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棠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依据地理教科书,而且总要或多或少地选择和补充一部分地理课外知识。地理教师对课外知识选择和运用的水平,与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对选用课外知识的认识
〓〓当今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地理教材体系面临新的挑战。通常认为教科书是应该相对稳定的,但教材书中的地理知识信息有些是动态的,是需要不断更新的。为了既保持教科书的稳定性,又能及时地输入信息,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信息的同时,又逐步完善教科书,选择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是必要的。
〓〓其次,从培养人才需要来看也是必要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能力的人。从培养人才需要看,就更应该对现有教科书进行适当补充,以弥补其在启迪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上的不足,并使学生所学习的地理知识信息更接近于实际生活。
〓〓同时,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也是必要的。地理课堂教学系统主要是由教师、学生和地理知识三要素组成的。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过程,是通过地理知识信息的传递把教师、学生以及环境连结起来的。这三要素是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的多向传递过程。要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系统最优的整体功能,就必须实现系统中各要素的最佳组合。其知识信息的最佳组合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有必要对课外知识的选用进行探究。
〓〓二、 选择地理课外知识的原则及应用
〓〓激趣原则,就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专注、集中的原则。心理学研究指出,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小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在15分钟左右。因此,一节课内应有意识地补充地理课外知识、变换教学方法、教具或学生的活动,以保持学生的课堂专注和兴趣。
〓〓反馈原则,就是把学习结果反映回教师和学生中,掌握学生情绪、调整教学进程、提高效率的原则。地理课堂教学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教与学双方,都需要及时得到对方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与学,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学质量。如学习《中国地理有关我国的人口的问题》,就应该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补充使用几组数字(京、津、沪的人口密度,我国人口中文盲及未受教育的人数,我国大学生的比例,一个人从出生到工作前所需国家投资)和一些事实材料,结合生活在学生周围的人口状况进行介绍,使学生听得全神贯注,听后不自觉地惊呼“人口太多了”,从而对我国的人口政策有了由衷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通过反馈信息,实现了教学控制。
〓〓有序原则,就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外知识的选择,必须遵循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序列和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序列进行,使教学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发展,从这条原则出发,教师在选课外知识时应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能力为出发点,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有序地进行。
〓〓三、选用地理课外知识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是根本,是基础;教育性渗透在科学性的教学之中;艺术性是使科学性的教学达到最优效果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在选用中应加强对教科书编写宗旨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三者的有机结合,注意处理好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课外知识的吸收关系,避免课堂上热热闹闹,课下空洞洞,“双基”糊里糊涂。
〓〓2. 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学生地理科学素质、地理能力的培养。这就是解决好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的差异,选用的课外知识与教科书要自然融为一体,起到补充教科书的作用,使知识与能力并重,今后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服务。
〓〓3. 注意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仅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学生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绝不仅仅是认知活动。所以在选用课外知识应注意有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这是教学取得成效的保证。
〓〓4. 注意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就是要注意学习对象的年龄特点和原本知构,因势利导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状态,灵活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随时就势、因地制宜。选用课外知识只有注意因材施教与因势利导相结合,才能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邱〓丽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