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帅 冯文全
摘 要:老子是东方哲学第一人,他在他思想体系中向我们讲述的生存法则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下,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现代疾病”,使人们在新时代里正在遭受各种精神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折磨,更糟的是社会生活也变得繁纷复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些,我们应该向老子求教,因为道德经里已有解决之道。
关键词:老子;道法;生存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023-02一、老子的“道”——个体固本存养的生命哲学
老子的《道德经》上下五千余言,不仅构筑了一个宏大的宇宙体系而且在个体生命存养和发展上也做了精辟論述。老子对宇宙存在的本质上及来源上并没有做过多的思辨,东方哲学尤其是道家思想更多关注的是“民生”,老子所要告诉后人的是生命体系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哲学内涵和至上法则。他认为最高法则是“道”,而人类生命体系中的生存法则是对“道”的逐级模仿,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除了说“道”的法则是尊重生命原初的自然状态即“无状之状”外,他还对中间的“天道”进行了解释说明:“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又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道德经·七十七章》)。从中可以看出人类真正应该遵循的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善”的法则即用“多出来的”来弥补“不足够的”,老子的哲学体系是典型的自然生命体系,在老子眼里生命的存在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所以针对生命的存在和养护,老子在《道德经》中做了重点论述。千百年来,老子的思想经受了大浪淘沙,历久弥新,依旧光辉夺目。
二、贵生——“柔弱”“处静”方能久存
1.“柔弱”在老子看来这是保存生命长久的不二法门,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七十六章》)处柔示弱是个体生命久远存在的良方。老子从生死之物的状态的直观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和草木在出生之时都是柔软娇弱的,而死了之后都是僵硬干枯的,并以反观的眼光经过思考提出了生命个体应该吸取的教训和智慧。做人不能刚硬逞强,而要温柔软弱,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老子打比方说“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道德经·九章》),又说:“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到早已”(《道德经·五十五章》)甚至还说:“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四十二章》)。“刚硬”在中国文化里赋予过多的正面积极意义,尤其是当下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复杂,多数人认为做人要刚硬这样才能无坚不摧、所向披靡。这样的想法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老子认为,并不可取。而且“刚硬”在老子的论述中并非所向披靡,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道德经·四十三章》),还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道德经·七十八章》)。在中国文化里“柔”与“和”是经常连在一起使用的,它们经常被用来代表水的品性。在老子看来水是最柔软温和的,象征了大道的本性,可以和天下最坚硬的东西相抗衡。如人们常说的“水滴石穿”就是例证。生活中虽然有时看似柔弱,占了下风,其实是在上坡的路上,最后还是站在上风。所以老子有云:“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六章》)。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柔弱要辩证看待,并不能等同于怕事懦弱,而是先哲告诫后人的一种处世态度,绝不是说做人要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2.“处静”是处在“静”的状态。“静”在老子的论述中具有多重含义:“清静”“沉静”“安静”等等,总体概括为一个“静”字。在老子看来万物生发及归附是同一个点即“静”,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又说:“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十六章》)我们常说:“叶落归根,以粪其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由死亡重新变成了生命,生命里又长出了枝叶花果。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老子就是从万物生老病死的规律中体悟到“归根”“复命”的道理。芸芸众生想要回归根本,返回根本就是静,静的结果就是复命,复命就可以做到常的状态。这样才能顺应天道,方能长久,终生不会因为“乱作”而遇到危险。人是有野性的,因为“多为”带来的利益,越来越热衷的不是“静”,而是“妄作”。老子就批评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道德经·十五章》)他就是要告诉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生活的过分追逐才是远离幸福的祸因。老子最反对“妄作”、“多为”,因为这违背了道的规律。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八章》)现代人忧心的事,多半是来自利益争夺,整天为了利益忧心忡忡,何来幸福快乐可言?生命个体处“静”是在效法“道”,有极大的好处。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四十五章》),“我好静而民自正”(《道德经·五十七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道德经·六十一章》)。“清静”乃是道法的玄妙所在,而且“道”是宇宙间最高的法则,天、地都要效法它的运行规则何况是小小的人类。所以老子有云:“希言自然。故飘风不可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道德经·二十三章》)。我们日夜奔波于生活的重压之下,生命的躯体很难“安闲笃静”,但应该从老子的教诲中有所体悟,以寻得心灵安逸之法。
三、主让——“谦容”“曲从”方能致胜
1.“谦容”即是谦让,即为人谦虚、忍让。当今社会以效益论英雄,以获利论成败的背景下,人人都在社会日益高涨的不良习气中拼搏打斗,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各种竞争和抢夺,根本就不会想到谦让包容。老子主张谦下,而且举例论证了谦卑持下的利处。他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六十六章》)。常言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子也主张人要有宽容之心并教导说“报怨以德”(《道德经·六十三章》)而且还论证了包容心带来的好处,他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道德经·十六章》)人要想活得快乐,没有羁绊,就要有包容一切的心胸,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利益。在生活中,人不能只被物质或者利益所吸引,要时刻锻炼自己的心性,砥砺自己的品行,做到包容、谦让,才能走得更远,而且还会获取应得利益。正如老子所言:“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二章》)和“天长地久…,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七章》)以及“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二十二章》)
2.“曲从”即忍让,有点“委曲求全”的意味,这是个褒义成语,老子认为是“全己”良策。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二十二章》)《易经》上说:“天蠖之曲,以求信也;龙蛇之曲,以求身也”,以及常言所说的“大丈夫能屈能伸”都和这条处世良方类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低调生活。在处于劣势时,就必须“委曲求全”,保住生命才是第一位的。这样才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且实践也证明,能屈能从的识时务的俊杰才能在最后取胜。
四、重敛——“谨慎”“节制”方能远行
1.关于“谨慎”的论述,首推老子说的三宝之一的“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六十七章》),这句话还是老子思想中“谦和”“柔弱”的反映,之所以要“谦虚谨慎”,是因为这样不会因为锋芒毕露,马虎大意而招致祸即老子说的“舍后且先,死矣。”(《道德经·六十七章》)常言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这里老子并非在宣传一种消极保守的思想,而是告诫我们凡事不要轻举妄动,等条件成熟了再出手,反倒能成功。我们常说“压轴的都是精彩的”,而且老子也说“大器晚成”(《道德经·四十一章》),事实上越是优秀的人物或伟大的事业越是要经过长久的磨砺才能在最后释放出惊人的光彩。所以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六十七章》)另外一处关于“谨慎”的论述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五章》)这里的慎言与守中也绝非要求人做一个“哑巴”。而是要“慎言”。谨言慎行无论对于个体还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社会传媒体系发达,一不小心的行动和言语就会因为媒体的报道而带来铺天盖地的影响。所以老子的告诫我们要常记于心,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
2.“节制”是传统的道德信条,东西方对节制的好处都有过成熟的论述。老子主张节欲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十二章》)还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他认为欲望过多而且过度满足自己的欲望会带来伤害。所以人们切莫沉沦于享乐中不可自拔,不加节制的享受是愚蠢的放纵,而并非享受生活。人丰衣足食即可,切忌奢华淫逸;恬淡宁静为上,切忌酒肉寻欢。生活的幸福与否不在于过多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心灵能否安宁,灵魂是否放松,老子的道法即能为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提供一个闲适超逸的心灵港湾。
参考文献:
[1]道德经[M].乙力,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