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探析*

2014-08-06 09:32张翰卿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6期
关键词:格局灾害空间

陈 鸿 韩 青 张翰卿

0 引言

自古至今,中外不少城市,有消亡的,有发展的,其城市空间格局都不尽相同,其背后有着当时人们某种观念的表达,也是满足某种功能的需要。城市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表述了人类对安全问题的态度。从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伴随着各种城市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的安全防灾理念也随之变化,城市的规划理念和工程措施不断更新,城市空间格局也不断地演变。了解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化,从而找出其背后的安全诉求。城市安全功能的“动态需求”与城市空间格局的“静态特征”应该是存在着某种关联的,城市安全意识可以说是推进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从城市安全的视角,将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演变进行划段研究,进而从中发现各个阶段的空间格局特征,用历史分析的手法来探讨未来城市的发展。

1 相关概念界定

“安全”和“城市空间格局”是两个互相影响的概念界定。其中“安全”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导向,是人们思想中既定的想要追求的一种状态,在现实中表现为针对客观实体和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秩序。“城市空间格局”体现了一定的客观实体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能够成为人们调整和建构的对象。

本文所指“安全视角”主要是指“城市安全的视角”。城市安全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安全”指城市免受任何潜在风险威胁的状态,只有在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友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才能达到广义的城市安全,这是宏伟而美好的目标。目前比较有现实意义的是“狭义的城市安全”,指城市基本不发生人为的技术灾害和社会灾害,在面对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的状态,简单地说,即相免于灾害威胁的安全。

狭义的城市安全承认在现代社会中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事故和威胁,现代人类的发展对于环境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重点关注制约城市生存和发展安全的重大风险上,从而勾画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底线”。狭义的城市安全主要针对的是整体城市的重大安全问题,关于城市局部或个别人群的安全问题不纳入本文研究范围。

“城市空间格局”指城市功能用地、物质实体及其所限定的可容纳虚空的位置布局及结构关系。也可以说,城市空间格局就是在城市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和相互关系的描述。在城市空间格局的概念中,位置布局和结构关系是两个基本内容,物质实体空间是核心对象,城市则是对该概念的空间边界的界定。

任何物质的存在方式都有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别针对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顺序性。我们所要讨论的空间限定为城市的物质空间,具体地说就是城市及其物质实体要素所限定的物质空间。城市空间格局的界定,是在时间维既定的情况下,对城市物质的空间维态的综合考察。但物质都是永恒运动的,我们不能避开非物质的空间理念意义与其他空间形态不谈①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城市空间格局也是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具体的某个格局对应某个时间点,到了下一个时间点可能对应另一个格局,这样多个格局对应于不同的时间,用时间的演进将这些空间格局联系起来考察就是城市空间格局的发展轨迹。通常,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演变就有较长的时段性,必须各个局部的变化积累到了一定的时候,才会形成整体空间格局变化的表征,这是由城市建设的耗时性决定的。

因此笔者是从历史视角来研究整体城市空间格局的安全问题,而关于城市微观层面(如社区和地块层面的空间环境安全设计)的安全问题并没有纳入研究范围。

2 城市安全意识及功能表现形式的演变历程分析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社会可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3个时期②丹尼尔•贝尔在1959年奥地利萨尔茨堡的研讨会上,首次使用“后工业社会”这个名称,他定义说:“前工业社会依靠原始的劳动力并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工业社会是围绕生产和机器这个轴心并为了制造商品而组织起来的;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和指导革新与变革,这反过来又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结构。”。社会的不同属性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于城市安全的不同态度,进而影响到城市防灾功能表现形式。笔者经过对中外城市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安全意识进行分析后认为,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可分为:前工业社会(自发避灾时期)、工业社会(自觉抗灾时期)和后工业社会(自为耐灾时期)。这3个阶段是基于人类对灾害的认识水平以及人类对灾害的处理方式来划分的,也隐含了城市防灾和防卫两大功能演变过程(表1)。

表1 城市安全意识及功能表现形式的演变历程

结合上表,下文就以“3个阶段”和“2条线索”为框架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阶段特征进行分析。

3 安全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阶段特征分析

3.1 自发避灾时期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在前工业社会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脆弱。那时人们还缺少科学知识,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那时候,在许多国家的法律系统中将灾害定义为是“上帝的创造(Acts of God)”,暗示当它发生时没有什么是可以做的。这种宿命的态度和文化价值不鼓励形成新的社会群体或安排对灾害进行调整和处理③Quarantelli,E. L. Disaster planning,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civil protecti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rganized efforts to plan for and to respond to disasters.P3.www.udel.edu/DRC/preliminary/227.pdf。。经过漫长的对环境的选择与适应,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且防御能力强的地域成为人们的聚集地,这样选择的目的在于防范各种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侵害。

前工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有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潜意识的、自发的朴素安全观,源于对自然依附关系的本能。城市聚落的布局、供水、绿化等方面已自发地考虑城市安全的因素。这时的城市灾害种类单一,城市问题并复杂,城市的空间格局与大自然十分协调。这些都是人们不自觉或半自觉遵循自然从而避免灾害的结果,这种城市建设的安全防灾思想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 。

图1 中国“风水说城镇选址图解”

图2 淹城遗址

图3 雅典卫城遗址

图4 巴比伦城(Babylon)平面图

图5 帕尔曼-诺伐城

3.1.1 自发避灾时期防灾功能表现形式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防御的要求。最初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由于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进而加强了防御的功能。古代中国的“风水说”是以朴素的自然观和“避凶趋吉”的心理需要来表现人类聚居与环境的关系。“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中国古代城镇、住宅选择基址的基本原则,“风水说”的选址表达了人类隶属于自然的关系,当然,这样的选址原则有利于城市形成良好的安全格局(图1)。

古代西方一般也通过城市布局来避开自然灾害。维特鲁威的论文集《建筑十书》中对于城市的选址布局也有一些见解。他指出城市必须建在高爽地段,不占沼泽地、病疫滋生地,避开浓雾、强风和酷热。同时,还设想了蛛网式八角型城市结构,有广场和放射形道路,这有利于灾害发生时提供疏散场地和通道。

3.1.2 自发避灾时期防卫功能表现形式

城市的防御功能对前工业社会的城市空间格局起着更为明显的影响。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防御的要求。最初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由于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进而加强了防御的功能。陕西半坡、姜寨等原始居民点外围的深沟,就是防御设施,其他原始居民点也有石头垒成的墙或木栅栏等防御设施。

“城”是人类定居后出现的为自身安全而建造的防御性构筑物。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始于夏启时期,当时已有“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在《墨子》的文献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攻防战术的内容,还记载了城市规模大小如何与城郊农田和粮食的储备保持相应的关系,以有利于城市的防守。中国古代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均有深而广的城壕。今江苏常州的淹城(图2),是西周时代淹国的都城。淹城遗址有土墙三重,分为外城、内城、子城,各城均有护城河环绕,只在西面有一出口通道。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是自发成长的,由于各地封主和各城市共和国之间常有战争,一般选在易守难攻、地形高爽之地,四周以坚固的城墙包围起来。西方古代有些城市的建设与东方不同,特别是在爱琴海周围,没有较大的平原,只有一些小盆地以及海岸线上一片片小的土地,很难形成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由于当地人比较喜欢进行掠夺和自我防卫,他们往往将城邦建立在一些高丘上,边上都是防御工事围绕。雅典卫城就是建于一个陡峭的山顶上,用乱石在四周砌了挡土墙,山势险要,只有一个上下孔道,非常适宜防御(图3)。

西亚巴比伦城(Babylon)的平面呈矩形,筑有两重墙。两重墙间隔12m,四周城墙又高又厚,城墙外有很深的壕沟环绕,有明显的防御目的(图4)。

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也考虑到了城市的防御功能。费拉锐特曾作过一个理想城市的方案,建于威尼斯王国的帕尔曼-诺伐城新帕尔马城(Palmanova)就是依照他的思想建的。该城中心为六角形广场,辐射道路用三组环路联结。在城市中心点设置棱堡状的防御性构筑物,周围也设置了突出的棱堡。周围突出的棱堡可以从侧面夹击来犯者,中心点的棱堡可以射击从放射道路进攻的敌人(图5)。

西方城市产生主要是经济的原因,当然也包含有政治、军事和宗教的因素。但是,西方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防卫。著名经济学者希克斯在其《经济史理论》中阐述到:城邦在传统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化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主要是城邦提供了财产保护、维护合同等“公共品”④(英)希克斯.经济史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说:“城市的另一个特征是城墙封围的城堡,四周有一个或数个居住区。大约是发现城墙作为统治集团的保护手段以后,它才被用来圈围那些被统治的村庄,使之保持一定秩序”⑤(美)刘易斯•芒福德 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1.3 自发避灾时期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自发避灾时期的城市建设较多地考虑了安全防卫的需要,注重因地制宜,因势趋利,城市与灾害是一种共生关系,城市多形成简单封闭、紧凑和功能混合的单点封闭结构模式。此时期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是一种“线性”和“一维性”的关系。所谓“一维性”关系是指一般只考虑人居环境如何依存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其出发点是依托自然求得一个较为有利的栖息环境。所以,古代城市多依赖于选址来避开自然灾害。当时的灾种也比较单一,城市构成也相对简单,灾害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有限,面对各种灾害,他们只能用神化的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与建设。所以,在城市安全防灾理念上表现为朴素的防灾思想。

前工业社会的城市一般是行政中心、军事重镇、宗教中心和贸易中心,其城市安全功能以防卫为主,防灾为辅。这一时期城市规模都较小,因此东西方城市都具有平面形状和空间结构较为紧凑集中的特点,形成单中心闭合结构,城市的规划布局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城市通过选址来避灾,一般选择高爽之地,既能避开洪水病害,又方便军事防御。当时城内还没有重大污染源和危险源,功能分区不明显,主要是商住混合为主。城市防灾空间主要是外延式的,将灾害阻挡在城墙以外,保得城内的一方太平。当然城内也有广场等开敞空间和绿地,但其防灾功能并不明显。城市空间网络结构以神权、君权思想为依托,强调以教堂、皇宫、广场、市场等为核心以及规整化、理想化的静态结构形态。城市路网结构无论是横平竖直的棋盘式,还是环状放射的蛛网式,都能保证灾害发生时交通的畅通和人员的疏散。

3.2 自觉抗灾时期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随着世俗主义在西欧的发展,以及科学作为另外一种获得知识方法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对灾害原因的认识:灾害被认为是“自然的产物”(Acts of Nature)。但是随着人们对可能的灾害影响因素了解的增多,能够采取行动弱化许多灾害的影响,尤其是通过加固建筑、建造堤坝的工程方法和其他的结构方法。以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为基础,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增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人们急功近利的欲望,人们洋洋自得地以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自居,开始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无视受动性的存在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最后也祸及人类自身。

19世纪之前,城市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经过持续而漫长的演化,城市的各种活动与城市规模是大致平衡的。中世纪的城镇规模都不大,城镇的尺度更倾向于合乎人的行为尺度,街道是以步行为交通方式,各条道路都集中到市中心交汇,平面轮廓常常呈圆形,城市生活节奏是缓慢的。工业革命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农业文明下的城镇平衡状态,规模生产的大工厂进入了城市,作为工人的自耕农潮水般地涌入了城市,大量的原料、产品和工人在城市中“川流不息”,铁路按照生产的要求在城市中任意“蔓延”。城市无限度地扩大,城市发展节奏加快。在这种人口和工业疯狂聚集的进程中,原有的城市结构关系已不复存在,新的城市功能又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城市发展是永不停息的,这样的城市形态必然会显得矛盾重重和混乱不堪,导致城市结构受到致命的破坏而难以修复、城市居住条件的恶化以及城市环境的恶化⑥洪金祥,崔雅君.城市园林绿化与抗震防灾——唐山市震后绿地作用与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1999。。

3.2.1 自觉抗灾时期防灾功能表现形式

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较为直接的原因在于工业化过程中恶劣的城市环境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流行病蔓延。1848年英国《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的制定是一系列社会改良行动中的决定性事件,也被认为是近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工业革命引发的城市化使得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开发陷入盲目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误区。城市无限制地向郊区蔓延,侵占耕地良田、挤占郊区森林、填埋河流、围海造田、穿山凿洞、裁弯取直……城市半径不断扩大,使市中心区与大自然分离。在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商业用地等优先布置完成后,才有小块地作为绿化用地,甚至一些绿地被改作它用,城市绿地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属品,造成城市疏散场地缺乏,仅有的绿地面积小,呈分散状态,不能构成完整的防灾空间系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霍华德(E.Howard)倡导的“田园城市”运动,研究了考虑城市安全与卫生的城市形态布局理想方式。1918年,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理论,是为缓解由于功能过分集中所致的各种城市问题。他建议逐步改造旧有的大都市,使之恢复合理的形态布局秩序以利于城市的安全与防灾,认为城市可以像生命有机体一样,将不同功能用地进行有组织的分别集中和分散安排。城市越是扩大,越不利于城市的安全与防灾。英国1941年开始由艾伯克龙比(P. Abercrombie)主持编制的大伦敦规划继承了霍华德“田园城市”和盖迪斯“组合城市”的理念,将伦敦周围地区距中心48km范围内,由内向外划分为内城、近郊、绿带、外围4个圈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都市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图6)。

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口号的鼓舞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江河整治工程建设。修筑水库拦蓄洪水,修筑堤防防止洪水泛滥。人们普遍地增加了安全感,以为江河从此不再泛滥,河岸两侧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城市不断扩大,人口不断集中。当下一次泛滥发生时,人们又束手无策,发现洪水所造成的损失比以前有增无减,于是人们又要求更加提高江河的防洪标准。当人们又获得暂时而虚假的安全感时,就会刺激两岸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直到再次发生泛滥时酿成更大的悲剧。人们陷入了经济发展与洪水灾害相互竞争的恶性循环之中。

图6 大伦敦规划示意图

3.2.2 自觉抗灾时期防卫功能表现形式

在冷兵器时代,用不着进行地下防护,防守主要靠城墙、战壕等工事;到了热兵器时代,尤其是飞机、大炮等杀伤力巨大的兵器普遍用于战争之后,人类才开始逐步进入地下防护体系。

空袭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灾害,对所有城市均有潜在的可能性,特别是政治地位重要的城市、经济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人防工程规划的基本目标与城市安全规划在防空袭方面是一致的。对人防工程而言,工程性措施主要是依托各类地下空间设施;具体包括城市人防指挥设施系统、专业队工程和救护设施、仓储设施、人员掩蔽所等。这些设施除了可以应对空袭外,还可以承担应对其他灾害防救的功能。它们均以城市平时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为主来进行规划建设。

影响城市空间格局集中的作用机制,也能导致城市空间的分散。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辨证的方面⑦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5。。为战争防御的强迫性集中,是古代社会对付以冷兵器为进攻手段的城市空间方式。这种集中性的空间在现代战争中则成为不利的因素。外来力量对城市的侵袭会产生两种城市形态:如果从四周侵袭则可能使城市更加紧凑,导致封闭的圆形;如果是来自空间的侵袭则会导致城市变得分散,形成开放的网络形态(图7)。

图7 外部安全因素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展开了军备竞赛,打击的首要目标是大城市,所以人口和机构在大城市的高度集中势必在战争中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有人主张,为了避免受到巨大损失,将人口和重要设施适当向小城市和郊区疏散,其理想模式为一个人口较少的中心城市,环以卫星城和低密度的郊区⑧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M].北京: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5:174。。这种思想对美国的郊区化产生过影响。在这期间,前苏联采取了将工业分散到郊区和乡村地区的做法。这种疏散保证了工人和工厂被安排到可能被袭击区域以外的地区。这种疏散规划对前苏联的城市规划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新的城市建设时,它们被规划成分散的城市,用郊区代替集中的城市。改造现状城市,建设宽阔的街道、人工的蓄水池,环绕城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减少建筑密度从而减少可能的爆炸和火灾损失。图8显示了城市规划对破坏量的影响;分散城市与紧凑城市和带型城市相比有更少的风险⑨村桥正武. 关于神户市城市结构及城市核心的形成[J]. 国外城市规划,1996,(4):16-20。。

3.2.3 自觉抗灾时期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自觉抗灾时期的城市建设往往忽略安全因素,无限扩张城市,利用技术与灾害对抗,城市多形成复杂半开放、高密度、功能分区明显的圈层半开放结构模式。此时期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在工具理性和自我膨胀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对自然过度干预,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非线性(复杂性)”和“多维性”的关系。在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多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下,一个小小的灾害都能对城市产生相当大的破坏作用。于是人们希望通过改变城市空间格局来避免城市产生安全问题。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良好的城市综合防灾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这些探索为今后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奠定了基础,也是考虑城市防灾减灾的城市形态布局优化的伟大实践。随着热兵器的发展使得城墙的防护作用降低,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以及城市的经济功能越来越被强调,城市安全逐渐由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衰变为边缘地位。

3.3 自为耐灾时期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在传统的现代化社会中,人们相信人的理性力量可以控制自然和社会,使人类社会有秩序、有规则地发展。这种对社会的看法,可以称为一种“常态社会”的观点。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前进以及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这种“常态”社会的观点已经日益不能符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不得不正视世界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风险社会”这一事实。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集度不断提高,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人为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城市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肆意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还引发一些城市安全问题。当前比较突出的新灾种有高温、冰雪、化学事故、信息网络危害、传染性疾病、空气水污染以及恐怖袭击等。

图8 战争对城市布局结构影响

随着人们对灾害认识的提高,不再把它看作是“上帝的创造”和“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的作品(Acts of Men and Women)”。支持这一认识的学者和专家认为灾害直接或间接是由人的故意和非故意的行为引起的。根据Beck(1992)的观点风险被定义为处理由现代化本身引起的危害和不安全的系统方法,因此,风险不再被看作一种特点,而是作为一种研究社会行为的方法,后现代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看法。1990年代后期,自然灾害开始被定义为社会产生出来的问题,而不是不幸的技术性事故或者上帝和自然所为,国家对灾害的关注转向减轻灾害和可持续发展,更多的区域在寻求减灾的新途径和办法。

3.3.1 自为耐灾时期防灾功能表现形式

阪神大地震对市民生活及城市活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幸运的是担负神户市一部分中心区功能的KHL只受到了比较小的损害,因此,灾后不久城市功能就得到恢复。尽管有很多市民和企业迁往邻近县,但商业等第三产业还是得到了迅速的恢复,KHL成为遭受巨大灾害的神户市的复兴基地。此外,以港岛为中心的海上市区、内陆的新市区也成为震灾后神户市的救助、救援、重建活动的基地,市民生活和经济活动没有因巨大震灾而停止。从整个城市市域来看,因神户市具有多核心的城市结构才使受灾范围缩小到一定的程度,同时,也为救助、救援、重建提供了基地。城市受到巨大灾害后,城市结构对承受灾害的能力和今后的重建、复兴活动有着极大影响(图9)。

图9 神户市城市结构示意图

唐山市在震后重建中采用分散城市功能,根据地震断裂带走向规划出“L”型城市空间形态。开辟城市新区,发展次中心城市,从中心区迁出一些大型工厂,相应疏散和减少中心区人口。原市区的路南区是1976年大地震的极震区,基本烈度11度,该区座落在地震活动断裂带上,重建后将区内主要厂矿(如机车车辆工厂、轻机厂、齿轮厂等大中型企业)迁至距中心区25km的丰润县城东侧,开辟了新城区——丰润区。目前,唐山市区就是由各相距25km的3个中等城市规模的城区组成,其间有便捷的铁路、公路联系形成组团式的分散型城市布局,对于抗震防灾是十分有利的(图10)。

图10 唐山震后重建的城市结构

在城市面对巨灾的防灾和迅速恢复的时候多核心网络城市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多核心网络结构也有利于城市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非典爆发,与其他大城市,尤其是与深圳相连的香港和广州相比,深圳的发病率较低,非典疫情在深圳得到较好控制。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在应急隔离过程中带来一定方便。尽管非典的流行与城市空间格局的相关性还缺乏有科学说服力的研究结论。但是从应急组织的角度,深圳规划采取了多组团模式,分为16个组团,700万人口分散在各个组团中,每个组团的居住、就业、娱乐、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组团之间人口流量不大。疫病流行期间,较容易采取隔离措施,对居民和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影响也比较小。相形之下,广州、香港的“摊大饼”式发展就暴露了面对灾害时的脆弱性(图11)。

图11 深圳市有利于安全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俞孔坚从城市生态防洪角度进行了尝试。在台州市的生态安全格局中,除了为海潮预留了一个安全的缓冲带以外,还为城市预留了一个“不设防”的城市洪水安全格局:一个由河流水系和湿地所构成的滞洪调洪系统。把洪水当作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对抗的敌人。并将其与生物保护、文化景观保护及游憩系统相结合,共同构建了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就像市政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社会经济服务一样,它成为城市安全的保障,并为城市持续地提供生态服务。(图12)

图12 台州市的生态防洪措施

3.3.2 自为耐灾时期防卫功能表现形式

进入后工业社会,对主动离心化和高速公路景观的技术性蔓延已经开始褪色。面对袭击时采取扩散主张实质上已经影响很小了。城市的防卫设施需要极其隐蔽,大城市防卫功能的要求也得到了升级。信息化战争改变了机械化战争的传统模式,卫星定位,精确制导空中打击,成为典型的作战样式。为了在遭受首次打击中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必须建设一批具有高强度防护效能、功能齐全的人防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相结合,其防护标准和防护功能要适应现代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功能更进一步往地下延伸,尤其是其防卫功能需要更具有隐蔽性和抗打击的能力。

3.3.3 自为耐灾时期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自为耐灾时期,人们的安全意识开始觉醒,开始重视城市耐灾能力,限制城市大小,城市开始减少扩张,分散建设多中心城市,形成更复杂、开放和松散化的多点开放结构模式。此时期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流行,人们开始质疑或否定现代的进步性与理性,反对理论化和统一性,重视差异性与多元化⑩(美)艾琳(Ellin,N.)著,张冠增,译.后现代城市主义[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浪潮,整个世界已经扁平化,未来的一切开始变得非常不确定。再加上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膨胀,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面对外界环境,人们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灾害的多变量不确定性,人们变得不知所措。人们开始努力去提高灾害恢复性,更多关注能够控制的元素。因此,需要建设耐灾城市,增强城市应对各种不测灾害的能力。新世纪城市安全问题呈现新的趋势。恐怖袭击、致命传染病重新唤醒城市规划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工程防灾作用的有限性让人们考虑用城市规划的方法更为长久地解决城市安全问题,以人为本的普世价值重新开始成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城市安全正在实现着作为城市规划核心价值的回归。

图13 安全功能对城市空间格局影响的阶段特征分析

4 安全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基本规律总结

4.1 安全视角下城市空间格局演变机制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方式的空间表征,其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本质上是出自城市结构形式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城市功能的要求,即由“功能—结构”的矛盾运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带来城市功能的变化,逐渐扬弃了原有的“功能—结构”的适应状态,从而孕育、产生、发展新的城市结构形式。“功能—结构”规律在城市功态发展过程中,决定着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时段特征和演变的总体方向。安全保障作为城市的一项基本功能要求,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互动机制。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具体表达形式,是物化状态的城市空间结构,因此城市空间格局也是城市安全功能的反映。

4.2 安全视角下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规律

通过对城市安全意识演变阶段的分析(图13),发现城市防灾和防卫2大功能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程度是不断变化的。自发避灾时期人们的抗灾能力较弱,城市防卫的影响为主、防灾为辅;自觉抗灾时期城市的经济发展功能占主导地位,防卫和防灾的影响程度都减弱了,而且防卫功能的影响还要低于防灾功能;自为耐灾时期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城市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防卫功能影响升级。

综上所述,在城市安全意识演变的3个历史阶段(表2),建设城市时对安全的考虑由重视安全、忽略安全到安全觉醒,城市空间由因地制宜、无限扩张到回归自然,城市与灾害的关系经历了“顺应—对抗—相容”的过程,城市的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也由共生、脱离到再次协调。城市空间格局特征由简单封闭、紧凑和功能区混合,到复杂半开放、高密度和功能区分化,再到更复杂开放、有所松散和功能分散化。安全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格局模式则由单点封闭空间格局、圈层半开放空间格局再发展为多中心网络型开放空间格局。

表2 安全城市空间格局模式的演变

5 结语

因此,在可持续发展风险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亟需重塑安全观,以调整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为重要手段,从而提升城市对可持续发展风险的预防、响应与化解能力。

以上分析均是基于历史城市经典案例所作出的判断,如需进一步增加结论的科学性,可以先将城市安全问题划分成自然灾害问题、技术灾害问题和社会灾害问题3大类,然后再细分成一些小的灾种,对这些灾种的特点进行分析。再将这些灾种类型与城市空间格局的安全因子进行一一做出相关分析,以找到不同灾种所对应的影响关联度较大的一些安全因子,从而窥见它们之间的深层次的关联作用机制,最后对这些关联作用综合分析,找出一些特征和规律,从而为城市空间格局的安全优化策略与安全评价研究的奠定基础。

虽然本文只是关于城市安全与城市空间格局从宏观大尺度且在历史演变中的一般静态关联特征研究(规律特征的结论还需做进一步的科学认证),但希望能为个别城市现在和将来的城市空间格局找到其适合的坐标,并在规划和建设中提供策略参考。

References

[1]董鉴泓. 中国城市建设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DONG Jianhong.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Chinese Cities[M]. 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1982.

[2]武进. 中国城市形态[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WU Jin. Chinese Urban Morphology[M]. Nanjing: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0.

[3]胡俊. 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HU Jun. Chinese Cities:Pattern and Evolution[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1994.

[4]崔功豪. 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及演化[J]. 地理学报,1990,45(4):399-410.CUI Gonghao. Spati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Urban Fringe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y,1990,45(4):399-410.

[5]段进. 城市空间发展论[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DUAN Jin.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Theory[M].Nanjing: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9.

[6]江曼琦.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8-131.JIANG Manqi. Economic Analysi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M]. Beijing:People Press,2001, 128-131.

[7]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 宋俊岭,倪文彦,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2.Lewis Murnford. The City in History: A Powerfully Incisive and Influential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Form through the Ages[M].SONG Junling,NI Wenyan,translate.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05:72.

[8]陈鸿,基于安全的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CHEN Hong. Optimizing Spatial Pattern for a Safer City[D]. Shanghai:The Dissertation for Doctor Degree of Tongji University,2013.

[9]章友德. 城市灾害学:一种社会学的视角[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ZHANG Youde. Urban Catastrophology:A Sociology Perspective[M]. Shanghai:Shanghai University Press,2004.

[10]Quarantelli,E. L. Disaster Planning,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Civil Protection: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rganized Efforts to Plan for and to Respond to Disasters. P3. www. udel. edu/DRC/preliminary/227. pdf

[11]约翰•希克斯. 经济史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John Hicks. Economic History Theory[M].Beijing:Commercial Press,1998.

[12]洪金祥,崔雅君. 城市园林绿化与抗震防灾——唐山市震后绿地作用与建设的思考[J]. 中国园林,1999.HONG Jinxiang,CUI Yajun. Greening of Urban Gardens and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Reflection of Garden Action and Construction after Earthquake in Tangshan City[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1999.

[13]南•艾琳. 后现代城市主义[M]. 张冠增,译.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Nan Ellin. Postmodern Urbanism[M]. ZHANG Guanzeng,translate. 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 Press,2007.

[14]托马斯•弗里德曼. 世界是平的[M]. 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Thomas L. Friedman. The World is Flat[M]. HE Fan,XIAO Yingying,HAO Zhengfei,translate.Changsha: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6.

猜你喜欢
格局灾害空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小人物的大格局
《灾害来临怎么办?》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