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桂
摘 要:为了探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广东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地区的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研研究,并与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有超过八成的学前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城市公办园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生涯高原导致学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关键词:职业倦怠;学前教师;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063-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学前教育的规模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职业倦怠是指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应[1]。生态理论(Etogy Theory)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人目标、需求、价值观等变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工作环境等变量交互影响的结果[2]。因此,尽管近年来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职业倦怠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了客观地了解和掌握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广东的粤东粤西地区进行了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抽样调查,以期为相关部门了解和认识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抽取粤东粤西地区3所城市22所幼儿园的在岗教师,共收回有效问卷227份(公办园86名,私办园141名;城镇135名,农村92名),并抽取同地区的155个中小学教师样本作为对照组。
(二)材料及数据处理
问卷1:学前教师工作情况信息表。内容包括教师基本信息、工作状况信息及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共12个问题。
问卷2: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该量表是由Maslach等人编制,共22个条目,测量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非人性化三个维度。经检验,本研究的MBI数据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45,内容效度在0.7092~0.9356之间。
运用SPSS 1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
为更直观描述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还与155名中小学教师样本进行了比较。
表1
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
倦怠程度
学前教师 中小学教师
人数 占样本总
数的百分
比(%) 累积
百分比
(%) 人数 占样本总
数的百分
比(%) 累积
百分比
(%)
重度职业倦怠 6 2.7 2.7 6 3.9 3.9
轻度职业倦怠 181 79.7 82.4 36 23.2 27.1
不存在职业倦怠 40 17.6 100 113 72.9 100
总计 227 100 155 100
表1显示,所调查的227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师中,82.4%处于倦怠状况,相比之下,中小学教师只有27.1%处于倦怠状况。进一步比较发现,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平均分高于中小学教师12分,且呈显著性差异。
(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分析
表2
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城乡比较
城市(n=135)
(M±SD) 乡镇(n=92)
(M±SD) t
情绪衰竭 2.58±0.43 2.72±0.66 1.806
低成就感 3.91±0.70 2.92±0.95 -8.537***
非人性化 2.13±0.57 2.28±0.69 1.864
职业倦怠总分 64.66±6.96 58.80±11.61 -4.334***
表2表明,欠发达地区城市学前教师和乡镇学前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低成就感维度和职业倦怠总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城市教师显著高于乡镇教师,P<0.001。
表3
不同体制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公办园(n=86)
(M±SD) 私办园(n=141)
(M±SD) t
情绪衰竭 2.65±0.43 2.63±0.59 0.272
低成就感 3.88±0.69 3.28±1.01 5.303***
非人性化 2.15±0.61 2.22±0.63 -0.728
职业倦怠总分 65.12±7.51 60.56±10.26 3.846***
表3表明,欠发达地区公办幼儿园教师和私办幼儿园教师的低成就感和职业倦怠总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公办幼儿园教师显著高于私办幼儿园教师,P<0.001。
另外,研究还发现,初中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显著低于中专和大本学历的学前教师,P<0.01;教龄11—20年的学前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显著低于教龄1—5年和6—10年的教师,P<0.001;评了职称的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显著低于没有评职称的教师,P<0.001。
三、讨论
(一)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
被调查的学前教师中,有超过八成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结果(未超过七成)[3]比较,可见目前欠发达地区的问题已比较严重,与中小学教师样本比较,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其一,这是由学前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的。国外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多见于助人行业,学前教师工作负荷重,工作对象差异性大,个人价值难于直接体现,特别容易诱发职业倦怠。其二,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学前教师社会地位低,劳动收入及福利条件在欠发达地区基本属中低层,这是造成其倦怠的社会环境因素。其三,幼儿园普遍缺乏职业倦怠预防意识及干预机制。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占样本中31.3%的学前教师任教以来从未参加过心理健康类的活动,只有6.6%的学前教师接受过相对较专业的心理辅导,基本没有幼儿园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列入日常工作之中。
(二)城市公办园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通过差异分析可见:城市教师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乡镇教师,公办园教师显著高于私办园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显著高于学历层次较低的教师。由于研究的样本中是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总体情况来抽取,公办园样本一般来自城市,学历层次也比较高。由此可见,城市公办园是职业倦怠的重灾区。虽然城市公办园的收入及社会保障条件比较好,但城市公办园的工作要求比乡镇高,工作压力大,教师收入及社会地位与同区域其他行业相比较反而并不比在乡镇幼儿园的教师高。更重要的是,教师一旦对职业的投入(包括提高学历的投入)多,期望值也较高,对工作回报的需求就更高,而现实条件又不可能满足这种需求,因而容易造成倦怠。可见,考察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不应只从单一条件去分析,需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探究各种交互影响。
(三)职业生涯高原导致学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研究发现,教龄超过十年的学前教师的成就感较低,这是由于教龄超过十年的学前教师一般处于家庭负担比较重的人生阶段,有较大的生活压力,对工作报酬与晋升的期望也比较高。同时,学前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到这个阶段,教师觉得个人晋升或跳槽的可能性变小,专业成长处于停滞阶段,出现职业生涯高原,而大多数幼儿园又缺少提供专业进修提升的机会,所以常常会有挫折感、失败感,出现工作成就感降低的现象,这也可以解释评了职称的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显著低于没有评职称的教师的研究结果。可见,专业能力增长与专业发展前景暗淡的矛盾是造成学前教师低成就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杨柏芳.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7,(9):8-9.
[2]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5):32-35.
[3]朱凯利.西安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成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1,(3):231. 2014年6月第33卷第6期
摘 要:为了探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广东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地区的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研研究,并与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有超过八成的学前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城市公办园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生涯高原导致学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关键词:职业倦怠;学前教师;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063-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学前教育的规模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职业倦怠是指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应[1]。生态理论(Etogy Theory)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人目标、需求、价值观等变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工作环境等变量交互影响的结果[2]。因此,尽管近年来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职业倦怠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了客观地了解和掌握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广东的粤东粤西地区进行了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抽样调查,以期为相关部门了解和认识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抽取粤东粤西地区3所城市22所幼儿园的在岗教师,共收回有效问卷227份(公办园86名,私办园141名;城镇135名,农村92名),并抽取同地区的155个中小学教师样本作为对照组。
(二)材料及数据处理
问卷1:学前教师工作情况信息表。内容包括教师基本信息、工作状况信息及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共12个问题。
问卷2: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该量表是由Maslach等人编制,共22个条目,测量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非人性化三个维度。经检验,本研究的MBI数据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45,内容效度在0.7092~0.9356之间。
运用SPSS 1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
为更直观描述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还与155名中小学教师样本进行了比较。
表1
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
倦怠程度
学前教师 中小学教师
人数 占样本总
数的百分
比(%) 累积
百分比
(%) 人数 占样本总
数的百分
比(%) 累积
百分比
(%)
重度职业倦怠 6 2.7 2.7 6 3.9 3.9
轻度职业倦怠 181 79.7 82.4 36 23.2 27.1
不存在职业倦怠 40 17.6 100 113 72.9 100
总计 227 100 155 100
表1显示,所调查的227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师中,82.4%处于倦怠状况,相比之下,中小学教师只有27.1%处于倦怠状况。进一步比较发现,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平均分高于中小学教师12分,且呈显著性差异。
(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分析
表2
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城乡比较
城市(n=135)
(M±SD) 乡镇(n=92)
(M±SD) t
情绪衰竭 2.58±0.43 2.72±0.66 1.806
低成就感 3.91±0.70 2.92±0.95 -8.537***
非人性化 2.13±0.57 2.28±0.69 1.864
职业倦怠总分 64.66±6.96 58.80±11.61 -4.334***
表2表明,欠发达地区城市学前教师和乡镇学前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低成就感维度和职业倦怠总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城市教师显著高于乡镇教师,P<0.001。
表3
不同体制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公办园(n=86)
(M±SD) 私办园(n=141)
(M±SD) t
情绪衰竭 2.65±0.43 2.63±0.59 0.272
低成就感 3.88±0.69 3.28±1.01 5.303***
非人性化 2.15±0.61 2.22±0.63 -0.728
职业倦怠总分 65.12±7.51 60.56±10.26 3.846***
表3表明,欠发达地区公办幼儿园教师和私办幼儿园教师的低成就感和职业倦怠总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公办幼儿园教师显著高于私办幼儿园教师,P<0.001。
另外,研究还发现,初中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显著低于中专和大本学历的学前教师,P<0.01;教龄11—20年的学前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显著低于教龄1—5年和6—10年的教师,P<0.001;评了职称的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显著低于没有评职称的教师,P<0.001。
三、讨论
(一)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
被调查的学前教师中,有超过八成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结果(未超过七成)[3]比较,可见目前欠发达地区的问题已比较严重,与中小学教师样本比较,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其一,这是由学前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的。国外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多见于助人行业,学前教师工作负荷重,工作对象差异性大,个人价值难于直接体现,特别容易诱发职业倦怠。其二,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学前教师社会地位低,劳动收入及福利条件在欠发达地区基本属中低层,这是造成其倦怠的社会环境因素。其三,幼儿园普遍缺乏职业倦怠预防意识及干预机制。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占样本中31.3%的学前教师任教以来从未参加过心理健康类的活动,只有6.6%的学前教师接受过相对较专业的心理辅导,基本没有幼儿园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列入日常工作之中。
(二)城市公办园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通过差异分析可见:城市教师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乡镇教师,公办园教师显著高于私办园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显著高于学历层次较低的教师。由于研究的样本中是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总体情况来抽取,公办园样本一般来自城市,学历层次也比较高。由此可见,城市公办园是职业倦怠的重灾区。虽然城市公办园的收入及社会保障条件比较好,但城市公办园的工作要求比乡镇高,工作压力大,教师收入及社会地位与同区域其他行业相比较反而并不比在乡镇幼儿园的教师高。更重要的是,教师一旦对职业的投入(包括提高学历的投入)多,期望值也较高,对工作回报的需求就更高,而现实条件又不可能满足这种需求,因而容易造成倦怠。可见,考察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不应只从单一条件去分析,需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探究各种交互影响。
(三)职业生涯高原导致学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研究发现,教龄超过十年的学前教师的成就感较低,这是由于教龄超过十年的学前教师一般处于家庭负担比较重的人生阶段,有较大的生活压力,对工作报酬与晋升的期望也比较高。同时,学前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到这个阶段,教师觉得个人晋升或跳槽的可能性变小,专业成长处于停滞阶段,出现职业生涯高原,而大多数幼儿园又缺少提供专业进修提升的机会,所以常常会有挫折感、失败感,出现工作成就感降低的现象,这也可以解释评了职称的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显著低于没有评职称的教师的研究结果。可见,专业能力增长与专业发展前景暗淡的矛盾是造成学前教师低成就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杨柏芳.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7,(9):8-9.
[2]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5):32-35.
[3]朱凯利.西安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成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1,(3):231. 2014年6月第33卷第6期
摘 要:为了探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广东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地区的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研研究,并与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有超过八成的学前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城市公办园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生涯高原导致学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关键词:职业倦怠;学前教师;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6-0063-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学前教育的规模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职业倦怠是指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应[1]。生态理论(Etogy Theory)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人目标、需求、价值观等变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工作环境等变量交互影响的结果[2]。因此,尽管近年来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职业倦怠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价值。为了客观地了解和掌握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广东的粤东粤西地区进行了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抽样调查,以期为相关部门了解和认识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抽取粤东粤西地区3所城市22所幼儿园的在岗教师,共收回有效问卷227份(公办园86名,私办园141名;城镇135名,农村92名),并抽取同地区的155个中小学教师样本作为对照组。
(二)材料及数据处理
问卷1:学前教师工作情况信息表。内容包括教师基本信息、工作状况信息及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共12个问题。
问卷2: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ES)。该量表是由Maslach等人编制,共22个条目,测量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非人性化三个维度。经检验,本研究的MBI数据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45,内容效度在0.7092~0.9356之间。
运用SPSS 1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状况
为更直观描述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还与155名中小学教师样本进行了比较。
表1
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
倦怠程度
学前教师 中小学教师
人数 占样本总
数的百分
比(%) 累积
百分比
(%) 人数 占样本总
数的百分
比(%) 累积
百分比
(%)
重度职业倦怠 6 2.7 2.7 6 3.9 3.9
轻度职业倦怠 181 79.7 82.4 36 23.2 27.1
不存在职业倦怠 40 17.6 100 113 72.9 100
总计 227 100 155 100
表1显示,所调查的227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师中,82.4%处于倦怠状况,相比之下,中小学教师只有27.1%处于倦怠状况。进一步比较发现,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平均分高于中小学教师12分,且呈显著性差异。
(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分析
表2
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城乡比较
城市(n=135)
(M±SD) 乡镇(n=92)
(M±SD) t
情绪衰竭 2.58±0.43 2.72±0.66 1.806
低成就感 3.91±0.70 2.92±0.95 -8.537***
非人性化 2.13±0.57 2.28±0.69 1.864
职业倦怠总分 64.66±6.96 58.80±11.61 -4.334***
表2表明,欠发达地区城市学前教师和乡镇学前教师在职业倦怠的低成就感维度和职业倦怠总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城市教师显著高于乡镇教师,P<0.001。
表3
不同体制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公办园(n=86)
(M±SD) 私办园(n=141)
(M±SD) t
情绪衰竭 2.65±0.43 2.63±0.59 0.272
低成就感 3.88±0.69 3.28±1.01 5.303***
非人性化 2.15±0.61 2.22±0.63 -0.728
职业倦怠总分 65.12±7.51 60.56±10.26 3.846***
表3表明,欠发达地区公办幼儿园教师和私办幼儿园教师的低成就感和职业倦怠总分上呈显著性差异。公办幼儿园教师显著高于私办幼儿园教师,P<0.001。
另外,研究还发现,初中学历教师职业倦怠显著低于中专和大本学历的学前教师,P<0.01;教龄11—20年的学前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显著低于教龄1—5年和6—10年的教师,P<0.001;评了职称的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显著低于没有评职称的教师,P<0.001。
三、讨论
(一)欠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
被调查的学前教师中,有超过八成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结果(未超过七成)[3]比较,可见目前欠发达地区的问题已比较严重,与中小学教师样本比较,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其一,这是由学前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的。国外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多见于助人行业,学前教师工作负荷重,工作对象差异性大,个人价值难于直接体现,特别容易诱发职业倦怠。其二,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学前教师社会地位低,劳动收入及福利条件在欠发达地区基本属中低层,这是造成其倦怠的社会环境因素。其三,幼儿园普遍缺乏职业倦怠预防意识及干预机制。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占样本中31.3%的学前教师任教以来从未参加过心理健康类的活动,只有6.6%的学前教师接受过相对较专业的心理辅导,基本没有幼儿园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列入日常工作之中。
(二)城市公办园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通过差异分析可见:城市教师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乡镇教师,公办园教师显著高于私办园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显著高于学历层次较低的教师。由于研究的样本中是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总体情况来抽取,公办园样本一般来自城市,学历层次也比较高。由此可见,城市公办园是职业倦怠的重灾区。虽然城市公办园的收入及社会保障条件比较好,但城市公办园的工作要求比乡镇高,工作压力大,教师收入及社会地位与同区域其他行业相比较反而并不比在乡镇幼儿园的教师高。更重要的是,教师一旦对职业的投入(包括提高学历的投入)多,期望值也较高,对工作回报的需求就更高,而现实条件又不可能满足这种需求,因而容易造成倦怠。可见,考察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不应只从单一条件去分析,需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探究各种交互影响。
(三)职业生涯高原导致学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研究发现,教龄超过十年的学前教师的成就感较低,这是由于教龄超过十年的学前教师一般处于家庭负担比较重的人生阶段,有较大的生活压力,对工作报酬与晋升的期望也比较高。同时,学前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到这个阶段,教师觉得个人晋升或跳槽的可能性变小,专业成长处于停滞阶段,出现职业生涯高原,而大多数幼儿园又缺少提供专业进修提升的机会,所以常常会有挫折感、失败感,出现工作成就感降低的现象,这也可以解释评了职称的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显著低于没有评职称的教师的研究结果。可见,专业能力增长与专业发展前景暗淡的矛盾是造成学前教师低成就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杨柏芳.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7,(9):8-9.
[2]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5):32-35.
[3]朱凯利.西安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成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1,(3):231. 2014年6月第33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