2]中明确规定:单次治疗且输注时间<4 h可使用钢针;持续化疗药物治疗,胃肠外高营养,输注 pH值<5或>9或渗透压>600 mOsm/L的液体,长期静脉输液、NICU患者、老年患者、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以及反复采血、输液泵或加压输液患者,不适合从外周短导管通道输液,应选择PICC或CVC。CVC的通路选择与置管由医生执行,护理和维护由护士执行,PICC通路选择、置管、维护则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执行。因患者经济原因,非发泡剂化疗药物可选择外周留置软针输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医院在静脉输液通路选择与管理规范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从表1看,两所三级乙等医院输注发泡剂化疗药物时,选择较为安全的中心静脉通路比例低,PICC和CVC静脉通路分别只占31.7%和55.205%,甚至有约1%~3%钢针通路;从表2看,高渗药物大多选择外周静脉输注,三所医院分别占84.37%、90.17%和87.5%,钢针输注的比例高达28%~61%;从表3看,输注强酸强碱药物选择外周静脉输注的比例更高,三所医院分别为82.65%、97.8%、99.51%;从表4看,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两所三级乙等选择留置针的比例较高,分别占46.58%和64.4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医院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日常静脉输液治疗服务的同时,承担着输液不良后果的巨大风险。这个结果与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认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使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有所差异,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是一致的[11]。

3.2基层医院护士静脉安全输液理念、知识、技能教育与培训迫在眉睫

与上级医院一样,基层医院护士是静脉输液治疗的具体执行者,在执行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医嘱没有对输液通路给予明确注释,护士大多凭传统的临床经验自行选择输液通路与工具完成输液医嘱。她们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较全面的输液安全相关药理学知识及静脉输液技术,输液前仅限于对患者血管的评估,未将患者病情、药物渗透压、pH值和治疗方案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她们对输液的并发症缺乏预见性,不会合理选择和应用新型输液工具,甚至中断已在上级医院置入的新型输液工具,使患者难以得到连续的、安全的输液服务。因此,对基层医院护士进行静脉安全输液理念、知识、技能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近年来,国内诸多三甲医院在静脉输液领域引入了国外的先进理念、知识技能,并积极探索,开展了专门的学习实践与研究,取得了患者输液满意度提高、外周静脉炎及静脉渗出发生率下降、输液途径及工具选择合理率上升等良好结果[12,13]。李冬梅等[14]报道构建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关键,因此基层医院可以借鉴上级医院的管理经验,成立护理部领导下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或专业小组,制定完善的输液通路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输液传报网络体系[12],定期通报分析,对输液通路进行有效管理,以进一步提升输液服务能力,适应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有研究表明81%的护士全天75%的工作时间用于静脉输液治疗,护士在将简单的操作技术转化为一种专业特长的过程中需要接受一些标准化的课程教育,这对护士个人及医疗机构而言都有益处,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和静脉输液专业护士队伍建设是输液安全管理的关键[15-16]。因此要对从事静脉治疗的护士进行输液治疗新知识与新技能培训,帮助她们全面掌握安全静脉输液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对高危药物的认知度,学习先进输液工具的应用技巧,主动评估并选择安全的静脉通路来完成高危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因输液通路选择不当导致的不良后果,提高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ISMPs Lis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 [EB/OL].Institutefor Safe MedicationPractices,2008,[2008-11-12]. http://www.ismp.org/ Tools/ highalertmed ications.pdf

[2]Alexander M,Hunt C.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M]. 3rd ed.Massachusetts:Infusion Nurses Society, 2011:36.

[3]High-AlertMedicationsandPatientSafety[J/OL].TheJointcommission,1999,(11).[2008-11-12].http://www.jointcommission.org/sentinelevents/sentineleventalert/sea_11.htm

endprint

1.2.3调查方法 各科指定专人根据报表内容对本护理单元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人次、输液通路及输液工具逐日进行登记,连续传报,共收集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表收集和汇总,计算每所医院平均每月各类高危药品的人次和选择静脉输液通路的比例。

2结果

2.1发泡剂化疗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31.7%、乙院55.205%;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68.3%、乙院44.795%(表1)。

表1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发泡剂化疗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2.2 高渗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15.63%、乙院9.83%、丙院12.5%;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84.37%、乙院90.17%、丙院87.5%(表2)。

表2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高渗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2.3 强酸强碱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17.35%、乙院2.2%、丙院0.49%;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82.65%、乙院97.8%、丙院99.51%(表3)。

表3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强酸强碱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2.4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41.05%、乙院18.64%;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58.95%、乙院81.36%(表4)。

表4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3讨论

3.1基层医院静脉输液通路选择的安全性令人堪忧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将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之为“高危药物”[3],它包括发泡剂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强酸强碱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并强调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究其原因: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类药物,无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亦有一定的损伤[4],特别是发泡性化疗药物外渗后与组织细胞的 DNA 结合,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继而产生级联性组织损伤,临床上表现为组织损伤大、溃疡深、恢复周期长[5]。相关研究表明渗透压>600 mOsm/L的药物则必定引起静脉炎[6],有研究证明,渗透压 >600 mOsm/L的药物可在24 h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7],高渗药物一旦外渗,将血管及周边组织低分子组织液通过渗透压吸收到局部,引起局部皮肤血运障碍,软组织呈进行性加重性水肿,局部常呈苍白状或暗紫色,同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脱水、低氧、充血、水肿,引起血管收缩与痉挛,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 ,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性改变;同时释放组胺,使静脉收缩变硬,患者感疼痛,还可导致周围组织损伤坏死[8]。人体可耐受的输液pH值范围5.0~9.0[9],当pH值超出该范围,输入偏酸或偏碱液体均可干扰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机能,导致静脉疼痛和静脉炎发生,静脉滴注pH值<4.5的溶液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100%;血管活性药物尤其缩血管药物具有强烈血管收缩作用,药液外渗后加速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且血管活性药物常需24 h持续输注,长时间刺激血管易引发静脉炎[10]。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在2011输液实践标准[2]中明确规定:单次治疗且输注时间<4 h可使用钢针;持续化疗药物治疗,胃肠外高营养,输注 pH值<5或>9或渗透压>600 mOsm/L的液体,长期静脉输液、NICU患者、老年患者、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以及反复采血、输液泵或加压输液患者,不适合从外周短导管通道输液,应选择PICC或CVC。CVC的通路选择与置管由医生执行,护理和维护由护士执行,PICC通路选择、置管、维护则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执行。因患者经济原因,非发泡剂化疗药物可选择外周留置软针输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医院在静脉输液通路选择与管理规范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从表1看,两所三级乙等医院输注发泡剂化疗药物时,选择较为安全的中心静脉通路比例低,PICC和CVC静脉通路分别只占31.7%和55.205%,甚至有约1%~3%钢针通路;从表2看,高渗药物大多选择外周静脉输注,三所医院分别占84.37%、90.17%和87.5%,钢针输注的比例高达28%~61%;从表3看,输注强酸强碱药物选择外周静脉输注的比例更高,三所医院分别为82.65%、97.8%、99.51%;从表4看,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两所三级乙等选择留置针的比例较高,分别占46.58%和64.4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医院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日常静脉输液治疗服务的同时,承担着输液不良后果的巨大风险。这个结果与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认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使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有所差异,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是一致的[11]。

3.2基层医院护士静脉安全输液理念、知识、技能教育与培训迫在眉睫

与上级医院一样,基层医院护士是静脉输液治疗的具体执行者,在执行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医嘱没有对输液通路给予明确注释,护士大多凭传统的临床经验自行选择输液通路与工具完成输液医嘱。她们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较全面的输液安全相关药理学知识及静脉输液技术,输液前仅限于对患者血管的评估,未将患者病情、药物渗透压、pH值和治疗方案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她们对输液的并发症缺乏预见性,不会合理选择和应用新型输液工具,甚至中断已在上级医院置入的新型输液工具,使患者难以得到连续的、安全的输液服务。因此,对基层医院护士进行静脉安全输液理念、知识、技能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近年来,国内诸多三甲医院在静脉输液领域引入了国外的先进理念、知识技能,并积极探索,开展了专门的学习实践与研究,取得了患者输液满意度提高、外周静脉炎及静脉渗出发生率下降、输液途径及工具选择合理率上升等良好结果[12,13]。李冬梅等[14]报道构建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关键,因此基层医院可以借鉴上级医院的管理经验,成立护理部领导下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或专业小组,制定完善的输液通路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输液传报网络体系[12],定期通报分析,对输液通路进行有效管理,以进一步提升输液服务能力,适应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有研究表明81%的护士全天75%的工作时间用于静脉输液治疗,护士在将简单的操作技术转化为一种专业特长的过程中需要接受一些标准化的课程教育,这对护士个人及医疗机构而言都有益处,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和静脉输液专业护士队伍建设是输液安全管理的关键[15-16]。因此要对从事静脉治疗的护士进行输液治疗新知识与新技能培训,帮助她们全面掌握安全静脉输液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对高危药物的认知度,学习先进输液工具的应用技巧,主动评估并选择安全的静脉通路来完成高危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因输液通路选择不当导致的不良后果,提高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ISMPs Lis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 [EB/OL].Institutefor Safe MedicationPractices,2008,[2008-11-12]. http://www.ismp.org/ Tools/ highalertmed ications.pdf

[2]Alexander M,Hunt C.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M]. 3rd ed.Massachusetts:Infusion Nurses Society, 2011:36.

[3]High-AlertMedicationsandPatientSafety[J/OL].TheJointcommission,1999,(11).[2008-11-12].http://www.jointcommission.org/sentinelevents/sentineleventalert/sea_11.htm

endprint

1.2.3调查方法 各科指定专人根据报表内容对本护理单元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人次、输液通路及输液工具逐日进行登记,连续传报,共收集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表收集和汇总,计算每所医院平均每月各类高危药品的人次和选择静脉输液通路的比例。

2结果

2.1发泡剂化疗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31.7%、乙院55.205%;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68.3%、乙院44.795%(表1)。

表1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发泡剂化疗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2.2 高渗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15.63%、乙院9.83%、丙院12.5%;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84.37%、乙院90.17%、丙院87.5%(表2)。

表2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高渗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2.3 强酸强碱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17.35%、乙院2.2%、丙院0.49%;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82.65%、乙院97.8%、丙院99.51%(表3)。

表3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强酸强碱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2.4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液通路选择情况

选择中心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41.05%、乙院18.64%;选择外周静脉通路的比例分别为:甲院58.95%、乙院81.36%(表4)。

表4 各院住院患者每月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静脉通路比例

3讨论

3.1基层医院静脉输液通路选择的安全性令人堪忧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将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之为“高危药物”[3],它包括发泡剂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强酸强碱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并强调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究其原因: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类药物,无选择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和细胞亦有一定的损伤[4],特别是发泡性化疗药物外渗后与组织细胞的 DNA 结合,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继而产生级联性组织损伤,临床上表现为组织损伤大、溃疡深、恢复周期长[5]。相关研究表明渗透压>600 mOsm/L的药物则必定引起静脉炎[6],有研究证明,渗透压 >600 mOsm/L的药物可在24 h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7],高渗药物一旦外渗,将血管及周边组织低分子组织液通过渗透压吸收到局部,引起局部皮肤血运障碍,软组织呈进行性加重性水肿,局部常呈苍白状或暗紫色,同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脱水、低氧、充血、水肿,引起血管收缩与痉挛,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 ,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性改变;同时释放组胺,使静脉收缩变硬,患者感疼痛,还可导致周围组织损伤坏死[8]。人体可耐受的输液pH值范围5.0~9.0[9],当pH值超出该范围,输入偏酸或偏碱液体均可干扰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机能,导致静脉疼痛和静脉炎发生,静脉滴注pH值<4.5的溶液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100%;血管活性药物尤其缩血管药物具有强烈血管收缩作用,药液外渗后加速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且血管活性药物常需24 h持续输注,长时间刺激血管易引发静脉炎[10]。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在2011输液实践标准[2]中明确规定:单次治疗且输注时间<4 h可使用钢针;持续化疗药物治疗,胃肠外高营养,输注 pH值<5或>9或渗透压>600 mOsm/L的液体,长期静脉输液、NICU患者、老年患者、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以及反复采血、输液泵或加压输液患者,不适合从外周短导管通道输液,应选择PICC或CVC。CVC的通路选择与置管由医生执行,护理和维护由护士执行,PICC通路选择、置管、维护则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执行。因患者经济原因,非发泡剂化疗药物可选择外周留置软针输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医院在静脉输液通路选择与管理规范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从表1看,两所三级乙等医院输注发泡剂化疗药物时,选择较为安全的中心静脉通路比例低,PICC和CVC静脉通路分别只占31.7%和55.205%,甚至有约1%~3%钢针通路;从表2看,高渗药物大多选择外周静脉输注,三所医院分别占84.37%、90.17%和87.5%,钢针输注的比例高达28%~61%;从表3看,输注强酸强碱药物选择外周静脉输注的比例更高,三所医院分别为82.65%、97.8%、99.51%;从表4看,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两所三级乙等选择留置针的比例较高,分别占46.58%和64.4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医院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日常静脉输液治疗服务的同时,承担着输液不良后果的巨大风险。这个结果与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认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使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有所差异,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是一致的[11]。

3.2基层医院护士静脉安全输液理念、知识、技能教育与培训迫在眉睫

与上级医院一样,基层医院护士是静脉输液治疗的具体执行者,在执行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医嘱没有对输液通路给予明确注释,护士大多凭传统的临床经验自行选择输液通路与工具完成输液医嘱。她们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缺乏较全面的输液安全相关药理学知识及静脉输液技术,输液前仅限于对患者血管的评估,未将患者病情、药物渗透压、pH值和治疗方案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她们对输液的并发症缺乏预见性,不会合理选择和应用新型输液工具,甚至中断已在上级医院置入的新型输液工具,使患者难以得到连续的、安全的输液服务。因此,对基层医院护士进行静脉安全输液理念、知识、技能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近年来,国内诸多三甲医院在静脉输液领域引入了国外的先进理念、知识技能,并积极探索,开展了专门的学习实践与研究,取得了患者输液满意度提高、外周静脉炎及静脉渗出发生率下降、输液途径及工具选择合理率上升等良好结果[12,13]。李冬梅等[14]报道构建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执行模式,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关键,因此基层医院可以借鉴上级医院的管理经验,成立护理部领导下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或专业小组,制定完善的输液通路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输液传报网络体系[12],定期通报分析,对输液通路进行有效管理,以进一步提升输液服务能力,适应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有研究表明81%的护士全天75%的工作时间用于静脉输液治疗,护士在将简单的操作技术转化为一种专业特长的过程中需要接受一些标准化的课程教育,这对护士个人及医疗机构而言都有益处,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和静脉输液专业护士队伍建设是输液安全管理的关键[15-16]。因此要对从事静脉治疗的护士进行输液治疗新知识与新技能培训,帮助她们全面掌握安全静脉输液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对高危药物的认知度,学习先进输液工具的应用技巧,主动评估并选择安全的静脉通路来完成高危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因输液通路选择不当导致的不良后果,提高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ISMPs Lis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 [EB/OL].Institutefor Safe MedicationPractices,2008,[2008-11-12]. http://www.ismp.org/ Tools/ highalertmed ications.pdf

[2]Alexander M,Hunt C.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M]. 3rd ed.Massachusetts:Infusion Nurses Society, 2011:36.

[3]High-AlertMedicationsandPatientSafety[J/OL].TheJointcommission,1999,(11).[2008-11-12].http://www.jointcommission.org/sentinelevents/sentineleventalert/sea_11.htm

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维护和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探讨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在基层医院诊治中的体会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