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潮绣历史文化悠久,在潮汕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绒绣制作工艺复杂,绒绣的美在社会发展中,艺术美表现了作者弘扬真善美,热爱生活的情感,文章对现代服饰设计中困扰绒绣类风格画面的几个问题做了论述。笔者从绒绣《百鸟朝凰》的设想、材料、色彩、做法、审美情感方面出发,试图解决这几个问题。
关键词:影响;绒绣;问题;思路
潮汕文化区域主要位于岭南之东,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潮州民间艺术种类和样式多姿多彩,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民间工艺——潮绣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潮绣中的绒绣作品受到中华民族正统文化的浸溶,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情感。在发扬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艺术的当代,潮州绒绣艺术价值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潮汕人敢于改变现实,追求美好事物。在服装设计关注传统绒绣工艺价值,反思地方传统艺术,从传统中获取设计灵感,进行服装创新设计。
1 影响潮州绒绣的制作的问题
潮绣历史渊源可以上诉到宋代,经历了明、清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潮绣艺术受到市场经济等因素冲击,设计制作与功能用途,逐渐脱离了传统艺术需求的氛围
(1)传统潮州绒绣功能与制作。绒绣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曾经多用于绣制寺院、庙宇、戏台陈列品以及戏服和日用品,总之,传统绒绣服务于封建时代大众社会生活,近百年来持续扩大的生产使绒绣成为一种艺术商品。绒绣作为潮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潮绣中运用融合最多,工艺要求偏高的绣种之一,绒绣作为代表性绣种金银线绣的辅助和搭配,传统潮州绒绣纯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在主要部位也略加棉花或粗棉线薄垫,形成浮雕效果,绣品色线效果细腻精美,传统主要制作工艺可以归纳为:铺、垫、接、缀,据老艺人口授潮绣的针法大约有垫、绣、拼、缀等200种,而绒绣的针法大约有30种。绒绣艺术特色的传承、发展一直在煎熬传统艺人的创造力,时至今日,这种艺术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从艺术类型上来看,绒绣制作工艺具有民间艺术特点。
(2)传统潮州绒绣制作工艺与艺术发展。历史中的潮汕人民稳勤劳、淳朴、热情、自信的性格特点,在传统潮绣画面有所体现,许多画面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寓情于物,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潮汕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是:精细,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承中也能体现出这个特点。传统绒绣在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地吸收、采纳、改造外来文化,制作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前期,绣稿设计、选线配色。2)中期,描画稿、针稿、绣制,绣制针法要做到短、平、匀、齐、密;布面色彩做到洁、亮。3)后期,画面拼接与装裱。潮州绒绣最大的工艺特色:构图饱满、色彩对比强、形象具有明显的立体感,画面的点缀配物多借鉴传统工艺或者绘画艺术,常用题材:百鸟朝凰、孔雀开屏、杏林春燕、松鹤猿鹿、公鸡牡丹、龙飞凤舞等。在许多老艺人的心目中:绒绣毫不逊色于其他绣种,体现出细腻、绚丽的艺术之美。如今许多绒绣作品的画面设计面向大众生活,多选择传统吉祥符号,吸收一些现代的因素加以创新,如,在题材方面除了传统的以外,现代绒绣技法融入了写实绘画的方式,如相片、油画等效果,在题材、主题、制作技法方面都有一些创新发展,以表达吉庆祥和的理念。
(3)传统画面造型设计的社会与艺术价值。传统绒绣画面造型表现是艺术、技术、自然美得综合,也吸收和融入了几何、抽象、现代人物造型等许多时尚的元素进行创新,对自然形态进行提炼、加工,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如,把太阳、月亮、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通过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分析、想象,艺术造型总体偏向于写实,部分形象夸张变形,使传统吉祥、寓意图案造型更加突出,特征鲜明。传统绒绣的图案多来源于民间,题材有人物故事、神话传说、花鸟鱼虫等,被赋予了喜庆、招财、祁福、长寿、爱情等寓意。例如,凤凰、白鹤、牡丹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吉祥寓意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突破了自然形态的局限性,它又偏于写实形,着重自然形象外表因素的描绘,要求体现为人们所易于理解的更为直观和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是在原形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取舍,要求去粗存精,达到形神兼备。以冲破自然形象所在时间、空间等限制,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创造性的进行分解、组合,这些与潮州地方的文化和乡土生活息息相关。
2 现代潮州绒绣《百鸟朝凰》的画面制作
现代潮州绒绣构思妙出心裁,画面表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绒绣制作材料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地方特色,如,不同产于不同时期的色线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依据色线、面料的特征进行多种文化内涵的画面开发与设计。
图1(1)设想。由于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思想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遗失,《百鸟朝凰》在设计制作的时候考虑抛开经济因素的困扰,以自然美现象唤起人们内心最纯真的情感,主观创造将客观自然物象升华至心中理想形象,表达对理想状态下美的赞赏与向往,蕴含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和社会观的表达,创意设计成为多种美的综合。造型以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需求为出发点, 以美的元素表现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艺术美描写自热、赞美家乡,弘扬真善美精神。画面构图以散点透视为主,画面形象多使用传统形式符号,使画面寓意具有了浓厚的理想化境界,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完美再现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观念。在这幅作品中众多动物和谐共存,目的在于以伦理道德代替宗教理念,重视形象独立的艺术价值,减少传统的艺术思想与时代性冲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生态的失衡是后工业社会以来人们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发挥艺术品多种功能和作用减少对自然与社会的破坏,实现社会生态的“天人合一”是推动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持续发展保障。
(2)材料。传统技法制作的绒绣作品使用的不同颜色绒丝超过三十种,一种色系的绒丝可以演化出多种色彩,其色彩在明度和纯度方面变化丰富,如,桃红色系、朱红色系等。为了画面的色彩表现力更加深入、细致,效果不亚于绘画,绒绣在色彩的施展空间更广阔,表现出的艺术效果也更加完美。事实上,绒绣画面的设计取决于针线的运用和材料的选择,绒绣《百鸟朝凰》远看有鲜明的色彩,近看有精致的造型,制作所采用的绒丝多来源于动植物,经过多次加工,制成适合刺绣需要的、色彩绚丽的细丝。另外,制作绒绣用的针构造精巧、纤细,现代绒绣常用制作工具如,绷框、绷架、剪刀、各类针线以及装饰物件等,在老艺人的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针,往往针的结构和红木家具雕刻工具及工艺研究
针法在制作中结合使用。
(3)色彩。绒绣常用画面色彩对比强烈又统一,体现了阴阳对立转化的观点,制作时用色线勾勒和棉絮铺垫,讲求细腻、艳丽、空灵的艺术效果。绒绣《百鸟朝凰》整体色彩明快,色彩搭配巧妙,装饰性强,表现了一个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设色方面依据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特点,参考传统绘画的技法,如作品中对比强的色彩同时出现;细节造型色彩融入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特点,利用绒线的深浅叠加的方法使形象之间的色块过渡自然,而有层次感。例如,叶子中的色彩以及凤凰羽毛的色彩变化,画面中生机勃勃的太阳、小鸟、松柏、草地等形象,寓意两千年以来中国人刚健、自强的品质。
(4)做法。绒绣常用的针法有直扭针、捆咬针、续插针、辅助针等七大类28种,在制作《百鸟朝凰》的时候,以捆咬和续插为主,其他针法为辅。绒绣的制作工艺要求也颇高,除了对针法技术的熟练,还需有一双真正的巧手,制作工艺中最基础的“破绒”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绒丝纤细,细于发丝,在一缕缕绒丝中抽取所需的量,再捋成刺绣所用的“线”,根据画面的内容设计决定使用色“线”的粗细,这无不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钻研。从材质上使得绒绣在制作工艺方面的变化更多,更加精细。绒绣除了在刺绣过程中的针法叠加,在主体部分也会略加棉花或粗棉线薄垫,做出浮雕一样的效果,这使得绒绣具有了一定的立体感。使绒绣脱离了平面空间的束缚,在细腻的同时又多了一份厚重,能多角度展现出其细腻精美艺术效果。在制作过程中,黑色与白色作为铺的主色,其他色彩由浅到深,针法由外到内,这与国画工笔的技法有些相似。这样做既保持了作者的精神自由思想,又体现了艺术的融合特性。
(5)审美情感。绒绣作品画面审美的情感、思想、审美、认知、创新来源于广为流传的、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主要是人物故事题材和花鸟类题材,也是质朴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潮汕民众稳重、热情、勤劳,绒绣作品表现题材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通过借喻、谐音、象征等手法赞美现实生活,展现出寓情于物的意境,这种创作观和思维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事实上,艺术美是一种自然规律,绒绣画面的美是理想化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冲破自然形象时间、空间限制,创造性的进行分解、组合不同种类材质的自然美感, 以象征性、表现性从深层次上讲,这种符号寓意表达着劳动人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折射出地方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取向,这也是中国艺术的一种时空观念。
3 结语
服饰在中国工艺史的演变综合了多种因素,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每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时尚,地域性的服饰是传统文明的当代传承,潮绣是潮州地方传统文化精髓。在我们的心目中:绒绣表现的地方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是潮汕劳动人民理想化思考,她以美的形式活在人们的心目之中的偶像,这也是对中华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 展现了潮汕文化的原生态性。潮汕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有创新精神,更需要从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打造文化品牌。我想:尊重传统,不一定要诺守陈腐!艺术观念的变化不能否定民族和地方主体意识,绒绣的发展故步自封或者西化,这是不应该的!在时代的氛围中,发扬优秀的地方传统,借鉴与吸收新的思想,应用到当代服装设计实践中。源于生活的绒绣是劳动人民美好情感化身,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美的法则的提炼,从事潮绣设计与制作的长辈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经验,作为潮汕人的我,发扬主体意识,保护绒绣艺术的时代风貌和独立性,旨在构建服装设计文化体系。
參考文献:
[1] 康尔.艺术原理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凌继尧.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3] 杨学芹,安琪.民间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4] 高长江.艺术人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郑羽(1986—),女,韩山师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