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的甘肃省独立学院转设研究

2014-08-08 02:15王晓春
关键词:转设甘肃省办学

王晓春 李 阔

(西北师范大学 知行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基于SWOT模型的甘肃省独立学院转设研究

王晓春 李 阔

(西北师范大学 知行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014年独立学院五年过渡期结束,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即将展开考察验收工作,尚未转设的独立学院将面临不同的路径选择。文章运用SWOT分析模型,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危机四个方面对甘肃省独立学院转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甘肃省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路径组合:健全制度保障、明确转设发展类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突显办学特色、建设一支“双师型”队伍,如此方能凝聚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民办高等教育;独立学院;SWOT模型;转设;甘肃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截至2012年3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03所,在校生总数达300万人左右。②阙明坤:《独立学院能实现“高水平民办大学梦”吗?》,《光明日报》2013年12月11日,第16版。2008年2月,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从规范化发展阶段逐步向法制化发展阶段转变,在其“附则”中也规定了过渡期的刚性要求,倒逼独立学院选择转设类型,走上规范和独立的发展道路。

2008年10月,首批有5所独立学院申报转设民办普通高校,教育部只批准了4所;③《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的实践性思考》,2011-06-15,http://www.eol.com/zskx_5428/20110615/t20110615_634440.shtml。截至2012年3月已转设26所独立学院,全部位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尚无独立学院成功转设。④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相关文件整理(截至2012年3月)。2014年独立学院过渡期结束,考察验收工作将全面展开,甘肃省独立学院选择何种发展路径,需要从学校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可为甘肃省独立学院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一、甘肃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拥有高等院校42所,省属本科院校20所,其中独立学院5所,在省属本科院校中占比为25%。⑤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2012年教育事业统计简报》,2013-01-27,http://www.gsedu.gov.cn/Article/Article_15374.aspx。甘肃省5所独立学院分别是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和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截至2013年,5所独立学院共有专任教师2 526人,在校生51 281人,校园占地面积1 858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 328.8万元,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76.8万平方米,图书资料327.1万册。⑥甘肃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孙杰在甘肃省《2013年民办院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31日。独立学院在本科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甘肃省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起到了极大的补充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目前,各校正在积极充实办学条件,确保转设过程的平稳进行(见表1)。

表1 甘肃省独立学院办学情况一览表

二、甘肃独立学院转设的SWOT模型分析

SWOT分析模型也称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通过整理获取资源中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分析获取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危机(Threats),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张爱邦:《SWOT分析法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第471-473页。

SWOT模型分析法可帮助独立学院准确分析内外部环境因素,明确发展中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在制定战略时规避风险、发挥优势,为甘肃省独立学院转设提供决策支撑。

(一)甘肃独立学院转设的内部优势

甘肃省独立学院凭借体制优势,在较短的发展历程中充分发挥内部优势,展示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1.灵活的办学机制。多年来,甘肃省独立学院按照民营模式进行办学及管理,实现举办高校品牌效应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前提下,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即董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院长负责行政管理,监事会对董事会重大决策和院长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党委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短时间内促进了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

2.办学定位基本准确。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发展,西北地区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产业结构随之调整和升级,加工业、制造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正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能解决需求与短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因此,独立学院确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凸显“错位”发展的办学定位,在学生培养上直接与市场和社会挂钩,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市场化的专业设置。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因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独立学院在举办初期,大都有租房办学的经历,师资主要依靠举办高校,专业设置上更是“嫁接”举办高校的专业。随着市场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传统专业就业困难逐渐增大,新兴专业却大受欢迎。甘肃省独立学院积极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及时设置市场紧俏专业,满足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吸引了区域优质生源,实现了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人大学。

4.优质的教育资源。甘肃地处西北,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慢,但举办独立学院的高校均具有省属重点或部属重点的历史背景,拥有浓厚的人文积淀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特别是数年来离退休的老学者、老专家,给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智力支持,为短期内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证。独立学院凭借举办高校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二)甘肃独立学院转设的内部劣势

甘肃省独立学院在显现体制优势的同时,受多方因素和各方利益博弈的影响,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内部问题。

1.管理权责不清。甘肃5所独立学院除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兰州商学院博文学院外,其余3所学校受各方利益博弈影响,发展十分缓慢。在各独立学院的办学《章程》中虽明确举办方、办学者、投资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但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因缺乏投资实体,举办高校通过给独立学院指派或任命领导干部等方式,掌握了独立学院的财务、人事等权力。在监督体制缺失的情况下,举办高校牢牢地控制了独立学院,领导干部由其指派或任命,并受其考核,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独立学院的利益和发展机会,使广大师生的合理诉求被忽视和抹杀。

2.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甘肃独立学院办学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办学模式完全复制了举办高校,缺乏创新意识,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方面照搬举办高校,对品牌形象的认识不足,缺乏特色,对即将走向真正独立的学校来说存在潜在威胁。

3.师资队伍比例失调,教师自我认同度不高。甘肃省独立学院专职教师仍以外聘教师为主、青年教师为辅,教师的年龄、职称结构比例失调,中青年骨干教师数量仍然不足。国家民政部门对独立学院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定位,让从事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应有的社会地位,缘于事业单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增长不能惠及独立学院的教职工,企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和社会福利的利好变动也与独立学院的教职工无关,使独立学院的教职工在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方面陷入尴尬的境地,大大地降低了教职工的自我认同度,影响了教师在独立学院工作的热情。

4.办学资本的逐利性。甘肃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兰州地处狭长的河谷地带,土地成为制约兰州城市综合发展的“短板”。根据《办法》的规定,独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应不少于500亩。而在兰州这样土地奇缺的城市,独立学院要达到标准,除了要投入大量资金,主要的问题是城市规划区已无地可征,没有可以拓展的空间,要想发展只能考虑到兰州新区建设新校区。甘肃省独立学院没有国家和省的拨款,所有投资主要靠学费收入滚动发展而来,能有今天的规模实属难能可贵。在巨额投资与回报利益不确定性之间,投资方选择的是望而止步,办学的公益性与资本的逐利性矛盾突出,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

(三)甘肃独立学院转设的外部机遇

到“十二五”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张巧玲:《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十二五”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6% 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1-03-29,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3/242857.html?id=242857。我国将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在不增加公办高校数量的政策下,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将大有作为,可弥补公办高校办学的不足,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国家政策性的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独立学院归于民办教育系列,对民办教育提出了新的期望。为进一步创造公平环境,提高民办学校及师生的社会地位,消除社会对民办学校的歧视,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落实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随后,甘肃省起草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进一步消除歧视政策,清除转设的阻力。因此,国家政策助推独立学院发展,对甘肃省独立学院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2.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推动力。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二个十年,中央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腾飞。甘肃省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成为甘肃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平台、甘肃和兰州跨越发展的增长极,尤其是兰州新区以能源和新兴产业为龙头,必然会在发展经济和扩大内需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这对独立学院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3.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需求。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甘肃省提出了建设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战略,预计到2020年,甘肃省高考毛入学率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将达到72万人。*见《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考录取率的提升,加上各种民办教育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和独立学院转设带来的新机遇,以及诸多政策叠加的良好发展趋势,给转设后的独立学院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契机。

(四)甘肃独立学院转设潜在的外部危机

从政策角度看,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先发展后规范”的特征。国家政策供给具有滞后性,办学时间短未形成品牌,生源不断萎缩,这些潜在风险编织了一张“隐形的网”,给独立学院转设发展设置了障碍。

1.配套政策滞后影响转设。对于独立学院制度构建而言,不管是《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还是《办法》的出台,政策的补充仍然是局部的、应急的,在实践运行中还存在诸多不适宜、不完善的地方。由教育部制定的部门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必然存在缺憾和隐患,涉及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独立法人地位、产权所有形式、管理体制和独立办学等核心问题,需要政府协调多个部门加以落实,而非独立学院单方面所能扭转乾坤。因此,政策的滞后和不完善是影响独立学院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2.办学形式多样导致竞争加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办学层次和培养规格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高等教育开始从“机会需求”向“质量需求”转变,*伊玉斌:《独立学院的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9期,第63-64页。学生考虑的不再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选择上什么样的大学。独立学院处于普通公办大学和职业院校之间,教育资源没有普通公办大学优质,就业率没有高职院校高,收费没有高职院校低,相较普通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机制优势又不明显,这些将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源结构和发展规模。

3.生源竞争导致优胜劣汰。“十二五”期间,学龄人口逐渐减少,高考生源锐减,校际生源竞争越发激烈。面对国内和国外教育资源,部分高中毕业生开始选择出国留学;在高额的学费和在校期间的机会成本面前,一部分学生放弃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公平的选择权利,而且,各类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4.社会认可度相对偏低。甘肃省独立学院起步早、发展缓慢,虽然理论上具有体制和机制优势,但和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缺乏地方政府政策性鼓励和倾向性支持,办学方向和管理方式长期受举办高校的制约,再加上投资方的短期行为和资金问题,独立学院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品牌效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甘肃省独立学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但与普通公办大学相比,认可度还偏低。

三、甘肃独立学院转设发展的路径组合

甘肃省独立学院的转设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既有历史形成的认知问题,也有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政策问题;既有外部的客观条件制约因素,也有内在的人为发展因素。

(一)加大政策扶持,健全制度保障

甘肃省独立学院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制度保障不完善。从2003年《若干意见》到2008年《办法》的实施,对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国家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对办好民办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从领导体制到决策机制,从人事到产权,从分立到合并等,对此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使独立学院的发展有了法律依据,也要求独立学院的办学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当然,国家政策具有宏观性和指导性,“弹性”和适用空间很大,操作起来也就有许多不便。教育部应根据独立学院的转设实情,对《办法》进行修订与完善,进一步加强配套政策建设,积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照顾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逐步完善独立学院的法律支撑,建议出台《民办高等教育法》,作为《高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下位法,解决独立学院自身和师生的权益等问题。强化制度的规范作用,逐步清除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在公平与公益的价值追求中探索转设过程中所需的政策选择。

要落实好国家的政策,还需要各省级政府按照“一省一策”原则,制定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实施细则。甘肃省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经济欠发达,既不能像沿海省份那样对独立学院进行直接经费投入或无偿提供土地,也未能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或实施细则,因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甘肃省独立学院发展面临的困境——所有制问题和管理体制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困扰,甘肃省独立学院才出现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的状况。

(二)明确转设类型,保障平稳过渡

独立学院的创办、转设及今后的改革发展,始终伴随着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当然,是否转设不以独立学院一方的意志为转移。五年过渡期限结束,甘肃省独立学院依旧持观望态度、按兵不动,目前还没有一所转设成功。独立学院转设既须征得举办高校的同意,也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当然独立学院自身也要苦练内功,充实办学条件。2009年甘肃省独立学院报送了各自的五年过渡期方案,选择了转设类型,但由于与之配套的制度没有跟上,导致迟迟没有后续动作。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出台配套政策,对有意转设且符合标准的独立学院,分批次进行平稳转设;对不符合条件(如校园占地面积不足)的学校,要想方设法充实办学条件,按照既定的转设类型,保证在教育部验收的关门期限内顺利过关。同时构建稳妥的独立学院退出机制,对确实不能达标的学校可终止办学。

(三)强化依法办学,完善法人治理

借鉴中外私立大学的先进经验,结合甘肃独立学院管理体制现状,严格执行《若干意见》《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董事会议事章程,从规范董事会决策运行程序、完善董事会结构以及明晰院长与董事会的关系等方面完善董事会制度,真正落实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仅有利于处理好学院、举办方和投资方三者的关系,也有利于破解所有制问题和管理体制问题,实现法人治理和自主办学。完善监事会制度也是健全独立学院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能规范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职能,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隧道行为”与“搭便车”等现象。同时,要发挥党委的作用,不仅要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对董事会和校行政办学方向进行政治监督,在转设发展中发挥政治保障作用;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外部监督和调控,形成科学合理、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规避办学风险。

(四)准确定位目标,突显办学特色

经过十多年的办学实践,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独立学院的共识。转设过程中及之后的独立学院要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认真分析本科人才需求市场,避免与公办高校和其他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互相重叠,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差别化的发展战略,既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又不同于高职院校,独立学院要明确以培养本科层次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的战略定位,*陈汉英、燕云捷:《陕西省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SWOT模型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98-100页。以社会需求为专业设置的基础,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特色,形成优势,在竞争中谋求差别化发展。

(五)建设“双师型”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的生命、质量、特色都在于师资队伍建设,而对甘肃省独立学院而言,建立一支高水平、双师型的专任教师队伍,是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独立学院无论是依托举办高校的教师资源,还是聘用周边高校的教师(退休或在职),都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问题。因此,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以知名高校为重点,多措并举,深入各个领域引进人才,组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打造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要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制定一系列有利于青年教师发展的工资福利待遇制度,建设教师公寓或提供租金较低廉的住房,进而实现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充分树立起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体现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确保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为学院转设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甘肃省独立学院的转设是大势所趋,虽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但只要敢于抢抓机遇,明确发展方向,从内部大力充实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就能在转设过程中真正“断奶”,进而建设成以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为特色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民办本科高校,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 毛红霞)

Research o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Restructuring in Gansu Using SWOT Model

WANG Xiaochun & LI Kuo

(ZhixingCollege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70,China)

The five-year transition period for independent colleges ends in 2014.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ill conduct inspections and for those who have yet to restructure will face different path selections. This paper uses the SWOT model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Gansu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aths for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Gansu are proposed: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clear the type of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highlight the colleg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 of a “duel-teacher” team, so as to form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non-governmental higher education; independent college; the SWOT model; restructuring; Gansu

2014-06-04

王晓春,男,甘肃秦安人,讲师,公共管理硕士。

10.3969/j.issn.1671-2714.2014.06.005

猜你喜欢
转设甘肃省办学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在晋招生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名单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名单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基于SWOT模型的独立学院转设背景下招生工作策略探究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