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给孩子回归本真的“生命教育”

2014-08-07 10:06叶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陶行知生活

叶红

曾经,一位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以“我最……”为题写一篇作文,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最讨厌的一件事——上学。上学,讨厌死了,见他的鬼去吧,把书扔进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来再用锤子砸、砸、砸,再浸入浓氨水、浓硫酸、浓硝酸——用棒球棒打,狠狠地打、摔,送入火炉,烧成灰,最后为它拍张照,留作幸福的纪念。”

这是在网上看到的一份真实资料,在我为之痛心、震惊的同时,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今天,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

毋庸置疑,当今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吃的是有营养的食品,穿的是高档的服装,玩的是现代化的玩具,如众星捧月般的“小皇帝”。他们理应受到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有营养的、先进的、最利于他们成长的教育,即促使和引领学生灵动鲜活的生命自主地成长,使其完美的人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自然地发展与完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处于激烈、残酷的竞争时代,加之教育管理部门为选拔人才、体现其政绩应运而生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于是,社会、学校乃至家庭便纵容或迎合了这种功利式教育。他们关注的往往只是学校的升学率,两眼紧紧盯着的也仅是孩子的成绩,以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一切就万事大吉了,而把各种存在于学生身上的隐性或外显的不和谐因素,如:任性、自私、蛮不讲理、骄傲自大、意志薄弱等,统统忽略不计了。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不缺少德育的国家。但是,去看看我们的课堂,不得不令人深思: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学生犹如一只空空的美德袋,任由教师往内倾注“品种繁多”的道德,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缺少民主选择的权利,缺少自主的合作探究和积极的实践体验。孩子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遭的生活世界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孩子们的真实内心。于是乎,造就了许许多多在课堂上和在生活中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

由此可见,学生任性了,自私了,并不意外,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学生把读书看成最讨厌的事,也不足为怪,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只是啊,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思品教师,在看到这样的现象之后,内心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难道我们的品德教育只能这样了吗?

抛开浮躁,静下心来,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凝视着那一行行足以振奋人心的话语“生活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它让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施开放教育,实行“教育无痕”的对话, 才能焕发学生活力,不断健全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伴随着知识的获得,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随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快乐而真诚地生活,去获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耳旁不由回响起熟悉的旋律:“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面对具有独特个体和完整生命的学生,我该拿什么,奉献给我所热爱着的至真至纯的学生啊?此时,陶行知先生以那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以及他为倡导并实践他那伟大的教育思想而践行的一桩桩、一件件教育轶事,都令我耳目一新,都令我为之感动,给了我深深地教育与无穷的启示。

启示一:以“爱”为钥匙开启学生心灵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这“营养”,毋庸置疑,就是爱——教师对学生无私而高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则小故事也给了我许多启发:一根粗粗的铁棒不管怎样使劲地击打也敲不开一把锁。这时钥匙来了,小小的身子轻轻扭动一下,锁就开了。铁棒很奇怪,钥匙说“我最了解它的心。”

老师的爱正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锁的那把钥匙!

怎样实施师爱?陶先生有言云:“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儿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这句话告诉我,老师想要走入孩子的心灵,首先要变成孩子,具备和孩子一样的童真、童趣和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以孩子的心灵来感受这个世界,与孩子同欢乐共烦恼,产生与孩子能“和谐共振”的情感,唯有此,才能叩开学生的情感闸门。

情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心理成分,情能激思,情能启智,学生的思维需要情感来滋养。当老师带着真情走近学生,做到“以趣激情、以情引情、以境生情”,情感与学生真正产生共鸣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敞开心扉接纳老师,珍视课堂上所体会到的真实感受,在一次又一次愉快的游戏中、有趣的实验中、会心的微笑中,获得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转化为自身道德行为的内驱力。

启示二:以“对话”为载体实现顺畅沟通

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先生当即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老先生,不愧为一代教育大师,今天,当我们在为“对话”不断探索、埋头研究时,恕不知,他早已把“对话”这一教育理念阐释地如此透彻,运用地如此自如,令我不禁感叹:噢,原来教育可以这么做!

这个看似“古老”的故事,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给了我许多常新的启迪:作为教育活动的“对话”,它是一种沟通,是一种合作,更是一种交往,意味着互动、民主和平等。陶老先生轻轻蹲下身来,以平视的目光、平等的语言、亲近的心态与学生“对话”,真正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淡化了教育痕迹,那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境界。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话语霸权者,是裁判,是保姆。学生就是静听、静观、静思,是一个被动的生命。课堂上教师是表演者,成为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研究课堂教学就是研究教,就是看教师的表演,学生这个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体则在教师以及教研人员的视野中消失。

新课程不再是独白的文本,而是对话的文本。对话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参与者,一个合作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话语霸权中解放出来,从裁判和保姆的角色中退出来,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自己的生命。

实现“教育无痕”的对话,首先要营造一个开放融合的交往空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包括与自己对话(意即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使学生身心自由舒展,说真话、吐真言。“朋友,我想对你说……”正是学了《手拉手,交朋友》后提供给学生的这样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意在引导学生对自己、对同伴在交友活动中的表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意见。这样,把学生的认识活动置于一个更开放更广阔的时空当中,给他们一个自我转化、自我提升的空间。学生于自由自在的“留言”中,加深了对友谊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有助于自我反思、自我激励与自我调整,提高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启示三:以“生活”为沃土培植道德幼苗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深信,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有人说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那无疑就是承认了离开水也可以游泳一样。“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让学生的道德幼苗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学生的道德生命才能生动、完满。

生活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因此,要“跳出教材用教材”,始终以生活世界为背景,把品德课堂变得充盈些,再丰厚些。只有这样,学生才得以用明亮的双眸发现生活中的善,用敏锐的触角体验生活中的真,用睿智的心灵感悟生活中的美,由此学会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生活。我希望我的学生是自由的,快乐的,在课程改革构筑的这一新教材平台上,用我的慧眼、我的爱心、我的睿智,奉献给学生更多,与他们一起发展,共同成长!

【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江苏】

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陶行知生活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