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
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陈立新
社区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中频电疗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它不仅导致患者生理的残疾,而且由此引起认知、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高[1]。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2],本文通过分析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水平,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所收治的121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开始均接受一系列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待其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行康复训练。
1.2.1 试验组 ①中频电疗和针灸治疗:取颞三针或顶颞前斜线行头针,瘫侧上肢阴经穴为主要的体针取穴部位,选用鱼际、内关、尺泽、极泉等穴;下肢取阳经为主,选用解溪、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等穴。痉挛期针刺瘫侧下肢取阴经为主,选用太冲、太溪、悬钟、承筋、阴陵泉、血海等穴,上肢取阳经穴为主,选用八邪、外关、手三里、消泺、肩髃等[3]。针刺得气后留针20~30 min,每周治疗5次;同时对患者瘫痪的肢体用K8832-T电脑中频电疗进行刺激,兴奋其神经肌肉组织,一个疗程为4周,在电疗和针灸的同时,行康复训练[4]。②康复训练:若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可以对其进行相应康复的训练,避免出现关节挛缩、屈曲的情况。行悬吊颈腕带,3 d后未出现疼痛现象,则就可以行划圆运动、肩部钟摆样运动或主动屈身伸肘运动。3周后,患者可以适当进行后伸、前屈、外展锻炼及床上运动(躯干练习、桥式运动练习、翻身练习)。6周后,若患者骨折情况得以临床愈合,可适当加强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锻炼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个人卫生、入厕、更衣、进食等),并进行康复评定[5]。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不行中频电疗和针灸治疗,只是对其进行单纯的康复训练,具体操作方法同试验组。
1.3 评定方法 评定指标主要是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6]判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用Barthel指数评定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时间在治疗前和治疗4~6周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患者年龄最大72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为(58±6)岁,男76例,女45例。经过MRI、CT、临床证实,排除有明显意识障碍,两组患者在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康复治疗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积分均有提高,但试验组积分提高幅度远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121例患者一般情况分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比较[(±s),分]
注: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60 Barthel指数 28±14 69±21△上肢 9±3 37±9△Fugl–Meyer积分下肢 8±4 23±8△对照组 61 Barthel指数 28±13 52±18 Fugl–Meyer积分 上肢 9±3 25±8下肢 7±4 15±7
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回到社区,大部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也是社区康复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务。
近年来,由于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及老年人机体活动减少,脑卒中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较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7]。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可通过早期康复治疗进行改善,但康复训练不能立竿见影,且效果不明显,它具有显效慢、时间长的缺点,而中频电疗有锻炼骨髂肌和镇痛的作用,能够对肌肉和周围神经起到较佳的刺激效果。针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段,针刺头穴、阴阳经穴可改善大脑皮质电活动及血液循环,有利于消除脑水肿,促进脑组织功能的恢复,本组资料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积分均有提高,但试验组积分提高幅度要远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中频电疗和针灸治疗无疑是有效的[8]。
社区康复的脑卒中患者由于年龄大,且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其康复应调动社会、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发挥社区康复优势,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方法,如中频电疗、针灸治疗,并在社区设置一定数量的康复站,配备康复指导技术人员,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总之,康复训练结合中频电疗、针灸进行综合康复的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可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尽量降低致残率,且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26-127.
[2] 陈丽.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7(7):30-31.
[3] 曾素琴.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3):290-291.
[4] 寇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作用的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2):90-92.
[5] 孙静.脑卒中偏瘫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165-166.
[6] 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版社,1995: 309-314.
[7] 刘立明,朱才兴,成忠实,等.老年脑卒中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偏瘫预后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5,20(1):27-28.
[8] 韦少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6):186-187.
R743.3
A
1673-5846(2014)07-0099-02
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厦门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