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衡哲:中国第一女教授

2014-08-07 11:40:49■冯
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陈衡白话西洋

■冯 梅

陈衡哲:中国第一女教授

■冯 梅

陈衡哲

她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正宗文学史上记载的却是鲁迅;她支持白话文运动,却意外卷入所谓的胡适情事中;她带有独特“女性视角”的中学教材《西洋史》一度消失在史学视野里……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还拥有不少其他的“第一”:第一批留美女学生之一、第一位白话文女作家、出席国际太平洋学术会议(连续四次)的第一位中国女学者等。她对女性问题研究深邃并提出“男人有千万种能力便有千万条路可走,而女人纵使有千万种能力,也只有一条女性的路可走”的悲观论断,在这条女性道路上,陈衡哲走得沉沉浮浮,艰难却精彩。

出身名门

陈衡哲1890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原名陈雁鸟,字乙睇,家中行二。祖父陈梅生有12个子女,伯父陈范(《苏报》馆主)、父亲陈韬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和诗人。祖母赵氏、母亲庄曜孚都是常州人,能文善画。1894年,4岁的陈衡哲便开始随母识字读书。7岁时她已以抵制家人为她缠足表现出自己不屈的个性;同年夏,父亲参加科举考试,母亲则开始教她用文言文写信。但教完开头和结尾的格式,母亲已无暇再顾她。聪颖的陈衡哲发挥了自由的天性,最后用文言夹白话的方式写出中间部分。父亲和大伯读信后大悦,认为陈衡哲很有创造性,鼓励她继续用这种方式写信。

陈衡哲自由的天性在这个相对开明的家庭里生长着。13岁时,进学校的强烈愿望在她内心涌动,促使她离开父母。几经波折,进入上海中英女子医学院,在这里,她只学到了英文。直到1914年,她才在参加清华学堂留美考试后有机会去美国真正实现进学校学习科学文化、做个独立女子的理想。

被遗落的白话文学第一人

陈衡哲7岁时自由、好奇的尝试是其早年教育中最愉快的事情。从此,她乐此不疲,笔耕不辍于用白话写信。所以,当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始为新文学革命摇旗呐喊时,陈衡哲就自然而然地、无需痛苦的挣扎和艰苦的自我磨砺,在第一时间内站在了旗下。她那纯而又真的白话小说《一日》于当年的5月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比正宗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早了一年。胡适认为,陈衡哲其实是他“最早的一位同志”。

或许是因为《一日》离开了故国视线,国人无从知晓;也或许是因为《一日》不如《狂人日记》般充满战斗力,缺少处于国衰与革新时期的悲愤和呐喊色彩,所以《一日》沉淀了,陈衡哲并不被人所熟知,她的白话文学第一人的身份被遗落在历史的光影中。阅读《一日》的人们发现:陈衡哲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面对一个非常深刻复杂的哲学问题,她只唱着一叶童话的小舟、哼着小曲,非常纯粹、轻松地就到达了白话文学革命的彼岸。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少了鲁迅式的忧国忧民思想。在她的《女子教育的根本问题》(1921)、《国难与知识界的妇女》(1922)等著作中,大量涉及教育、青年和妇女思想的随笔直指当时的现实问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绯评价认为,陈衡哲是早期现代女作家中理论素养最好、思想专论最多的人。

三进三出高校

1914年夏天,在清华学堂里的陈衡哲考取了美国五所最有名的女子大学之—瓦沙女子大学,开始专修西洋历史,同时学习西洋文学。在那里,她结识了胡适、任鸿隽、杨杏佛、梅光迪、朱经农等人,并以莎菲为笔名开始写作,后与时任《留美学生季报》主笔的任鸿隽结为夫妻。1920年,获硕士学位的陈衡哲,受蔡元培之邀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开讲西洋史和英文课,成为北大第一位女教授,也是中国第一女教授。

在偌大的校园里,陈衡哲也有着某种孤独,婚后当母职来临时,在女教授还零星稀疏的社会背景下,陈衡哲没办法减弱母职而主攻教职。1921年,她辞职专事写作《西洋史》和养育女儿。

身为女人、母亲、学者,陈衡哲扮演的多重角色,让她时常感到分身乏术。她在写给任鸿隽三姐的信中表现出一个女人的坚韧和无奈,“今秋日本之会,我十分想去,但家中又没有人了,小孩子不放心,你如肯先来,俾我能得到一点自由,那真是感激极了。”因为出众的才华,陈衡哲在国内和国际都有一定影响。她当年就读的美国瓦萨女子大学校长曾经承诺:只要是她的直系后人,子女均可以免费、免试进入该校。后来,陈衡哲的女儿任以都、任以书均就读于瓦萨大学。陈衡哲教授的身份时断时续。1923年,她随任鸿隽入东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1925年又随任回到北京;1935年,国民政府调任任鸿隽为四川大学校长,陈衡哲随任川大历史系教授。

作为一个学者、历史学家,她对妇女、教育、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川大期间,她奋笔直抒四川的保守与落后。文章一经发表即遭四川新闻界和一些读者的口诛笔伐,她愤而离川。她的《西洋史》带有独特的“女性视角”:《救救中学生》一文抨击了当时中学生的功课量繁重。此后,教育部果然减少了部分课程。

猜你喜欢
陈衡白话西洋
白话寄生虫
当代水产(2021年5期)2021-07-21 07:33:10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南方周末(2021-07-15)2021-07-15 19:49:39
鲁迅用印选
中华书画家(2021年3期)2021-04-07 07:10:24
Kiss and Ride
陈衡哲 中国第一位女教授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16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40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34
永远的秘密
杨绛先生心底的一个秘密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