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中鄙俗词汇引出的道德认识问题分析*
——基于南京某院校192份样本数据

2014-08-08 01:00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道德观念行为主体悖论

巩 欢 花 亚 纯

(南京农业大学思政部, 江苏南京 210095)

自媒体中鄙俗词汇引出的道德认识问题分析*
——基于南京某院校192份样本数据

巩 欢 花 亚 纯

(南京农业大学思政部, 江苏南京 210095)

自媒体时代赋予了大学生开放的话语环境,同时也为大学生群体相互交流和对新闻事件发表见解提供了重要平台。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大学生群体在自媒体中频繁使用鄙俗词汇,无疑体现了这个群体对传统道德认识与内化的欠缺。探讨道德认识问题旨在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和特殊的行为主体之间找到坚实的契合点,使大学生群体达到道德的知行合一。

自媒体; 鄙俗; 道德; 内化

自媒体指的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通过网络途径发布或分享对任何事件的真实看法的一种途径和传播方式。自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加具备平民化、个性化的特点,它表现出更强的信息交互率,是网络时代新兴舆论场所。自媒体作为新生事物颠覆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大众不仅仅是以接受者的角色出现,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终端发布及传播信息,在社会信息的生产与交互中逐步获得主体的地位,自媒体间接逐步把大众和信息发布者拉到平等的位置。在带来便利的同时,自媒体的发展也具有负面效应,微博、微信、QQ、贴吧、BBS等自媒体的出现间接打破了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传统社交中面对面交流鄙俗词汇的尴尬局面。所以,隐匿于公共社交之外的“尼玛”“草泥马”“卧槽”“屌丝”“马勒戈壁”“坑爹”等以谐音为名的鄙俗词汇广泛流行于大学自媒体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群体多用它们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不满情绪。

一、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的道德认识表现

道德认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关于道德的了解与运用,人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通过对道德的认识促成道德行为,从而养成道德生活习惯。中国古代文明把道德认识的特殊形态归结为“求圣”与“求知”的有机统一。[1](P.4)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理论求知的黄金时期,也是促进大学生群体把道德认识理论升华为道德行动的重要阶段。在自媒体盛行的大背景下,鄙俗词汇基因突变成为了大学生表达情绪的途径,体现出大学生在道德认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道德效能意识缺失。道德效能意识是主体发生道德行为后认为自己影响社会道德的能力判断。在南京某院校的调查中,虽然有66.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道德行为会影响身边的同学,但只有14.6%的大学生坚信自己的道德行为可以为净化社会不良道德风气做出贡献。*笔者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南京某院校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本文数据基于此调查。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在自媒体平台上见过诸如“尼玛”“草泥马”“卧槽”“屌丝”“马勒戈壁”“坑爹”等鄙俗词汇,当问起“你是否经常在媒体中看到别人使用上面所提及的词汇”时,有7.8%的大学生分别选择不怎么看到和偶尔看到,有54.7%的大学生经常看到,有29.7%的大学生表示在微博、朋友圈中鄙俗词汇非常常见。

当问到是否会运用这些词汇在自媒体空间发表自己的不满或压抑情绪时,调查显示,有高达37.5%的大学生表示会用,且在年级高低与是否会使用鄙俗词汇看法的交叉分析中没有发现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道德效能意识缺失是普遍性的。但涉及使用鄙俗词汇是否会对传统道德观念产生冲击时,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有20.3%的大学生认为鄙俗词汇在自媒体上的流行一定会对传统道德产生冲击。

2.漠视传统道德观念。自媒体作为新兴事物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极旺盛的生命力和传播力,但由于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道德认知上缺乏分辨能力,所以,在很多大学生的“字典”里,网络流行的鄙俗词汇已是根深蒂固。调查显示,有46.3%的大学生认为不能把“尼玛”“草泥马”“卧槽”“屌丝”“马勒戈壁”“坑爹”等词汇单纯地理解为脏话的基因突变,有37.8%的同学认为这些词汇和传统道德观念不存在必然联系,不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形成起负面作用,另有20.3%的大学生认为这些词汇会继续在网络中存在。鄙俗词汇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原因,有7.8%的大学生认为这些词汇是很时尚、很有范儿的,可以代表一代人的独特气质;有42.2%的大学生认为这些词汇可以表达更加丰富的意义;有29.7%的大学生认为其流行的原因是这些词汇可以缓解压力、转移视线;还有20.3%的大学生认为鄙俗词汇的流行会有跟风效应(见表1)。

这就体现了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道德观念产生了消极避讳的态度,他们善于运用网络自媒体平台发表自己对其他事物的评价,与此同时,缺少对客观道德因素的判断能力。鄙俗词汇在网络自媒体平台的传播客观上给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大学生道德认识问题原因分析

1.道德认识的环境。作为动态的道德认识,它的发生和发展需要一个从认知到情感再到意志的过程,而这个道德认识的过程与人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成长地点与自媒体鄙俗词汇对道德观念影响力数据统计显示,在接触网络自媒体相对困难的农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中,有3.4%的大学生认为在自媒体中使用鄙俗词汇不会对传统道德产生冲击力,有38.6%的大学生认为一定会有影响,且认为鄙俗词汇难以启齿,这与农村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息息相关。而同一问题,对于网络和家庭教育相对开放的城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而言,有19.7%的同学认为鄙俗词汇不会对传统道德产生冲击力,有15.4%的同学认为一定会对传统道德观念产生消极影响(见表2)。

来自城市的学生虽然有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受网络自媒体影响比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得多。所以,就传统道德观念传承环境而言,过去的网络自媒体在道德的认识过程中并没有起到道德引导式教育效果。由此可见优质的网络自媒体环境在道德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

营造优质的网络自媒体环境需要强调在网络道德引导教育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道德体认、道德认同、道德觉悟。道德体认包含了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它主要体现道德认识的主体参与性。通过网络自媒体途径使参与主体获得直接感情体验,在体验过程当中把情感体验理性化为道德情感,从而使主体获得道德知识的初步认知。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之上,主体需要对了解的道德知识进行反思与衡量,在道德认识的过程中贯穿理性思维,促使道德认知转化为内在的、为我的认识,达到道德的认同阶段。道德觉悟是在道德知识高度认同的前提下,将道德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主体自身知行合一的道德习惯,并能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产生新的道德知识,从而实现道德知识的现实践履。据此可知,只有通过网络自媒体环境的优化,加强网络道德的引导式教育,才能够使大学生群体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践履具有现实意义的道德理论,达到道德认识层面的全面升华。

2.道德认识的悖论。“悖论”一词在英文中译为paradox或antinomy,“其中paradox指的是通常与人们相悖的观念及理论,而antinomy指的是自相矛盾的观念或理论”[2](P.2)。人们在对道德认识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悖论。调查显示,虽然有92.2%的大学生认为鄙俗词汇会影响传统道德的传承,对传统道德观念产生冲击力,但仍有46.1%的大学生表示会运用鄙俗词汇在自媒体中表达自己的情绪。这表示在调查对象中将近四成的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与实施产生知行悖论。道德知行悖论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主观的“知”与客观的“知”之间的悖论、社会的“知”与自我的“知”之间的悖论、自我的“知”与自我的“行”的悖论。

首先,道德的“知”具有原则性和法条性。我们主观判断认为扶起摔倒在路上的老人是有道德的行为,这是原则性问题。但具体到由“知”至“行”的客观情况是具有复杂性的,所以,面对灵活多变的“行”的拷问,道德中原本具有原则性的“知”与“行”之间就会产生背离,这就会使我们做出弃“小不善”而保“大善”的行为。道德的“知”是主体的“行”的先决条件,它一般由主观性因素决定。但道德之“知”要落实到“行”就不能完全由道德主体说了算,“行”的实施会受制于很多客观的外在条件。[3](P.247)其次,大学生作为独立主体,道德认识过程都具备社会权威性特征,道德认识之初是以接受权威道德知识为起点,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必然在道德实践与权威道德知识之间产生知行悖论。再次,自我的“知”与自我的“行”之间也存在相关悖论问题,所谓言行不一即体现这一点,仅仅拥有道德之“知”的人往往是拥有伪善,是以君子形象出场的小人,也是道德所批判的对象。总之,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绝非偶然,必定有着一定的根源,道德认识悖论的出现也体现了道德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在自媒体的影响下,针对道德认识中出现的悖论,我们既要认识到自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负面、消极的效应,又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对其进行弥补。

三、道德内化:从道德的“知”到道德的“行”

道德规范如果处于外在状态,那只不过是枯燥的法条,大学生作为行为主体未必能够自觉地接受并将之转为具体行为。王阳明曾作过形象的比喻:“如只是那些仪节求的是当,便为至善,即如扮戏子,扮得许多温凉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4](P.3)所以,只有在教育过程中让大学生群体扬弃道德规范的对象性,将其内化为主体意识,才有可能实现道德的功能,使大学生群体从道德的“知”走向道德的“行”。

怎样才能促成这一转化呢?《荀子·修身》中讲:“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5](P.27)这无疑需要对道德予以特殊的关注,行为主体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需要经过社会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以行为主体的知行转化为主要内容。道德的“知”作为普遍的律令,具有无人格的特点,相对于此,道德的“行”则是行为主体道德内化之后内在品格的体现。道德内化需要通过环境影响以及教育的引导,促使行为主体产生理性的体认和情感的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逐渐与自我的道德意识相互融合,并在道德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道德行为。与外在规范相比,内化的道德行为不表现为外在的社会要求的被动遵从,而是以自愿为前提的知行合一。就其形式而言,道德的“行”是道德的“知”的内化结果。当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普遍的评价准则时,行为主体如果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自觉接受这种准则,把被动的服从转化为自身的意志,使得道德行为具有主动性,成为发自内心自主的选择,那么,这就是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走向统一的过程,就是道德得以内化的过程。

自媒体中鄙俗词汇的流行是大学生群体自由意识异化的结果,而这种自由意识并不等同于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主体没有道德的“知”的空洞形式,它在把握两种必要因素:外部环境和行为主体精神需求基础上支配自身行动的能力。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属于外部环境的范畴,它是宏观大环境的一部分,道德行为主体在大环境的引导下实施道德行为,反映的是对社会历史规定的道德必然性的认识,但这并非都是在行为主体精神需求基础上的行为,而是迫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才实施的动作。自媒体中鄙俗词汇的泛滥恰恰反映了一个阶段行为主体对道德观念的不认同,也恰恰给予了行为主体释放社会、家庭等方面压力的平台,所以,在道德实践缺乏的大学教育环境背景下,鄙俗词汇的流行也并非偶然。马克思认为人对道德观念认识是从经济活动中汲取的:“人们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6](P.133)在马克思看来,道德观念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利益。马恩认为,道德规范本身并不是理性自身的形式规定,而是人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客观要求设定的原则,这种行为原则本身具有超越行为主体特殊性的社会普遍性,而且与行为主体的特殊利益息息相关。我们说人的道德观念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行为主体主观生成的,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客观产物。但无论是网络自媒体还是客观的经济环境都需要在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和特殊的行为主体之间找到坚实的契合点。据此可见,在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对道德的“知”到道德的“行”的过程就是行为主体内化社会道德律令基础上确立自己道德素养的结果。这表明了个人的道德内化是社会道德规范存在的前提,这种道德规范并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也不是纯粹理性的规定,而是基于人类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必然要求。

道德认识中的“知”有两层意义:知善、知恶。无论是善或恶,其道德的实践和参与都是行为主体对道德判断的主要途径。在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在道德认识的过程中对于传统道德的实践普遍缺失,造成了这个群体道德效能意识下降和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冷淡,没有形成从道德的“知”到道德的“行”的转变,反而使得鄙俗词汇成为大学生群体表达情绪和缓解压力的重要手段。据此可得,达到道德观念的知行合一,是从道德规范的教导到行为主体道德心理的养成的过程,在道德认识问题上,不能仅仅直接对行为主体实施道德观念教条的灌输,重要的是让行为主体自主地尊重、接受、内化和践履有着现实伦理基础的社会道德规范。

[1]方克立.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余式厚,汤军.悖论、谬误、诡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吴瑾菁.道德认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赵汀阳.论可能的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方勇,李波译注.荀子[M].上海:中华书局,201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表1 鄙俗词汇流行原因统计表

表2 大学生道德意识受成长环境影响数据统计表

(责任编辑 师 语)

南京农业大学思·正学术基金项目“校园网隐性思政教育功能研究”(项目编号:SZJJ201304)。

2014-01-20

巩 欢,男,河北保定人,南京农业大学思政部硕士研究生。 花亚纯,男,江苏徐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G641

A

1671-1696(2014)04-0013-04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行为主体悖论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海岛悖论
“帽子悖论”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架构
财政违法行为及监督的演化博弈分析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美妆悖论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