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的发展对公立大学教学及管理的启示

2014-08-06 12:58:04罗智勇唐远新孙广路齐宏卓
教育文化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办学教育

罗智勇 唐远新 孙广路 齐宏卓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在我国各地[1]。经过这20多年的艰辛发展,民办高校办学制度日趋完善,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笔者先后在多家民办高校任教,以其自身的感受和调研对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从而为我国的国立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管理给予一些启示。

一、民办高校教育的形成、发展及现状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中国的变化和崛起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民办高校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

纵观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我国重新出现民办高校并不断发展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基础。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民办高校曾短暂的存在但很快的消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三资”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为多元的办学体制和民办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这为恢复和发展民办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揭开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1993年,国务院颁发“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的指出民办教育的发展方针:“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1997年, 国务院颁发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范并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肯定了民办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部分。2003年9月1日起国家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民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以上显示,民办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基于当前国情、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的结果。然而,并不是所有民办高校都能茁壮成长,有的昙花一现,自生自灭;有的饱经磨难,艰难维持,只有少数民办高校生存下来且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截至2009年,在全国1200多个民办高校中,纳入国家统一招生且具有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已达334所(不含独立学院),其中达到本科的民办高校48所。这些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部分优秀民办高校的办学方法

1.找准定位加强管理

大部分民办高校都能很快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2]。在明确了定位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在合理的教学计划下,从校长到辅导员都鞠躬尽瘁的管理学校,因而学校的学风很正。在对教师的管理方面,由于民办高校普遍采用专职和兼职教师的编制,因而在这方面民办高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切实做到尊重教师的人格,依靠教师的智慧,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往往都很高。

2.加强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民办高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真、善、美”[3]。强调在培养学生提高追求真理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学生如何“做事”的能力。让学生做一名完美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部分民办高校采用了很多方法来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很好的融入为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采用灵活的考试制度

由于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普遍比较差,而如果一味的强调加强考务、考风,势必会造成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适得其反的状况。民办高校管理者很快的明白了这一点,采用了灵活的考试制度。对于普通专业课,采用半开卷方式,让学生只带一张复习资料纸(必须手写)参加考试。这样即达到了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的目的又能顺利通过考试,使学生从沉重的补考压力中解脱出来,避免学生产生犯错误的思想。

4.强化毕业设计,实行末位淘汰制

由于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都将自己培养的学生定位成应用型人才,因此都强化了毕业设计环节。将毕业设计指派给专人管理,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公平合理的管理方法。笔者所在的民办高校一般将毕业设计分成开题、中期检查、代码检查、末期检查、撰写论文和答辩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采用匿名交叉评审进行(每环节评审教师均不相同),在每个环节中将不认真或作假的学生淘汰下来,并给该阶段通过的学生打分,最后汇成总分,按成绩高低给予优、良、中、及格或不及格等成绩。毕业设计采用秋季进行,对于没通过的学生采用下学期重新进行的方法,从而给学生压力,使毕业设计真正成为锻炼学生独立创造和检验四年所掌握专业知识总和的环节。

5.深入企业需求,培养“双证”毕业生

为了提高学生企业认知能力和社会实战经验,民办高校一般都不惜重金建设了自己的实训基地,并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通过研究企业需求及时推行“双证制”,实行“订单式”培养,让企业中有实战经验的员工进入校园任教。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又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竞争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培训机会,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便于毕业后尽快的上岗就业。另外,部分民办高校也对进入企业的毕业生工作表现进行定期的回访,表1为某民办高校对其毕业生在某企业工作后能力缺陷的统计结果。对表1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培养。为此,部分民办高校修改了教学大纲,在新教学大纲中增大了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也增加了学生单独进入社会生存的锻炼机会,为学生们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做好准备。

三、民办高校成功办学模式的深层剖析

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式无疑是成功的,所培养的学生也越来越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其生源也逐年增加。深入剖析民办高校成功办学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长方面

表1 某单位反映毕业生工作能力缺陷统计

民办高校几乎都是由校长筹资组建并管理的,学校创办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校长的切身利益。因此,校长会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管理好自己的学校,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合理与否也会做定期的更新,身先士卒并积极的采纳师生对学校发展有利的意见。因此,民办高校最高管理者几乎都是睿智的,对学校未来走向考虑的也十分清晰。笔者认为这是民办高校成功办学最主要的因素。

2.管理人员方面

由于民办高校采用竞争管理机制,加之校长会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几乎都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放到自己的管理业务上来,思考如何会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因此,民办高校整体运营效率非常高。

3.教师方面

民办高校基本上都是采用专职和兼职教师的人事管理。对于专职教师,采用绩效的管理方法,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职称的评定上也不拘泥于形式。因此,专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非常高。对于兼职教师,民办高校有选择的聘任众多优秀高校中有经验的教师,给他们丰厚的讲课费。因此,兼职教师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民办高校学生,同时也带来了国立高校中有色的管理方法,为民办高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学生方面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生源素质普遍比较差,但学费比较高[4]。学生对这一点也十分清楚,再加之当前的就业形式。因此,学生普遍压力比较大,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也都尽心尽力增强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基础。所以从自身角度出发,学生都能自觉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民办高校教学环节井井有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带来的启示

鉴于民办高校成功办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吸纳民办高校全部的办学经验并适当进行如下一些改革。

1.完善现有教育的法律法规,开放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力

现行的教育法是2006年修订并通过的[5],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现行教育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方面没有给高校较大的自主办学权力,因而严重制约了高校的特色办学。为此,应修改完善现行的教育法,让高校具备较大的自主办学权力,并在完成计划内理论教学、计划内实践教学之外适当的进行计划外理论教学、计划外实践教学[2],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增加了高校的收入,很好的激发教师主动教学的积极性。

2.开展新生入学前教育

入学前教育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生活的新生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时的新生对于大学生活一无所知,他们既感到兴奋又感到恐惧,毕竟对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来说远赴他乡求学还是头一次。学生对新校园、新的学习生活一无所解,这样就有必要提前为他们规划大学生活,使他们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这里将所调研的部分优秀院校的入学前教育内容列举如表2所示。

3.开设语言、交际类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当前高等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能往往很高,但却缺乏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表现优秀,但却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出现不知如何回答甚至不敢答等奇怪的现象。为此,笔者建议应该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增开语言类、交际类的必修课程,锻炼学生与人谈话、与人交流的能力,锻炼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表自我见解的胆识和谈话方式的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又好又快的融入社会。

表2 入学前教育大纲

4.改革部分专业课传统授课方式,实行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

当前在绝大多数高校教学过程中,还是普遍采用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难激发大多数学生主动求学的兴趣,也无法发挥授课教师的特长。为此,我们应该将部分专业课程的授课模式进行改革,适当的给授课教师一定的权力,可以让教师灵活的选用授课地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也可将学生按层次分成若干讨论小组,由教师布置学习题目和内容再分组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能发挥授课教师的特长。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面培养学生自身素质

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中,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家长们只注重升学的主干课程,对这些课程的投入很大,但却忽略了学生其它方面素质的培养,导致现在的大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为此,应该在高校中开设素质教育课堂,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这方面的讲座如百家讲坛、名家讲坛等,组织学生收看,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综合素质,当然也可开设专门的校园网,供学生免费点播。

6.实行班主任制度,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

新生已经习惯了有班主任管理的教学模式,如果大学没有为他们配置班主任,就会出现“极度放松”的情况,进而演变为厌学、逃课。为此,应该为低年级的学生配备班主任,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专业问题,也可以定期的组织召开专业研讨会,负责收集学生富有创意的想法,将这些学生推荐给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让他们积极参与科研,增强技术水平。

7.加强低年级学生管理,适当干涉学生寝室生活

新生入学往往都自备电脑,加之学校寝室都配有网线。因此,新生一般都能在寝室上网。如果学校对新生不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新生就会逐步迷恋于网络,久而久之同样会出现厌学甚至逃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习。笔者建议高校应对学生分楼管理,让大一、大二学生所住寝室楼不能上网或只开放部分校舍集中上网并派专人管理,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做对学习有利的事情。

总之,民办高校近些年来的发展是成功的。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们的办学经验值得国立大学深思,也同样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深层次的启迪。

[1] 熊嘉. 知识型学校组织:民办学校发展的新生机[J]. 教育导刊,2005(11): 51-52.

[2] 温锐, 刘世强, 熊建平. 略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定位的转型[J]. 教育研究, 2008(11): 65-68.

[3] 陈武元. 从补充教育走向选择教育: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 教育研究, 2008(5): 16-20.

[4] 陈武元. 中国民办高校如何走出办学水平不高的困境——经费来源结构的视角[J]. 教育研究, 2011(5): 43-46,94.

[5] 罗智勇,乔佩利,秦兆伟.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66-168.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办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