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悲剧的成因

2014-08-08 22:42刘丹丹安永友江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爱玛幻想

刘丹丹 安永友 江建

作者简介:刘丹丹,河南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安永友,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1101B。

江建,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劳动与社会保障1101B。

摘要:《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中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居斯达夫•福楼拜的经典作品。他通过描写一位浪漫女人爱玛的一生,描写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塑造了一位天真纯朴的少女逐步堕落为生活淫靡的荡妇,直至走向毁灭的悲剧形象。小说主人公爱玛幼稚单纯,对爱情生活充满渴望和热情。但在现实面前,她对生活的追求仅仅只是幻想,在寻求爱情和幸福的道路上逐渐走向毁灭,最终酿成服毒自杀的悲剧。读完这本书,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是,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爱玛本身内在性格,以及贵族修道院式教育,是影响其生活的内在因素。嫁为人妇后,丈夫的平庸是激发起其欲望爆发的催化剂。在资产阶级大的社会环境下,外界的诱惑以及社会的残酷是其悲剧酿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关键词:爱玛;悲剧;成因;幻想;现实少女时期的爱玛

爱玛,一位小资产阶级单纯善良的女子。少女时期,身为庄园主家庭的独生小姐,她家境还比较殷实。失去母亲后,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同时也被视为日后的希望。当时的父亲也希望女儿能进入上流社会,所以在十三岁时就被送进修道院接受教育。在修道院里,爱玛聪明伶俐,活泼开朗,对未来生活充满热情。与别的姑娘不同的是,她乐于学习,喜欢沉浸在修道院浪漫温馨的气氛中,使她有机会接触到刺激性的布道辞、风流故事以及浪漫缠绵的传奇小说,这些开阔了爱玛的眼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爱玛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为她日后想要进入贵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当今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也的确在塑造人性方面起到重大作用,爱玛就是一个鲜明的反面教材。

接受教育后,爱玛的内在思想逐步被改变,她吸收了贵族式的思想文化和行为举止,对幸福生活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这个乡村姑娘爱玛稚嫩的心灵里,她已不满足于平凡,她对小说中出人头地的人物充满敬意,对传奇的生活故事充满好奇和想象,对巴黎城市生活充满渴望和向往,这些都在她的内心深处都埋下了不安分的种子。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爱玛悲剧的开端。

如若没有接受教育,爱玛的生活会是另一番境遇。她可以仍然是纯朴的乡下姑娘,日后成为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安安静静,平平凡凡的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接受教育之后,爱玛的眼界和内在气质发生了改变,内在多愁善感性格以及修道院的熏陶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使其极富浪漫情怀,对于爱情充满了渴望,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

也许母爱的缺失也是影响其性格的重要因素。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一位母亲的教育胜过一百位老师的教育。”和父亲一起生活,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朋友,爱玛是孤单的。人都是感性动物,都希望得到关爱,所以,爱玛对爱情超乎寻常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也是希望得到关爱和呵护的表现。与物质相比,单纯的爱玛追求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追求的是精神世界。

婚后的艾玛

夏尔•包法利无意间把爱玛父亲鲁俄老爹的腿伤治好,赢得鲁俄老爹的好印象,成为日后两人结合的关键。作为乡镇医生,夏尔当时的口碑、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怀着对爱情生活的渴望,她和夏尔•包法利结了婚,成了包法利夫人。她希望夏尔能给她带来妙不可言的爱情,带来精彩刺激的新生活。

但是婚后的爱玛很快发现,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甜蜜和美好。婚前,爱玛对对爱情的憧憬和幻想,在她心中爱情就是呦呦夜莺下的缠绵婉转,就是花前月下的浪漫甜蜜。可是婚后不久,爱玛的生活并没有发生改变,平淡乏味的生活和她曾梦寐的幸福生活完全不同。

包法利先生事实上十分平庸无能,感情迟钝,对生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我们不难想象小说在之初对夏尔童年时期呆板模样的描述就为以后说明他的平庸埋下伏笔。小说中“夏尔这个人,谈吐就像街边的人行道一样平板,见解又平庸,恰似过往行人,连衣着也普普通通,引不起你半点激情、笑意或遐想。”[1](P32)更是使人印象深刻。这与爱玛心目中的丈夫的形象大相近庭。爱玛心中的丈夫的形象应该是身着礼服,足登软靴,头戴骑士帽的男人。显然夏尔不是她心中白马的王子。夏尔每天出诊,忙碌于自己的工作,每天只是吃饱喝足然后上床睡觉,他十分满足于现有的生活,从来对于生活没有任何激情,对万物缺乏好奇心,不能给爱玛带来任何的新鲜和刺激。

面对平淡乏味的生活,爱玛不只一次的在心中反问自己:上帝,我为什么要结婚?

爱玛,天资聪颖,美丽大方,多才多艺。13岁进入修道院,吸收了修道院贵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她喜欢教堂的呦呦莺声,她喜欢浪漫文学的浪漫刺激,她喜欢音乐里的哀怨情语。爱玛追求的是高品质高品位的贵族生活。

从爱玛和包法利的对比中,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丈夫的平庸和不如意是她出轨的又一重要因素。

小说中,爱情是爱玛一辈子的信仰,是她一辈子的事业。她疯狂地想要追求美丽的爱情生活,常常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中难以自拔。她想要的是骑黑马的骑士能给他带来妙不可言、精彩刺激的爱情。然而显然包法利,都不能带给她。不过,爱玛曾经尝试着自己来创造,她喜欢在皎皎月下花园里为包法利朗诵情诗或者吟唱忧伤的小调,来激发包法利的浪漫情怀。但是包法利呆板木讷,感情迟钝,他完全不能觉察出爱玛的用意,仍然没有任何的改变,这些都无异于是对牛弹琴。包法利不了解妻子,也没试着去了解。在夏尔心中,他认为爱玛是幸福的,他尽量满足妻子的一切要求,但是在爱玛心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她追求精神远大于物质。爱玛在心里对包法利不满,慢慢的疏远,造成夫妻二人貌不合神更离。长此以往内心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爱玛不安分的心就开始躁动。这无疑成为爱玛出轨的催化剂。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步步将爱玛推向深渊。单纯的爱玛只是幻想于自己的爱情,现实是他的丈夫达不到其幻想中的要求。

出轨的爱玛

在当今社会,婚外情也是尤为常见的。很多心理社会学家在分析探究造成婚外情的原因时也有多种说法。在我看来,爱玛之所以出轨更多的是因为其欲望得不到满足。叔本华认为“人生既意欲(或曰意志)之表现,意欲是无法满足之渊薮;而人生总是追求者无法满足之渊薮,所以,人生既是一大痛苦。”[2]所以爱玛是痛苦的是抑郁的。生活的乏味无聊,使她时常烦躁。面对丈夫的平庸,她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丈夫越来越厌恶。比如小说中写到“她不分担他的耻辱,而是感到耻辱:他这个人的平庸无能,已经多少次她没有看透,居然还想象他会有某种出息”[3](P169),可见爱玛对自己的丈夫是失望透顶了。

偶然的机会,包法利夫妇有机会去侯爵家里参加舞会。在这里她见到了意大利建筑风格的古堡;体验到灯红酒绿,豪华奢侈的贵族生活;见到了风度翩翩,具有骑士派头的豪门子弟,并且她还和他们共跳舞。这些曾经在修道院时期所产生的天花乱坠的景象现在就浮现在眼前。回想起现实,爱玛不自觉的烦躁起来,这些体验都在它心中种下淫靡的种子,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也在侧面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上层人腐朽奢靡的,贪图享乐的社会风气。是小说作者包法利批判现实,揭露现实的表现。这些外界的诱惑,也是促使爱玛逐步出轨的原因。

在这里不得不介绍就是,罗多耳夫、莱昂、勒乐等小说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是逼死爱玛的凶手。罗多耳夫,资产阶级有钱的庄园主,爱玛的情夫之一。他生活空虚,道德败坏,迷恋于爱玛的美色,开始勾引爱瑪。在罗多耳夫的甜言蜜语下,当时的爱玛也是内心是寂寞的。怀着对爱情的渴望,迅速沦陷,开始了偷情的生活。但是罗多耳夫其实就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单纯的爱玛就这样坠入深渊后,又被无情抛弃。莱昂,作为有知识的文化人,他温文尔雅、多才多艺,和爱玛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但是他也只是玩弄爱玛罢了。为了和他偷情,爱玛不断地欺骗丈夫,变卖丈夫的家产,最终债台高筑,身败名裂。勒乐,资产阶级高利贷商人,唯利是图,趁人之危。他利用爱玛的弱点,使其身陷高利贷盘剥,最终将其逼死,走向了绝路。

在这样污浊的环境下,单纯的爱玛是弱者,所以小说中充满对爱玛的同情而不是很多的批判。爱玛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爱情,寻找幸福,在这曲折的道路上,却不断地成为别人的玩物,酿成最后的悲剧。小说中对这些资产阶级人物的刻画,也在另一方面揭露了丑陋的社会现实,是小说作者写实的表现。

综上,从爱玛不同时期的变化、不同阶段的成长来分析造成爱玛悲剧的原因,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罗国林译.《包法利夫人》.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2]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录[M].上海三联书店.1998

猜你喜欢
包法利夫人爱玛幻想
爱玛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保险起见
锁不住的幻想
电影《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塑造解读
包法利夫人的浪漫之殇
《包法利夫人》中的环境描写
《爱玛》书中的完美配偶形象
——奈特利先生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