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志锋+毛春霞
最近两则新闻:一则是英国一所私立学校因青少年有晚睡的自然倾向而早起困难,打算取消上午课,将六年级学生每天的课程安排从下午1:30开始,旨在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减轻学生的压力;另一则是国内某校高三学生撕书被阻,6名学生围殴50岁的教师,致使教师头部受伤。这两则新闻曾使多少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愕然,陷入反思。虽然政治体制的差异使得教育环境有所不同,但教育的出发点、目标和目的应是一致的。反思中国教育,难道我们的基础教育真的只剩下分数吗?我们的班级建设只是为了本科上线率吗?高考真的是人生中唯一的追求目标吗?我认为教育是一种传承,将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活动实践传承并发扬光大。教育是一种传递,将人类的生活经验通过活动交流从一个群体传递给另一个群体。教育是一种改变,将一种意识通过对话交流产生意识间的碰撞、磨合、渗透而改变另一种意识。教育更是一种熏陶,将活动的目标通过周围环境的设施和布置实现对客体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教育的最小单元是班集体,结合自身的教育工作,摭谈几点基于“人生观照”的班级建设,权当抛砖引玉。
一、概念界定
“观照”是一个极具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常用术语,最早源自佛学,指“静观世界,以智慧照见事理”,现也指仔细观察、审视。“人生观照”是指立足人的发展规律,以人为本,为整个人的一生幸福、发展奠基的关照、关心和关怀,即为实现教育的目标而实施的生命关怀、现实关怀、精神关怀和人文关怀。
班级建设有硬件的建设,如环境的布置和活动场所的选择,也有软件建设,如班级的管理和活动内容的开设。基于“人生观照”的班级建设是指立足于人的发展规律,为落实个人的一生幸福而实施教育的最小活动单元的建设,即为全面提升人的素养和落实终身发展而有意进行的相关活动的开展、相关场所的建设。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在秉承人性、涵养人性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人生观照。班级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小单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基,因此,班级建设的意义毋庸置疑。当下的中国教育,一旦学生进入学校,绝大多数的时间会生活在班级里,那么班级建设就直接关系到个体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品质的提升。
二、基于“人生观照”的班级建设的建构
1.自然法则:实现“人生观照”的前提
自然法则是遵循人发展的天性,在行动、思维层面的一种无束缚的完全遵循人的天性的教育法则。教育确实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自然就是指适合于天性的习惯[1]。
班级建设应该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从直观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从感性到理性。遵循自然法则是实现对学生“人生观照”的前提。
1)由直观到抽象
2014年4月,《南方都市报》有则新闻:某校长为兑现与学生的承诺——“如果学生不在希望桥和校园里乱扔垃圾,就和小猪亲嘴”,在升旗仪式上亲吻一头小猪。姑且不谈这有无炒作之嫌,但我认为该校长从直观角度,用真切的行为告知孩子什么是守信。裴斯泰洛奇认为:“直观是一切认识的绝对基础。”形是象之始,直观是学生良好个性养成的开始。
2)从微观到宏观
尊敬师长是中国的千年文明传统,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最近看到一则报道,重温北京胡同,当时进出家门都得先叫声长辈,而现在的学生多数进出家门时旁若无人,开门不是用手轻叩而是用脚踹两声。这可能是由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连打招呼都觉得害羞了吧。因此,我开始主动向学生问好,着手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每当我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时,主动喊“XX同学早”,自然也会得到学生“老师早”的回应,时间长了,学生也就会逐步地养成主动和教师打招呼的习惯。从细微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不像网络流传的一些学校开展的亲子活动,非得把学生搞得眼泪汪汪,才知道什么是感恩。
3)从感性到理性
夸美纽斯说过“人在感知之前,不存在对任何事物的认识,知识总是从感觉开始的”[2]。学生建构知识、提升素养不是用语言来说明的,而是要让学生感知事物本身,通过在对事物的实际观察中产生知识,形成素养。
我在建设班级文化时,立足于学生内在自我素养的提升,给学生提了八个字,即静、思、儒、雅、慎、独、博、约,寻找一些古诗句让学生从古人的理解中去感知,逐步完善自我。例如,静——鸟穿浮云云不惊,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儒——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雅——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慎——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独——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博——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感知和知识的理解相结合,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提升理论层次。
2.活动法则:实践“人生观照”的体现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积累经验,人类的知识(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知识)无一不是前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得来的,我们要让学生实践,这是学生“人生观照”的体现。
1)小活动,大意义
夏天到了,天气变热,学生会使用挂壁式电扇,而长久未用的电扇已有很厚的积尘。课间活动期间,我亲自拆下电扇的网罩和风叶,让学生帮忙清洗,然后由我安装。安装完以后,我请学生们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教室,看有什么变化,同学们都说教室变明亮了许多。接着,我让学生将自己课桌上的书本进行整理,打扫自己周围的环境,再请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学生们都说教室整洁了许多,心情也舒坦了许多。我们可以思考学生能从这一小小的活动中得到什么呢?其实,在一个集体中,若每个人都添一份光彩,这个集体将会金光灿烂;若每个人都抹点黑,这个集体将会黯淡无光。这样的活动虽然很小,但会在无形中增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研校本,增内驱
据《每日邮报》称,英国13岁的学生杰米·爱德华兹在学校实验室里成功地完成了一项核聚变实验,成为完成该项实验年龄最小的人。这次实验对他来说无疑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内驱力,或许改变了他一生的追求。我国新课程理念要求必修课加选修课,校本课程的研发和使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内驱力。以省级课题“基于创新学力培养的高中物理‘云实验教学研究”为载体,我研发了云实验教材,创设云实验情境。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验途径,实现对物理知识、规律的研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唤起他们内在的潜能,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正如卢梭所说:生活,并不意味着呼吸,而是意味着行动,意味着要充分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使用我们的才能,使用一切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存在的自身的各部分。一旦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感觉,我们便会希望趋向或者逃离产生这些感觉的事物[3]。
3.平等法则:落实“人生观照”的保障
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自然人,这是教育的底线;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践行教育的宗旨。人生来就像我们的十指,长短不一,性格各异,班级建设岂能像生产流水线一样,按照统一的模式教育学生?我认为班级建设首先应考虑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促使他们共同发展,这是落实学生“人生观照”的保障。
1)尊重是前提
曾和学生交谈时,一位学生问我,有没有一所学校能够让他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学什么”是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学什么”是学生面对的外在压力,或是说学生被教了什么。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的首要条件就是人要认识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每一个人,这就是人道主义[4]。
著名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博学而有见识,精通几十种语言,留学多国只为学自己喜好的知识,却没有一个文凭,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这就是在践行“想学什么”而获得的巨大成就。纵观人类千年历史,没有哪位名人能样样精通,纵然学富五车,惠施也不是全能手。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2)宽容是途径
有个案例,我在处理某位学生打架事件时,由于家长过分严厉的训斥,该生对家长说:“我不相信,你小时候就不曾和同学打过架?”是的,回望动物世界,所有的雄性动物在争夺自己的领地或领导地位时都不乏争斗。人虽是一种高级动物,但仍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灵,脱不尽自然原始的野性。的确,我们从襁褓之中到耄耋之年,谁敢说没有和别人发生过摩擦,没有和别人交过手。校园中也不乏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受害人虽然得到赔偿,但有些伤害终身不可修复,打人者或受到经济惩罚,或受到法律制裁,最终双方都是受害者。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人是有理性的”的道理,懂得宽容,告诫他们在作出行动前要先学会思考,否则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将会伤害自己。没有宽容,也就没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更不会让教育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3)理解是关爱
学生早恋(非正常交往)是家长和教师谈之色变的事件。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男生的父母由于生计,常年在外奔波,甚至连春节都不回家,孩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依靠姑姑生活,比较懂事,深知父母不易,工作劳累,但毕竟还是一个孩子,总会遇到不称心的事,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无人诉说,无人分享高兴、分担忧伤,性格逐步变得有点固执。而某女生,家教较严,只以成绩论英雄,家长轻则训斥,重则拳脚相加。孩子从小到大始终不离补习班,她努力过,奋斗过,但谁又能保证不会马失前蹄?成绩的起落、努力效果的不明显,使她时常沮丧,在迷茫时无人交心与安慰。这两位学生最初只是同学间的鼓励、安慰和交心,逐步变成“男女闺蜜”,再加上这一阶段的孩子本身就有向往异性的心理特征,日久生情,谈起恋爱来。其实,作为教师,我们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让他们走出迷惘的困境,拭去心理上的阴影。
4)自由是目的
我不善于养殖花木,曾栽过一盆仙人球,任其风吹日晒,旱涝无常,仙人球在狭小的花盆里显得有点萎靡。一日,我更换了泥土和较大的花盆,给予适当的浇灌,时隔一夜,第二天清晨便见仙人球丰满了许多,顶端绽放出鲜绿。区区一盆花草,只要有宽松的空间、适当的泥土和水,便能够快速地生长,更何况人呢?教师要将学生视为一个自然人,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让他们自然发展,形成个性,发展专长。没有自由就没有发展,更没有创新。
正如卢梭提出的:“教育应使儿童过儿童的生活,要使儿童凭借天生的活动性,自由地活动、自由地发展。”班级的建设需要建立在尊重、理解、宽容的基础上,我们应多给学生一缕自由阳光的关爱,关注他们的心理,促使他们良好品行的养成,切实提升他们的内在素养。
参考文献:
[1][3]让·雅克·卢梭著.彭正梅译.爱弥儿(精选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6.
[2][4]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0、328.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