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之研究——以台北的微笑单车为例

2014-08-06 09:32严燕琴简博秀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6期
关键词:台北市台北系统

严燕琴 简博秀

1 前言

近年来,低碳、健康、慢活等生活理念的兴起,带动了自行车运动的又一春。自行车的使用成为现今许多强调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的城市所积极推动的交通工具,由于它具备零污染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使得自行车不只是简单的短程交通工具,同时也可以在许多城市民众平日休闲与游憩活动中使用。骑自行车可以促进心肺功能、增加肌肉耐力及有效控制体重等健康效益[1]。而推动城市自行车的参与,不仅具有运动休闲与通勤代步的功能,而且能够提供民众身心活动的机会,进而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2]。特别的是,如果骑乘者可以利用“慢骑”于城市巷弄之内的机会,了解与享受城市的文化与风貌,达到深切体验城市观光的目的,反而有助于营销城市。在近年来许多欧美城市推动慢活的生活态度之下,自行车便成为该项生活态度的具体代表。

城市人口众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推动城市公共自行车蓬勃发展。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公共自行车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不存在大气和噪音污染,可为出行者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3]。台北市同样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扰,为了响应环保、健康、慢活等生活理念,台北市政府与捷安特公司协力建置“YouBike—微笑单车”公共自行车系统,于2009年3月初在台北市信义计划区设置营运。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自行车作为日常出行的绿色载具,如今走在台北街头,你会发现一辆辆小黄车穿梭在台北街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今,U-Bike已然成为很多民众出行的不二选择,得益于租借系统与当今的科技成果充分结合,网路的快速发展,使用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直接登录U-Bike的官方网站(http://www.youbike.com.tw),或者说打开移动设备上的“台北好行”,查询到租车的相关信息,包括附近的租借站、骑乘线路、可借车辆数以及相关风景点等,使得信息网络与公共租车系统可以方便地结合,提供市民一项非常智慧与便捷的公共服务。因此,本文以台北U-Bike自行车租借系统为例,介绍U-Bike自行车租借系统的软、硬体设备以及整个系统的运作流程,说明该系统对民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影响。

2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 Public Bicycle System,PBS)能够无缝接驳各种大型公共交通工具,最大限度地促进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4],满足市民多层次的短距离出行以及不同目的的交通需求,可以便捷、高效地集散客流,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5]。自行车出行健康环保,顺应当下“低碳生活”的潮流[6],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不论是市民的身心运动和休闲体验,或是城市的地方营销与城市旅游等目的,现今许多欧美国家与城市相继提出城市公共自行车构建的计划,作为扩充市民休闲生活体验、改善都市环境质量与促进城市地方发展条件的重要政策。虽说全球已有众多城市进行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实践,但是学术界还尚未给出明确定义。

归纳来讲,西方国家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究发展较早,已经摸索出了若干成熟的研究方法,并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在自行车系统设计规划过程。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发源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马腾斯(Maaens)分析了自1992年荷兰政府实施自行车总体规划以来,各项自行车鼓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认为自行车政策对于推动自行车出行方式至为重要,其中又以在大人流公交站点设置充足的自行车停放设施最为有效[7]。德梅约(DeMaio)回顾了欧洲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历程,并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自自行车系统归结为政府交通企业大学[8]。国内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效果方面。龚迪嘉和朱忠东采用因子评价法判断我国适合发展公共自行车的城市,认为上海、北京、天津市适宜推广,而重庆市则不适宜[9];李正浩建立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马氏链模型用来求解各个站点所必需具备的服务能力[10]。

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一种短期租赁系统,出行者可以在任一站点租取自行车,使用完毕后归还到任一站点,不用负担购买自行车的成本,也不用担心车辆安全和停车问题[11]。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一种城市公交系统,它由政府、社会组织或公司在客流集聚地设置站点,提供适于骑行的、具有特殊设计的自行车给需要的人群,自行车免费使用或根据使用时收取少额费用,该系统还包括与之配套的技术系统、道路设置等[12]。这两种定义都明显将人们容易混淆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与自行车租赁服务区别开来。在很多旅游景点等人流量大、不方便行车的地方会出现自行车租赁服务,这些服务与公共自行车系统大有不同,自行车租赁的规模较小且集中在特定区域,站点很少,租借者必须到指定的地点租、还车,租赁服务完全本于追求收益最大化,一般押金和租车费用高昂;公共自行车系统虽然也可能收取一定费用,但收取的费用要低得多,盈利不是根本目的。

3 国外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经验

公共自行车系统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推动改善交通拥挤、节能减碳以及锻炼身体的最佳选择,欧美地区中有很多国家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也是相当成功。这里,我们以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阶段,选取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丹麦哥本哈根市与法国巴黎市作为国外城市代表。这3个城市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国家的首都,同时是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典型。

以荷兰阿姆斯特丹为例的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这个城市是世界自行车之都,骑乘自行车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由于城市与机动车的急速发展,城市中心变得越来越拥挤,整个城市陷入污染和噪音的危害中。于是,1965年阿姆斯特丹政府着手建置全世界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白色自行车”,该计划决定由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出资购置50辆自行车,将自行车车身涂成白色,放在公共区域上,期望供民众长期、免费使用。但是因为缺乏相关方面的经验,当时的自行车既没有上锁,也未设置专人管理,时间没过多久,自行车已经所剩无几了。该计划最终失败了,但阿姆斯特丹开启了公共自行车的序幕,引起越来越多的城市争相效仿与改善。

丹麦哥本哈根是第二代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代表,荷兰的单车模式在这里最受欢迎。时隔30年,哥本哈根市政府以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白色公共自行车作为参考对象,提出“城市自行车”方案。该方案于1989年开始执行,相比前一代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哥本哈根的做法显然成熟许多,称为投币式的管理模式。骑车者在使用该系统时必须投币,投币并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开启自行车上的锁,待骑车者还回自行车后,硬币会退还给使用者。这种模式最初是为了防止自行车被盗,但实际应用的结果并不理想。

以巴黎为代表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采用许多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卡技术等,控制中心、客服网点、租赁网点、服务终端、停车柱等都实现了联网,能够进行实时通信,不仅可以实现异地还车,很多其他交易如会员注册,也不受服务网点地理位置的限制。根据法国1996年颁布的《大气保护和能源合理使用法》规定,巴黎政府提出了未来城市交通出行规划(Paris Region Mobility Plan,PDU)。从2001年起,巴黎市区开始大力推行公共交通以及步行、自行车等无污染的出行方式[13]。巴黎于2007年7月推动启用名为“Vélib'”(有自由的象征)的城市自行车自助租借计划。该项计划以政府为主导,采用公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政府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由德高公司以9 000万欧元的启动资金以及所能提供的相关服务得标,获得Vélib'10年的运营权,这种公私合作模式达到双赢的状态是值得推广的。依双方签订的协议,政府除了可获得德高公司运营Vélib'的所有收入,另外还增加每年300万欧元的广告特许经营费,而德高公司则获得了其他支援事业的经营权。

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中采用的出行需求预测法,规划在分区基础上,根据居住人口、就业岗位、商业和设施4种类型,测算各区日均出行次数,进而确定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数量及自行车规模[14]。合理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系的建设,提供民众获得了诸多的便利。无论是本地居民亦或外来游客,只要满14岁,在年卡、月卡、日卡三者选择一种购买,便可以轻松畅游巴黎街头。前30分钟都是免费的,使用后可就近还车。事实上,巴黎并不是第1个实施自行车租借的城市,却是目前全球发展规模最大的地方。自行车自助租借计划大大地推动了巴黎的城市观光热潮,吸引了世界的眼光,而之后包括美国的华盛顿特区、纽约、芝加哥在内的各城市也因为大受这个巴黎自行车租借的计划影响,各市长纷纷前往巴黎取经。下表1正说明了各国自行车计划推动的趋势[8]。

同样建立在这些政策目的之下,台北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便因应而生。有所不同的是,台北市建立的“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充分结合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政策连结的假设建立在“公共自行车租借作为城市的交通,需与发展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不可讳言,它当初的目的仅是作为短程运输使用,目的在于减少台北市通勤交通的旅次,以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然而由于透过信息网络社会的建构,强化租借程序的方便,使得市民非常容易接受这项服务功能,进而扩及城市观光和休闲游憩的功能。因此,这个台北市U-Bike自行车租借系统,结合迅猛的科技发展成果,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城市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完美结合,加上奠基于台北市政府打造的网络基盘设施,使得U-Bike自行车租借系统的推动发展更为完善,为台北市民的生活、休闲与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甚至于,台北市观光传播局更是透过跨局处的资源整合模式,将U-Bike与观光景点相结合,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充分达到城市慢活与营销台北的目的。

表1 全球代表性城市自行车推动计划表[15]

4 台北U-Bike系统

台北市U-Bike自行车租借系统的前身,来自1999年于市区内推行的免费使用的自行车政策。当时学习的是类似大型卖场的手推车使用程序,以投币取车、退币还车的方式借用,但是由于手续单一、民众公德心不足等原因,加上多数自行车被盗,无奈宣告终止。自2009年3月,台北市交通局再次以“台北市接驳型公共自行车建置及营运管理示范计划”的试行计划向环境保护署申请补助,重新启用城市自行车租借系统。启用后的自行车系统由捷安特和台北市政府合办经营,命名为微笑单车。当初的第一个试点选择在台北市的精华商业区-信义区作为试验区域,因信义区是台北市的首善之区,该区都市计划的自行车道及行人系统规划完善,在这个区域内提供12个租借站及500台自行车作为试验工具,微笑单车软件上以RFID(Raid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作为读取系统,可以有效管控租借流程和方便维修调度。硬件上主要包括高精密电子锁、停车柱以及控制面板作为主要建置,停车柱采用一柱两车、左右两边都可停车的建构,是出于减少用地浪费的理念。此外,与台北捷运悠游卡公司做租赁系统上的结合,借助一卡整合实现全线5秒借还车,并接受无人自动化和甲租乙还的服务。

经过四年时间的试营运,台北市市民逐渐接受公共自行车成为大众运输的一环,在试用效益与使用人数广泛地提升与增加的鼓励下,于是在2011年8月正式推动“台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置及营运管理”的计划,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建构全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计划建造全台湾最大的无人化自行车租借系统,并委托交由知名自行车制造公司——捷安特(巨大)股份有限公司建置与营运。截至2013年4月,号称微笑单车的U-Bike系统已建置62个服务站,车辆高达2 132辆,单日使用量也屡创新高,平日使用量最高突破至25 000车次、假日使用量最高更突破27 000车次,显示微笑单车U-Bike已成为台北市民众平日通勤及假日休闲的必备工具[16](图1)。

实上,台北市U-Bike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的高度效益,是与租借系统的可及性有关,而这个可及性的因素则来自租借系统充分地应用信息网络的便捷与实时特性,以及合适分布的租借点。当然,U-Bike整套运行系统都与科技发展有紧密的联系,这使得台北市民凭借着日常生活使用的悠游卡,便可轻松租借自行车。此外,台北市观光传播局为方便国内外游客使用这个系统,于是透过行政部门的跨资源整合推出可使用的芯片信用卡,直接租借U-Bike,提高了深入都市旅游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为了提供信息的兼容性,技术平台的整合成为台北市推动智慧租借系统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中包括推动“台北好行”Android、iOS及Windows Phone等不同版本的适用平台,以及U-Bike官网的设计等都表现台北市所具备智慧城市信息整合的重要特征,主要目的便是要提高U-Bike系统的可及性,与解决各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问题,企图提供市民与国内旅客一个最好的使用环境。值得加强说明的是,“台北好行”首创U-Bike微笑单车结合观光景点的功能,一般民众只要开启台北好行中的U-Bike微笑单车地图,即可掌握所在位置周边的U-Bike租借点实时信息,同时可以了解附近地区著名观光景点、查询观光景点开放时间、位址、电话等信息。这个透过信息服务所加强的城市观光活动,与U-Bike自行车租借系统密切地结合,为城市民众的休闲生活与游客的观光活动提供最直接与最有效率的辅助功能。

图1 台北市U-Bike服务站(信义计划区)与租借设施

图2“台北好行”租借网页可及时查询租借站车辆供需量的详细情况[17]

图3 租借网站提供所在租借点邻近站点的区位信息(以信义区为例)[17]

图4 加入U-Bike的申办方式[17]

图5 选择U-Bike示意图[17]

U-Bike操作流程媒介的简单化对租用者的使用是有直接裨益的,它的步骤可以清楚地归结为以下4个:(1)加(Join)——租用者首先要持悠游卡到自动服务机(Koisk)、U-Bike网站或服务中心注册加入U-Bike会员,如果租用者没有悠游卡,而选择单次租用时,则可以直接使用台北当地的电信手机或芯片信用卡至各租借站自动服务机(Koisk)租车(图2);(2)选(Take)——在成为登录会员之后,先在租借站任选一个自行车停支柱,并于停车支柱上方感应圈内以悠游卡注册,等待取车绿灯闪烁后,将自行车拉出使用;若非登录会员,在选择单次租车时则直接在自动服务机(Koisk)上选定租借车辆,且在90秒内到选定之停车支柱将车拉出后使用(图3);(3)骑(Ride)——会员和单次租用者则可依使用规范自由使用租用的自行车(图4);(4)还(Return)——会员将租借的自行车锁定于停车支柱上,等待刷卡蓝灯闪烁,确认本次租金扣款与剩余金额无误后,即完成交易;单次租用者,则将租用车辆锁定于停车支柱后,确定车辆稳固且安全即可(图5)。至于租借站的设置,依据台北市交通局的考量,则必须包括:(1)设置点至少提供30辆(15个停车支柱)U-Bike的停车空间和调度空间;(2)设置U-Bike后不能影响人行道的使用,保障行人及自行车的通过空间;(3)设置点必须是市有土地,或者说所有权人同意无偿提供土地;(4)设置的地点临近道路,以便以后的调度维修;(5)设置地点的周边必须要有电力来源;(6)设置地点需临近捷运站或大众运输工具的网站,临近住宅区、市场、图书馆、观光景点等地点[14](图6,图7)。

图6 U-Bike取车示意图[17]

图7 归还U-Bike示意图[17]

其中,U-Bike费率的计自方式分为2种:一是会员,定义是U-Bike的长期使用者,他们的付费方式采用悠游卡付费,不过需要先行注册成为会员,注册的方式包括藉由网络平台自行在U-Bike官网申办,或到U-Bike的定点服务中心亲自申请,以及到各租借站的自动服务机(Koisk)上自行申办;二是单次租车者,一般定义为非本市与都会区的游客,只是短时间使用者,主要为未拥有悠游卡的民众。他们的付费方式,则可以通过当地电信手机或芯片信用卡两种方式进行小额付款,需要骑乘U-Bike的民众则必须要到各租借站的自动服务机(Koisk)申办。为了鼓励U-Bike使用者“短程使用”、“快借快还”,避免民众长时间借用与提高回转率,台北市政府于201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续借限制”及“累进费率”的两项新措施,以扩展U-Bike的使用广泛程度。这两项新措施将更能符合U-Bike公平、分享的理念。费率比较信息,详细见表2。

表2 YouBike使用方式与使用费率表[17]

5 结语

绿色交通的风潮席卷全球,自行车作为绿色载具,对于缓解城市交通的各种弊病效果显著,吸引了世界各城市纷纷投入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置。随着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研究的深入,各城市的建置方案也会越趋于成熟。台北市将当代科技成果运用到U-bike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使得U-Bike租借系统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民众更好地为运输服务,推动民众更加便利、快捷的生活。近年来,由于U-Bike自行车租借系统的推广,不只取代现有许多都市公共交通运输功能,甚至成为市民生活、休闲与游憩的重要交通工具。

References

[1]黄金宏. 骑乘自行车健康行[J]. 学校体育,2006,16(4):103-106.HUANG Jinhong. Riding Bike Health Pointe[J].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2006,16(4):103-106.

[2]古博文. 迈向“自行车岛”:从“游憩型”到“运输型”的自行车[J]. 运动健康研究所,2006.GU Bowen. Towards a“ Bicycle island”:From“Recreation” to“ Transportation” Type of Bicycle[J].Sports Health Institute for Research,2006.

[3]Heinen E,van Wee B,Maat K. Commuting by Bicycle: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J]. Transport reviews,2010,30(1):59-96.

[4]Karel Martens.The Bicycle as a Feedering Mode:Experiences from Three European Coutri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2004,9(4):281-294.

[5]熊文,陈小鸿. 城市交通模式比较与启示[J]. 城市规划,2009,33(3):56-66.XIONG Wen,CHEN Xiaohong. Comparison of Urban Traffic Patterns between Domestic and Overseas Cities[J]. City Planning Review,2009,33(3):56-66.

[6]王志高,孔醋,谢建华,等. 欧洲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案例及启示[J]. 城市交通,2009,7(4):7-12.WANG Zhigao,KONG Cu,XIE Jianhua,et al. The 3rd Generation of Bike Sharing Systems in Europe:Programs and Implications[J].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2009,7(4):7-12.

[7]Martens K. Promoting Bike-and-ride: The Dutch Experience[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7,41(4):326-338.

[8]胡健兰. 城市单车租借 巴黎带动全球疯[J]. Smart智富月刊,第 119 期.HU Jianlan. City Bicycle Rental Paris Led the World Crazy. Smart Inv Monthly,Section 119.

[9]龚迪嘉,朱忠东. 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实施机制[J]. 城市交通,2008,6(6):27-32.GONG Dijia,ZHU Zhongdong.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f Urban Public Bicycle Systems[J].Urban Transport of China,2008,6(6):27-32.

[10]李正浩.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站远期发展规模分析[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0(2):44-46.LI Zhenghao. Urban Public Bicycle Rental Station Scale Analysis of Long-term Development[J].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ransportation,2010(2):44-46.

[11]Shaheen S A,Guzman S,Zhang H. Bike Sharing in Europe,the Americas,and Asia[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2010,2143(1):159-167.

[12]张昱,刘学敏,张红. 中国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现状、问题和对策[J]. 中国发展,2010(5):74-79.ZHANG Yu,LIU Xuemin,ZHANG Hong. Urban Public Bicycle System in China:Current Situation,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J]. China Development,2010(5):74-79.

[13]张探昭. 从世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看绿色交通[J].城市交通,2000(3):36.ZHANG Tanzhao. A Discussion on Green Transpor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Bicycle Systems Development[J].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2000(3):36.

[14]耿血,田凯,张宇,等. 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设计[J].城市交通,2009(4):7.GENG Xue,TIAN Kai,ZHANG Yu,et al. Bike Rental S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Paris[J].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2009(4):7.

[15]庄惠宜,邱文彬,黄耀辉,等. 国外自行车推动计划[J]. 代步与 休闲产业双月刊,2004(18):17-20.ZHUANG Huiyi,QIU Wenbin,HUANG Yaohui,et al. The Plan of Driving Bike in Foreign Nations[J].Walking and Leisure Bimonthly,2004(18):17-20.

[16]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新闻稿[N].Taipei City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Press Release[N].

[17]微笑单车网页[EB/OL]. http://www.youbike.com.tw.YouBike website[EB/OL]. http://www.youbike.com.tw.

猜你喜欢
台北市台北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台北家居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拾味夜台北
台北Z House
台北
台当局全力化解大陆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