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知行合一 践行平民教育
——访四川省成都市行知小学校长冯力

2014-08-07 12:11祝长龙
未来教育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生自治成都市陶行知

本刊特约记者 祝长龙

传承知行合一 践行平民教育
——访四川省成都市行知小学校长冯力

本刊特约记者 祝长龙

冯力

“我对于学校悬格并不要高,只希望大家把学校办到一个地步——情愿送亲子弟入校求学,就算好了。”陶行知先生在《我之学校观》里的一句话深深地影响着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教育工作者——冯力。早在1982年,冯力还在四川省阿坝州威州师范学习期间,看到礼堂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当时她觉得有点诧异,为什么这位姓陶的先生要把王阳明先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颠个个儿呢?后来才知道,同样的知行合一,在学生的认知规律方面却有着极大的差别。

如今,冯力已经成为四川省成都市行知小学校长——一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践行者,同时还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任理事。

行知伊始

成都市行知小学原名花照小学,位于成都市西北部的城乡结合部,这里曾经有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名字——花照壁。据冯力回忆道:“1998年,我调动到成都市区工作,2002年担任原花照小学校长。”当时,基于学校实际,她开始对行知思想进行全面学习、探寻,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再创造。在学习实践中,她深感大师教育思想的丰厚和精深,为其伟大的实践性和前瞻性所深深折服。

2002年,花照小学收归区教育局直属,让学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学校也成为了农民工子女随亲就读的定点学校。后来,又成为成都市SOS儿童村小学段定点学校,这些“定点”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当时,学校农民工子女比例高达90%,部分班级甚至达到100%。花照小学如何生存,学校发展往何处去?冯力和花照小学教职工在新的教育形势面前,主动去面对和思考这些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研讨和论证,冯力与学校班子最终达成了三大共识:一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当下,教育均衡是大势所趋。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大众,面向所有的学生,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每一只鸟儿都歌唱。二是,基于学校附近的社区环境和学生的家庭背景,不但要教育学生,更要提升家长、影响社区、造福社会。三是,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品质和技能。

冯力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共识和陶行知先生“教育为公”思想、“平民教育”理想、“生活教育理论”不谋而合,于是,学校开始在教育教学中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有了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2006年9月,学校迎来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春天。学校迁移至金牛区长庆路长久一巷,正式更名为“成都市行知小学”。成都行知小学的发展由此正式开始。

在回忆这段发展历史时,冯力坦言道:“在那几年的实践摸索中,我们认识到陶行知教育思想伟大的前瞻性和实践性。”在四川省陶行知理论研究会专家们的指导下,成都市行知小学正式确立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以“爱满天下”作为教育理想,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努力推进“平民教育”。为此,其教育思想内化为办学理念,把教育展开到生活所包含的所有领域,把生活提升到教育所描绘的水平。

学行知 践行新六艺

冯力将学校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实践行知思想,促进学校成长”。学生终生发展的归宿是要具备发掘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

在确定“求真知、怡真情、养真力、做真人”的学校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冯力注重“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提高教学成效。

“如果人生是一条小溪奔流到海,那童年就是林荫遮蔽的安澜,舒缓静谧。呵护这份短暂的快乐,让成长伴着欢歌,我们义不容辞。”这不仅是冯力的心声,也道出了成都市行知小学全体教职员工的心声。基于此,成都市行知小学从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对学生的尊重和熏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外显,尊重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形成优雅、积极的文化品位。

二是倡导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主张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三是用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校于2007年开始进行综合学科印花评价课题研究,2009年起进行数学“成就学堂”课题研究,并将做法推广到语文学科。从唯结果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真正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

与此同时,冯力坚信:“生活是座宝库,给孩子追寻的工具和发现的眼睛。”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活动本身就是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

学校从课程建设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师资现状,开发出一系列学生喜欢、特色鲜明、手脑并用的“新六艺”特色课程,让孩子们通过这些课程感受文化之美、生活之美、劳动之美和创造之美。新六艺课程包括传承陶行知思想和传统文化精髓的咏陶课,提升审美水平和书写能力的书法课,提升学生心理智能和心灵智慧的心灵智慧课,强身健体明礼仪的跆拳道课,提升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儿童阅读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深广度的陶艺课。概而言之,新六艺课程更为强调特色教育的价值所在。

为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学校还开设了“插花”、“剪纸”、“中西点制作”、“茶艺”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提升其生活情趣和生命质量,彰显出学校对学生们的人文关怀。

与时俱进 学生自治

“实行小先生制,即知即传。”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尊重、赏识,小学生也不例外。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成都市行知小学在冯力的带领下,在践行新六艺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学生自治”思想,努力建立全面自治体系。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他也认为:“人人都可以当小先生。”对此,在冯力的倡导下,学校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能力特长等组织成立学习小组,人人都当“小先生”。让“小先生”在课堂内外互助互学,共同提高。并且让学生在家里担任“先生”,对父母产生正面引导和影响。经过长期实践,冯力认为,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中,学生互相帮助、能力互补,既培养了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自信心。

另一方面,校园就是实践场,学生身姿在“自治”中渐渐挺拔。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行知小学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学生自治”管理体系。学校通过学生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管”,使学生在亲历亲为中自治、自理,自控能力逐步增强。学校大队部建立了学生自治体系,由学生负责活动的日常管理。

小先生们不仅在自我管理中成长进步,还影响家庭,带动社区,提升了社区的文明指数:通过“小先生”们的影响和引导,家长们逐步接受了文明向上的观念。

事实上,冯力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行知先生“学生自治”的思想和做法。在有效推进“学生自治”的过程中,在“小先生”的影响下,家长也全面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家长们联合起来成立了家长自治委员会,主动地帮助学校协调、处理各种事务,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定盟友。

冯力非常高兴地表示,“陶行知先生要求我们把学校办成‘愿意送亲子弟入学’的学校,这也是我们办学目标的总体定位。我们把学生当亲子弟,把教师当亲兄妹,使行知小学由一所不起眼的村小快速地发展起来,成为一所新型的、现代的,家长乐于配合,教师感觉舒心,学生学得有劲的好学校”。

教师自治 自我完善

成都市行知小学在办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倡导“学生自治”和“小先生制”,强调通过学生在校内学习自治,从而培养出新社会需要的新公民。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冯力认为:学生自治的前提是教师自治,唯有教师自治了,学生的自治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为此,冯力在践行行知“学生自治”思想的过程中,首先在校内建立教师自治体系,让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

实际上,成都市行知小学在冯力的带领下,建立了“年级委员会自治”和“中心自治”双管齐下的自治体系。其中,年级自治委员会负责日常事务,部分行使行政职能;学校成立了“陶研会”,作为教师的发展组织。“陶研会”下设六大中心,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创造能力。六大中心包括宣传中心、科创中心、儿童艺体发展中心、儿童阅读指导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中心和健心俱乐部,全校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参与中心组织。由于中心组织的工作囊括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绝大多数教师都参与了中心组织。中心构建最大的特点是去行政化,还具有全员性、共通性、全面性、扁平化等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同时,中心组织也成为教师自我完善的专业发展平台,学校的“草根讲堂”被盛赞为教师发展的成都模式。

有了教师的自治经验,学校随即建立起学生自治体系,让学生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学生们在自治自理、亲力亲为中提升了能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学习的自觉性也明显提升。

冯力进一步强调说:“教师自治的背后是责任。”行知小学丰富发展了自治理论,建立起教师、学生、家长全面多维的自治体系。学校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群众组织的能动作用,让工会、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年级自治委员会充分参与学校规划制定、制度确立、重大事项决议。学校将管理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做到事事有岗、岗岗有人、人人有责。

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团队成长训练。倡导“我的学校,我做主;我的团队,我规划”。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夸夸我的团队”汇报会,各团队汇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折射出教师日常工作的艰辛和精彩,耕耘和收获。通过团队成长训练,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合作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心中有个春天 四季都是花期

在教师自治的基础上,行知小学非常注重塑造教师阳光心态。学校建立了“一心两智”的心育模式,“以心为本”是学校心育策略的核心,教师心灵智慧的成长和心理智能的提升是心育的主要目标,明需求、搭平台、畅沟通、求自主、促和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学校充分尊重教师的心理需求,给教师营造了一个大气、包容、轻松、和谐的绿色教育生态。学校自2002年起,进行“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及对策探索”,通过系列心理活动让教师们幸福从教。学校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心俱乐部,培养具有心理辅导能力的班主任队伍。目前健心俱乐部有八名专兼职教师,全校班主任一半以上参加过中国心理学会举办的高端心理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方面。学校多次和四川省德阳、绵阳市等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成就比较突出的学校进行交流,多次承担区内心理健康教育的研培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师活动,以缓解教师心理压力,帮助教师形成阳光从教的心态。为了让家属们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从而理解与支持教师的工作,学校定期举行以“一起走过的日子”为主题的家属慰问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真实反映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和家属们一起游戏、娱乐。“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新年活动、“厨艺大比拼”教师节庆祝活动等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促进了和谐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的形成。

提升学生心灵智慧

学校从机构建设、课程实施、师资培训等方面全面保障学生的心智成长,培养学生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校“健心俱乐部”八位成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初步规划,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年段确定教育内容;群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矫正相结合,八位教师轮流在健心俱乐部接待来访学生。

学校把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有计划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怀孕初体验”、“护蛋行动”。2011年“为青春期保驾护航”青少年儿童性健康教育活动,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学校把“心灵智慧”作为校本课程,每周一节纳入常规教学,保障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

其实,这一切又是道不尽的教育情怀。

行知小学外显面貌的变化,是城乡教育均衡教育背景下,政府在人力、物力方面全方位投入的结果。行知人,只是很用心、很努力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得如何,只能让家长和群众去评说。行知小学九年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路,这个思路蕴涵在学校文化建设上,蕴涵在师生的举手投足中,蕴涵在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里。陶行知先生要求我们把学校办成愿意送亲子弟入学的学校,“幼吾幼及人之幼”,把对自己孩子的人生幸福的期盼转化为对学生的培养,为培养孩子创造幸福的能力、享受幸福的心态做一些努力。学校教师也的确把学校当成“愿意送亲子弟入学的学校”,目前,有六名教职工子女在本校上学,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学校的信心。

事实上,冯力深爱每一个孩子,在她心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宝贵的生命。她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教,都可以成才,都可以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冯力也体谅家长,因为她相信每位家长都愿意全心全意照顾和养育孩子。冯力当然也信任教职员工,因为他们都愿意尽心尽力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孩子们服务,为学校发展出力。

冯力在追求一种境界,期望孩子们能在这里点燃生命的火种,享受阳光的季节,形成更高更美的人生追求目标;期望教师们能够微笑着走进校园,微笑着离开学校,发自内心地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并能以此为生;期望学校能形成这样一种文化精神,行知的烙印,就是能从师生的言行举止中显露出来的文明和优雅。

风雨无悔 桃李竞艳

事实上,在行知路上,冯力一直重视学生自治、教师自治和注重塑造教师阳光心态,始终坚持以师为根,以学为本。

作为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教育工作者,冯力更为明白“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为此,学校把“感恩教育”作为特色教育活动。学校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伙伴、感恩社区”的系列活动以及“感动瞬间”体验行动。

不懈的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行知人的执著勤奋,换来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得区市级“校风示范校”、“家长示范校”、 “优秀文明单位”、“绿色学校”、“少先队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关注孩子健康成长,送给家长就业机会”的招聘活动得到成都市各大媒体公开报道;科研课题《儿童村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及其教育的研究》,分别获得“四川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成都市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农民工子女代表李海蒂同学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少先队员”,并获得了“宋庆龄基金”。

在行知人的成长历程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困惑,也有感动;有辛劳,也有收获。在默默地耕耘中,我们忽视了清晨清脆的鸟鸣,正午浓绿的树荫,傍晚璀璨的晚霞,甚至在披星戴月的夜晚忽视了繁星点点的美丽。蓦然回首经行处,一路汗水,一路欢歌。

“传承知行合一,践行平民教育。”冯力已经做到了,不过,她说,“我的行知路才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学生自治成都市陶行知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高职院校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