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辉
1前言
体育节在高校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体育节是学校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学校通过竞技类赛事来引导学校师生投入到体育赛事和体育锻炼当中来,根据学校的体育氛围和体育资源的现有条件来对学校师生进行合理的组织锻炼。通过这些活动让学校师生更有效的宣泄个人情绪,促进校园和谐,弘扬校园文化,以及推动校园的全民健身的开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开展状况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的开展状况
3.1.1 体育节赛事项目设置和内容
体育节目前的赛事项目分为体育专业组和公体组两大组,体育专业组设置的赛事有:PUBA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网球赛、乒乓球赛,公体组设置的赛事除以上项目外还有拔河赛、定向比赛、师生趣味运动会、冬季踢毽子和长绳比赛。经采访发现湖州师范学院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篮球、师生趣味运动会、羽毛球、定向比赛和拔河赛。
3.1.2 体育节报名和团体计分
湖州师范学院的参赛规则都对报名人数进行了限制,通过对收集的运动项目的策划书的分析发现: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项目要求团体以学院(系、部)为单位,每个单位限报一支队伍,并规定了各队伍的参赛人数,对于各单项的比赛,如篮球、排球等项目都是按照各单项国际竞赛规则规定报名人数。举行趣味性比赛的学校对参赛人数要求各不相同,但都在组织更多人参赛的情况下对人数进行了控制。在团体计分过程中,除了各比赛单项和团体项目名次计入团体总分外,还有开幕式的参与与表现、运动会期间的新闻稿件数、文明程度、啦啦队的组织等评分,并设立了体育道德风尚奖、精神文明奖、MVP、等奖项,给更多的参赛团队和学生以奖励和鼓励。
3.2 现行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体育竞赛组织问题
经调查,目前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主要由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共青团湖州师范学院委员会,共青团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委员会,湖州师范学院学生会,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学生会主办。由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和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体育系承办。从比赛的策划到比赛报名到比赛结束的颁奖工作,只要有湖州师范学院校领导,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辅导员和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老师直接参与颁奖。单项的比赛分为“师院杯”和专业组。裁判工作主要由体育学院学生完成。由于学生裁判的组织比赛经验及学生裁判员的执法水平、能力有限,易造成学生群体之间、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时甚至会出现打斗现象,影响了比赛的组织工作及比赛的顺利进行。
3.2.2 体育节宣传力度不够
在体育节开展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想在某一赛事中积极展现自我,却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传递错误,导致无法在比赛中展示自我;也有部分学生希望去观看某项赛事,同样也是因为信息传递的原因,无法及时观看。
3.2.3 体育节项目受限,局限性较强
学校体育节设有的体育项目一般以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以及三大球和三小球为主,并且参与的运动员以男生为主,很少女生能参与其中。而且学校体育节开展的项目都是以学生参与为主,很少有师生能共同参与其中的赛事。
3.3 湖州师范学院体育节的改进对策
3.3.1 优化体育节的赛事组织安排
体育节的承办单位是体育学院和求真学院体育系,体育学院的学生会需要负责整个学校体育节的策划、组织实施工作,工作量比较大。建议学校在校学生会中抽调精通体育类赛事的干事组成体育节应急小组,负责协助体育学院学生会完成体育节的全部赛事。
对于体育节各大赛事的宣传工作可以同过对内或者对外的多方合作,运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对学校体育节进行更科学,更高效的宣传和推广。并且通过网络的方式对学校当前所举行的各大赛事进行及时的通知和赛后的新闻报道。
3.3.2 大力开发趣味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打破以往传统的觀念,大力开创集体娱乐性项目,将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和娱乐体育综合到一起,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去,让优秀的学生参加到单项比赛中,让一般的学生同样可以参加到集体的娱乐性项目中区。比如开展太极拳比赛、武术比赛、健美操比赛、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等,通过健身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身体机。第二,通过娱乐性或趣味性项目的开设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娱乐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项目应该设置的简单、容易掌握并且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其中。比如趣味运动会等。
[参考文献]
[1]王萍.北京部分高校举办校运动会现状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1,5.
[2]张秀华.温州城市体育文化节幵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1,11.
[3]严精华.王小安.对全国部分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的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3(3):57-58.
[4]周英华.高校体育节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