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乐黛云:"和而不同"的学术伉俪

2014-08-07 12:36本刊编辑部
传记文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一介和而不同伉俪

⊙ 本刊编辑部

汤一介、乐黛云:"和而不同"的学术伉俪

⊙ 本刊编辑部

与汤一介、乐黛云两位先生,曾有过几面之缘。除了课上会下的短暂交谈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受托去二老的家中取一份材料。当时是夏日的傍晚,伴着虫鸣沿未名湖缓缓走到燕园深处,敲开了二老的家门。在门开的刹那,映入眼中的是铺天盖地却又整齐有序的书。曾欣赏过不少各类书房的照片,但这一次却很难让人有“书房”的感觉——因为书不再属于某个专门的空间,相反,整个空间已经没有一面墙、一个角落未被书“占领”。又从别处得知,这些顶天立地的书架所承纳的,仅是二老藏书的冰山一角。

此种书之胜景,当然道出了其主人的博学,不过不只如此,它也与另一个事实相关:汤一介先生与乐黛云先生这对博学广识、学养深厚、令后辈深深敬羡的学术伉俪,一位是著述无数并正编纂《儒藏》的中国哲学巨擘,一位是学贯中西并始终引领学术前沿的比较文学开创者和领袖,其结合最为恰切地诠释着他们自身一再强调的文化信念——“和而不同”。在《四院·沙滩·未名湖》与《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两部散文集的娓娓道来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幅生动、亲切的学者肖像,他们是这么的不同,却又是那样的和谐。而在他们各自出版的学术专著中,也可以隐隐地看到彼此的影响。有趣的是,如果翻看《传记文学》这一期的专题,会发现这种“和而不同”甚至也结构着5篇文章的关联:由汤先生的学生与朋友写下的文章,严谨、缜密、平和却不平淡,正如汤先生的为人与治学;由乐先生的学生与朋友写下的文章,灵动、亲切而奔放,也如乐先生的为人与治学。不同的风格之间,相似的感情令它们彼此琴瑟相和。

戴锦华教授的《似水流年》对80年代与乐先生的交往的回忆,呈现出了一个有“热度”的场景。在那个“最好的年代”中,乐先生开始将比较文学学科引入中国,并尝试建立一种关于“中国与世界”的新的思考方式。李中华教授的《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分别从读书、教书、著书、编书四个角度,摹画了汤先生学术工作的全貌。同时,以共事者的身份,李教授也将其中的艰辛与坚持传递给了我们,使我们得以想见汤先生在编纂《儒藏》等泽被后人的知识宝库时,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乐先生的学生与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的张辉教授的《我的老师乐黛云先生》以乐先生80寿诞的活动为首尾,追述了与乐先生初识的印象,由此乐先生的“乐在其中”的精神气象也随之漫溢、显现出来。杨立华教授同样从学生角度为汤先生勾画了一幅思想肖像。《先立乎其大》一文先后叙及汤先生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对“文明冲突”与“新的轴心时代”的思考、以及“中国解释学”的提出和《儒藏》的编纂等,使我们看到汤先生始终对中国的主体性思虑甚深,尝试以自己的思考与学术工作来担负起中国哲学在今日语境中的延续使命。博士毕业不久的张锦是乐先生最年轻一辈的、极具活力和热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二老的关系也如同女儿与父母般。在她热情的文字中,我们恰可以怀有温情地读到乐先生的另外一面——在引领学术前沿的思想者、中国比较文学的开拓者、严谨宽厚的老师之外,乐先生更是体贴、亲切的长辈。

寥寥5篇文章或许并不能全面显影二老相携走过的学术人生,也很难真正道出他们彼此的伉俪情深、对学生与后辈的帮助呵护。但是,在这些文章之中淌溢的那份强烈而真实的情感,我想,足以让我们抛开利益纷杂的现时,在那辈学者的大情怀与大思想中沉静片刻。

猜你喜欢
一介和而不同伉俪
晓耕
张鹏、文静伉俪的内画情缘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在古代不是所有夫妻都能称“伉俪”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的藏书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