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
(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014 )
新加坡服务业产业升级经验及对济南市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启示
张志勇
(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014 )
新加坡服务业从传统服务经济向总部经济和区域中心不断发展;产业层次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技术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不断跃升,其产业层次提升路径非常清晰。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借鉴新加坡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如何提升服务业竞争力问题进行探讨。
新加坡;服务业竞争力;经验借鉴;启示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因此,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推动服务业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增加效益,推进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服务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是今后服务经济大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新加坡是服务经济发达国家,其服务业从传统服务经济向总部经济和区域中心不断发展;产业层次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技术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不断跃升,产业层次提升路径非常清晰。本文借鉴新加坡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如何提升服务业竞争力问题进行探讨。
服务业在新加坡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增加值逐年上升,2011年达到2451亿新元,占GDP比重75%(如表1)。
表1 1997—2011年新加坡GDP及增速
资料来源:新加坡贸工部
新加坡所具备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以及国际旅游会议中心地位,是依赖于其服务业中发展最突出的四大行业才确立起来的。这四大行业是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通信业和金融服务业。2011年新加坡批发零售业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22.7%,商务服务业为18.7%,运输通讯为16%,金融服务业为16%,四大行业总和占服务业增加值的73.4%(如图1)。
图1 2011年新加坡的经济结构资料来源:新加坡贸工部
纵观新加坡服务业发展历程,其产业层次提升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紧密相关,路径非常清晰。
(一)新加坡服务业产业升级的路径
新加坡服务业发展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传统服务经济向总部经济和区域中心不断发展;产业层次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技术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不断跃升(如图2)。
图2 新加坡服务业产业层次提升路径
1.1959年独立——1960年代末:以单一转口贸易为主的传统服务经济时期
此阶段,新加坡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转口贸易,制造业发展相比于传统服务经济处于次要地位。
2.1960年代末——1980年代中期:以培育发展基础为主的次要地位时期
在此阶段,新加坡重视了服务业产业升级的基础准备,重点培育会计、法律、广告、市场研究、管理咨询业、房地产、工程与设计等与区域服务业中心相关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始向专业化、系列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从总体上提高商业运营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保证。
3.1980年代中——1990年代末: 以总部经济为主的转型时期
在此情况下,新加坡提出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引擎发动战略,大力推进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一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制造业;二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如物流业、金融业、商贸业、交通通讯,使新加坡服务业逐渐具备了整体商务能力,逐步成为跨国公司认可的国际枢纽,成功实现了向现代服务型经济的转型。
4.2000年代——至今:以区域中心和知识密集为主的跃升时期
首先,打造服务业区域中心,实现从总部经济到区域中心的跃升。新加坡成功实现总部经济战略之后,又在2000年以后把打造服务业区域中心作为其现代服务业产业层次提升的发展方向,以此来实现竞争力的跃升。新加坡继续巩固了和将要打造若干区域中心,包括世界贸易中心、海港转运中心、航空中心、会议中心、教育重心、医疗保健中心、国际医药中心和金融理财中心。通过这些区域中心的形成,把新加坡服务业的辐射半径从4小时经济圈扩展到7小时经济圈(航空里程),服务国家伸展到中国沈阳、日本东京、澳大利亚悉尼。
其次,打造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行业,进一步提升新加坡服务经济的产业层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提出要将新加坡建设成“知识型产业枢纽”。一是着重发展新兴服务业:依托本国多语种优势高标准建设教育产业、创意产业、健康保健产业和法律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制造业从下游的产品生产环节提升到研发和设计等上游环节;三是重新定位传统服务业:以知识化和信息化来重新定位和改造贸易、物流、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从而促使新加坡转向现代服务经济。
(二)新加坡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4W”经验借鉴
新加坡服务业在短短30年时间里实现了从单一转口贸易经济到现代服务经济全面发展的大跨越,其经验值得学习。可以归纳为4W经验。即为什么要进行服务业升级(Why), 服务业升级什么内容(What), 服务业升级的载体是什么(Where),如何推进服务业升级(How)。
1.政府主导,积极推动——为什么要进行服务业升级(Why)
与纽约、伦敦等城市系自然性分工演化而来不同,新加坡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在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充分的主导作用,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政府主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结果。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前瞻性研究,成立了服务业总体推进机构,及时监测、预测服务经济发展趋势方向,并通过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扶持行为引导和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加坡政府在预测现代服务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确定了“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引擎发动”战略,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进入21世纪后,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背景下,新加坡主动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以服务经济的知识化和信息化作为产业层次提升的方向,作为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予以全力推进。
2.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选择优势行业——服务业升级什么内容(What)
新加坡在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选择方面,十分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选择优势行业。以地理区位优势为起点,重点发展物流、国际贸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以产业发展规模优势为基础,吸引、集聚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总部,服务经济跃升到总部经济和国际金融,把新加坡打造成了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际旅游会议中心。21世纪,新加坡又以多语种通行、多种族融合的优势,将服务经济向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跃升,全力推进教育、健康保健和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3.全力打造中央商务区——服务业升级的载体是什么(Where)
新加坡选择位于中部地区的中心区的中央商务区(CBD)作为服务业升级的载体全力打造。并成立“城市复兴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URA)规划引导中心区的复兴工作。为吸引大量外国银行及国际金融机构入驻CBD,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激励政策如把海外业务收入的所得税由40%减为10%;为了鼓励转口贸易,新加坡CBD还在亚洲国家中率先颁布了多达30多条的“鼓励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办法和优惠政策”。这些措施使中央商务区成为新加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强有力载体。
4.全力打造宜商环境——如何推进服务业升级(How)
新加坡政府在推进服务业产业层次提升的过程中,除了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超前的经济政策,在操作层面上还具有高效的执行力。这种高效的执行力来自于新加坡政府全力打造的宜商环境。宜商环境包括高效的政策执行手段、制度化的软环境和高质量的基础设施。
一是以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政策执行基础。新加坡政府善于把各项政策如土地租金优惠、优惠税率和资本补贴等整合形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Total Solution),并由一个指定机构如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负责专门推进,以此提供灵活的应对运作方法和高效的行政手段,这使其在政策的执行层面上具有高效率,有效地吸引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例如,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机构精简、手续简便、工作效率高。一项外国投资项目从申请到批准设厂,只需要10天至20天时间。
二是形成了制度化的软环境基础。为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设立专门的推进机构,加强对服务业的监管,统一规则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同时逐步放开对服务业的进入管制。
三是维持了高质量基础设施。通过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实施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分开,尽可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充分实现资源的再循环使用和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并维持高质量,积极改善硬环境,以持续吸引优质外资。
(一)整合优化支撑体系,打造济南服务业发展的宜商环境
新加坡服务业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经验是: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整体经营软硬环境,通过宜商环境的整体优势发挥区位、高效政府和良好基础设施的吸引力;同时在操作层面上还具有灵活的应对运作方法和高效的行政手段,这使其在政策的执行层面上具有高效率。借鉴这一经验,济南市在服务业乃至整体产业升级过程中,宜整合优化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合力,打造济南服务业发展的宜商环境。
1.整合优化支撑体系,注重载体建设,打造服务业发展的宜商环境
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通讯网络、交通网络等,其中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如城市综合体是一项重要因素;软件环境主要包括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投融资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借鉴新加坡经验,应把支撑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形成合力。
首先,优化、整合、形成制度化的软环境基础。把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投融资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整体对待,优化整合并形成制度化、可操作化的流程。政务环境应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能;政策环境应清理妨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规定,落实土地使用、价格收费、财政扶持等优惠政策;市场环境应建立统一、公开、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形成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投融资环境应整合投融资类平台、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积极扩大民间投资;人力资源环境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培养和引进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注重加强职业培训、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
其次,整合配套硬件环境,注重服务业载体建设。应把基础设施、通讯网络、交通网络、用水、用电等因素整合配套,提前规划、超前规划以提高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硬件环境中服务业发展载体如城市综合体是承载产业升级、集聚发展的物质载体,应注重科学、高起点规划;注重与产业因素的结合,迅速聚集生产要素,强化内生发展;注重与区域升级发展的结合,实现以综合体为引领的区域变迁目标。
2.以统一的执行机构和整体解决方案加大落实和执行力度
新加坡政府在招商的操作层面上具有灵活的应对运作方法和高效的行政手段,善于把各项政策如土地租金优惠、优惠税率和资本补贴等整合形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并由一个指定机构负责专门推进,这使其在政策的执行层面上具有高效率。济南市已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服务业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但在招商、项目落地和跟踪服务的具体执行时,借鉴新加坡经验,可考虑在不影响产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整合部门职能或组成临时工作小组,赋予相应职权,确定责任单位,把有利于济南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如土地规划、项目立项、税收优惠等整合形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作为一个专项集中统一推进,限时办结或上报协调,以此提高灵活性,强化执行力度。
(二)济南服务业发展与二产发展适宜采用“双引擎互补推动、并重升级”
新加坡服务经济的发展历程明显经历了辅助发展、并重发展和优先发展三个时期,这与新加坡不同时期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济南服务业的发展定位也应与本地经济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相适应。济南产业结构演进已达到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拐点,但服务业发展与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协调。原因在于2点:一是济南二产发展慢且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二是济南服务业产业层次低,与工业的融合度较低。造成济南服务业对第二产业服务不够,第二产业对服务业支撑不足。
借鉴新加坡“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引擎发动”经验并结合济南市经济发展情况,现阶段济南服务业发展与第二产业发展适宜采用——“双引擎互补推动、并重升级”。重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物流、研发行业,促进制造业升级、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互补发展、并重升级。
(三)优势行业选择方面:均衡发展,选择性突破,以信息化和高技术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新加坡在选择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行业上,十分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济南市已确定五大区域服务业中心即信息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和商务会展中心,在此基础上借鉴新加坡经验,济南市在优势行业选择方面宜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均衡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选择性突破,以信息化和高技术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1.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对接二三产业,互动协调发展
济南二产弱、三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工业的融合趋势不明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度较低,服务业对第二产业服务不够,第二产业对服务业支撑不足,所以济南服务业发展与第二产业发展宜双引擎互补推动、并重升级,以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物流、研发行业为突破口对接二三产业,互动协调发展。
首先,着力构建三大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强化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一是建设信息服务中心。突出发展软件、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打造服务外包基地。二是建设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制造业主导产业链物流和航空物流,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和技术平台。三是建设金融服务中心。大力吸引金融机构入驻,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其次,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耦合互动。以三种方式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耦合互动。一是企业内部融合发展,将企业的制造和服务功能融于一体, 逐步从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二是产业链上的主动承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主动承接制造业剥离出的服务功能如物流等,与制造业在产业链上逐步融合。三是区域集群发展,实现二三产业互动。紧密结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以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群构成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服务支撑体系。
2.前瞻世界新型服务行业,跃升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
追踪产业升级趋势及方向,前瞻世界新型服务行业,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和新兴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教育产业和商务服务业,构造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网络,以此提升济南服务业的产业层次和竞争力,也为济南将来跃升区域服务中心带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3.以信息化和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均衡发展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新加坡服务业产业升级的经验表明,传统服务业也可通过信息化和高技术来提升其现代化的程度。济南市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不应忽视传统服务业,而要以信息化和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均衡发展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整个行业产业层次的提升。
首先,以信息化和高技术促进产业融合,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产业融合为传统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当前,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不同产业融合的趋势,传统服务业可以通过与应用新技术的产业进行融合来实现提高现代化程度,对传统服务业改造和提升。
其次,整合传统服务业资源。通过整合传统服务业分散的、单一的服务资源,实现对传统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产业整合为传统服务业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综合起来,济南服务业发展路径及优势行业选择如图3所示。
图3 济南服务业发展路径及优势行业选择
(四)服务业升级目标方面:区域极化,打造济南区域服务中心地位
新加坡服务业产业层次提升经验表明,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是成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服务中心。济南具有优良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圈优势,具备了成为区域性服务中心的潜力和条件,因而,在中远期的发展规划中,应培育济南增长极,促进济南区域极化,打造济南区域服务中心地位,促进济南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1.区域极化,互补合作,打造济南区域服务中心地位
首先,培育济南增长极,促进济南区域极化,开辟新的区域发展空间。济南是山东省省会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应进一步发挥济南的极化、扩散和梯度推移效应,促进区域内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科学合理流动,为区域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其次,省内三大中心互补合作,利益共享。 山东省内目前已形成“半岛城市群”、“省会都市圈”和“黄三角”三大相对独立的经济带,其中心城市在各自经济区域内分别担负着“产业增长极”、“城市增长极”和“资源增长极”的作用。定位济南“现代服务中心”地位,青岛“先进制造中心”地位和黄三角的“生态经济中心”地位,促进“省会都市圈”与“半岛城市群”的服务业、制造业联动,“省会都市圈”与“黄三角”的服务业、资源联动,从而实现山东省区域内三大中心的优势互补合作,利益共享。
再次,扩大济南区域服务中心的辐射范围,打造济南区域服务中心地位。在省内分层互补合作的基础上,将济南区域服务中心的辐射范围由“1小时都市圈”扩大到“4小时服务圈”,涵盖青岛、北京、天津、太原、郑州、上海,对接京津塘、长三角、中原城市群三大经济圈,充分发挥济南陆路枢纽、航空枢纽的区域中心地位,以此为依托, 强化在济南“承北接南、连东带西、中转传递”的功能,扩大济南服务经济所能吸引和辐射的区域范围,打造济南区域服务中心地位。
2.建立领导会晤和区域性协调机制保障发展
一是建立领导会晤机制。由省委省政府召集七市领导联席会,针对服务经济发展战略、政策、规划方向、项目布局等加强圈内沟通交流;同时注重从决策层面加强合作、制定共同行动准则。
二是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性协调机构。通过建立区域性协调机构。突破圈内城市间的行政区划限制,强化行政协调。区域性协调机构一要进一步探索建立起有组织、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确立重点专题,深化合作内容。二要研究圈内各城市间服务经济发展决策如产业政策、市场规则、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决策等的一致性。
[1]钟坚. 香港新加坡转型经验对深圳的启示[J].开放导报,2011,(2).
[2]胡国洪.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模式及经验管窥[J].城市探索,2012,(1).
(责任编辑:张东生)
Experience of Upgrading Service Industry in Singapore and Inspiration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ervice Industry in Jinan
ZHANG Zhi-yong
(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
The service industry in Singapore has developed from traditional service economy to economic headquarter and regional center. Its industrial level has developed from labor-intensive to capital-and-technology-intensive and then to knowledge-intensive. The road of industry level promotion is very clear. Taking Jinan as an example,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how to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ervice industry by learn 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
Singapore; competitiveness of service industry; experience; inspiration
2013-10-28
2013年2013—2014年度山东省商经学会科研课题《全面提高济南服务业竞争力问题研究——以新加坡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经验为借鉴》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jxhkt-13)
张志勇(1971-),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
F287.4
A
1671-4385(2014)01-0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