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经济
——满足个性需求
职商培训、外语培训、舞蹈培训、创业培训……一些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开始参加各类培训班,希望自己能在假期里学习“充电”,为将来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大学生“充电热”也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教育培训经济的繁荣。
据《教育》旬刊记者了解,近年来,许多高校附近大都有各类的培训班如形体、舞蹈、跆拳道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而且每个班级的名额也大都爆满。大学生群体是培训班的主要吸纳对象。在众多类型的培训班中,多数学生对瑜伽、舞蹈、跆拳道等动感十足的培训情有独钟。
“虽然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妆容能提升一个人的品位,但舒展挺拔的体态、优美的仪态、得体的礼仪更是最根本的、是永不过时的‘装饰品’,成为你成功的砝码。”烟台市某培训机构形体教师姜娅静如此说。在她看来,如果一个人探颈、耸肩、驼背、腆腹,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会大打折扣。虽然大家觉得在正式的场合下,会改过来,但如果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在一举一动中透露出来,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观感。正在接受形体指导的烟台大学土木专业学生宋美涵,自己这个假期报名参加了形体班和爵士舞课,她想通过一个半月的学习改头换面,以崭新的面貌拥抱大学时光。
在北京某舞蹈培训机构学习的一位大一学生说:“在学校,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很有才华。每逢一些活动或晚会,他们各自的才艺展示实在令人羡慕。我从小就没学过什么艺术表演之类的,也想通过学习一些艺术课程找到自己的才艺特长。”
谈起自己创办的培训学校时,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07级音乐舞蹈系毕业生李琴自豪地说:“2010年,我创办了‘家席舞蹈艺术学校’第二所分校,开设了拉丁舞、摩登舞、爵士舞等舞蹈课程。如今,学校已有少儿学员、成人学员等600多人。”据了解,在大学就读期间,她就利用自己的舞蹈专业特长创办了培训班。如今,建校短短三年,她不仅自己当上了事业有成的老板,还帮不少学弟学妹解决了实习就业问题。
在大学里学习的专业知识,求职应聘时有时派不上用场,因此许多学生参加培训班是为了“镀镀金”,让自己获取职业技能,方便未来就业。除了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一些诸如沟通技巧、演讲技巧等软件课程在大学生中也很流行。参加礼仪职前培训的一位应届生小黄说:“以前读书时老师经常讲‘穿着打扮不重要,只要专业成绩好就行’,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除了专业成绩这些硬功夫外,着装、礼仪、妆容同样重要,一个连打扮都不会的人,老板能相信你吗?”
当前,许多培训公司都有针对毕业生的职前培训课程,主要是针对毕业生的基本职业素质。简单地说,就是要去掉大学生身上的“书生气”,加强毕业生的职业化。目前,这类培训课程包括职业定位、演讲与表达、沟通与自我推荐、情绪控制、职业心理与职业道德、个人形象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针对职前培训在大学生中广受欢迎的现象,有专家表示,高校要对大学生做到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显然是力所能及的;而社会上的之前培训机构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空白,应该说是对高校教育的一种补充。
大学生礼仪培训 来源/健康知识网
本刊点评
随着越来越多的培训班兴起,许多大学生盲目跟风报班,却往往学到中途就没了热情,报班的高额学费也打了水漂;还有一些学生报班时不加选择,交了钱、花了时间却学不到真东西。对此,在选择培训班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培训班,不要盲目跟风;要科学合理报班,依据自己的时间、精力等现实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班;选择培训班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报有真材实料的培训班;报班之后,则要坚持下来,才能学到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