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荣
上海美术家协会 副主席
现代雕塑在城市空间中的形态表现是一个在业内很少被提及的话题。中国古代雕塑多以陵墓、石窟等形式出现,而能够作为城市雕塑的又多以建筑附属形式出现。据梁思成《中国雕塑史》中记载,秦始皇灭了六国以后,将缴获的各国兵器熔化后铸成12座大型的青铜人像,史称“十二金人”,长五丈,足履六尺,放置于宫室前,但是在东汉末年,大部分铜像被董卓熔化了铸钱,最后两座也于十六国时被毁。在国外,古希腊、古罗马的一些城市在公元初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如凯撒骑马雕像等。现在的罗马古城废墟(图1)里已经很难看到雕像,除了被毁坏的以外,其余都已被收入博物馆,这就说明了雕塑在古代城市设计中的重要位置。庞贝城废墟里依旧能看到几座雕像,但基本都是现代复制的作品,从古代城市的格局来看,它们的摆放似乎并不合理。在瑞士的中世纪古城伯尔尼(图2)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古代雕像,城市街道中央的喷水池与立柱形雕像是其特色。尼泊尔巴德冈杜巴广场(图3)的纪念雕塑,保存良好,创作于13至15世纪之间,基本上以建筑雕塑为主。
图1 罗马古城废墟
图2 瑞士中世纪的古城伯尔尼
图3 尼泊尔巴德冈杜巴广场
从以上的例子中不难看出古代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中的形态特征。
首先,在布局上是多样的,但是在表现手法上是单一的。其次,在表现形态上大都依附于建筑。再次,营造的空间氛围是庄重和严肃的。
现代雕塑在创作手法、材料选择、色彩运用等方面的改变,突破了原有的空间概念,为城市空间带来了新的气象。以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雕塑《带尖的卵形》为代表,对透空间的运用开辟了一种新的观赏方法,使得雕塑的实体与透空间形成了一个图底关系。当这个雕塑被放在香港置地广场上时(图4),它起到了一个超乎雕塑家预料的效果。透过图底关系,雕塑中间形成了一个8字,加上雕塑处于喷水池中,就成了有财有福,极受香港市民的欢迎。
图4 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带尖的卵形》,香港置地广场
现代雕塑对雕塑内部透空间的探索,提供了穿越雕塑内部空间的可能性。横滨街头的著名雕塑《沸腾的横滨》 (图5)坐落点正好在游乐场的对面,用不锈钢管构成的雕塑作品的形态与游乐场里的过山车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呼应关系,并制造出了一种运动感。当时横滨市政府组织创作实施了一系列的城市雕塑作品,共同畅想横滨的发展蓝图。这件作品借用动势来表示横滨城市的发展速度,并创造了丰富的空间形态。这类可供人们穿越的城市雕塑在各国的城市中已经运用非常普遍,在苏黎世的街头(图6)也可以看到。很难说它们在城市空间里有任何具体的作用,但它们为城市中穿行的人们提供了惊喜,邀请人们自由出入,从而带来新的体验。
图5 横滨街头象征性雕塑《沸腾的横滨》
图6 苏黎世街头雕塑
现代雕塑开创性的表现还有通过活动雕塑在四维空间上的探索。四维空间带给了雕塑真正的动感,并非感觉中的动感,而是空间中真正的运动。因为一件完整的作品需要通过时间来完成欣赏的过程,所以在学术上被称为四维空间。美国雕塑家考尔德的作品(图7)就是一个例子。法国艺术家菲利普•伊其理的《风向车》(图8)也是同样的原理,这组(3件)放置在卢森堡街头的活动雕塑是依靠自然界的风来推动雕塑叶片的转动,从而产生不规则的形态变动。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也有伊其理的这组雕塑,形体很大,所以称作《巨型风向车》。瑞士巴塞尔的著名活动雕塑《狂欢节喷泉》(图9)是通过机械动力来使雕塑活动起来的,作品的材料采用了废弃的机械部件,加上因喷头的摆动而产生的一条条优美的抛物线,堪称是完美的合作。
图7 美国考尔德的作品
图8 法国艺术家菲利普•伊其理的《风向车》
图9 瑞士巴塞尔的名作《狂欢节喷泉》
相比于古代雕塑,可以明显看出现代雕塑在城市空间中的形态特征:一是布局上的多样性和表现手法上的多元性;二是在表现形态上,大都脱离建筑而独立存在,甚至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雕塑建筑化和建筑雕塑化;三是营造的空间氛围是活泼的、亲近的。
对于公共空间,后现代艺术学者认为,公共空间是艺术发表“舆论”的地方。艺术通过介入空间,介入生活的互动来引领生活,并且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以容纳更多的自由、梦想和创造。设置大型雕塑是城市雕塑介入公共空间的一种常用手段,可以看作是波普艺术在生活中的延伸。取自生活的日常用品一旦被放大以后,便成为人们重新审视的对象。奥登伯格的波普雕塑《大椅子》(图10)矗立于日内瓦欧洲联合广场,高12米。不过椅子的一条腿是残缺的,它以国际地雷禁用组织的主张宣言为创作背景,强调在现代战争中不应再使用地雷,在让人感到亲近的同时又发人深省。
图10 奥登伯格的《大椅子》
图11 美国女艺术家路易斯•布儒瓦《大蜘蛛》
图12 荷兰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作品《大黄鸭》
图13 达米•赫斯特《慈善》
现代艺术家认为只有介入生活才能引入生活,才能释放民众的想象力,容纳更多的自由。所以现代雕塑在城市空间中的形态表现不能仅仅从形式方面考虑,而更要适合社会和人们心理的需要。现代城市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现代雕塑更应当关照现代城市人的心灵,用艺术来营造空间,提升道德,使其成为一个富有文化意义的社会空间,传递城市的精神面貌。放大生活、缩小世界的创作手法传递的是一种诸如关爱、和平等普世的价值观。美国女艺术家路易斯•布儒瓦创作了大批大型作品,试图通过放大的形体来表达女性自信自立的精神状态。她创作的《大蜘蛛》(图11)表现的其实是她的母亲。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大黄鸭》(图12)深受广大民众关注喜欢。艺术家认为将童年的记忆放大了,整个世界就变小了,这有助于人类间的互相沟通。为了强调主题的公益性,避免商业操作,艺术家坚持他的鸭子作品不能离水,每次展览结束以后,作品都会在原地被销毁,然后新到一处,再重新制作。展览所到之处无一例外的都成了大黄鸭的浴缸,以此传达缩小世界的理念。
艺术家通过巨大的形体强迫人们重新感受体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和现象,目的在于让大众重视生活、回归生活。英国当红艺术家达米•赫斯特的作品《慈善》(图13)描述了筹款被盗的场面,来讽刺鞭挞社会中一些人假慈善的机会,利用他人的爱心,达到为个人图利的卑劣行为。艺术家罗伯特•印第安那的作品《爱》(图14)简单醒目,将字母放大,制造图案性的装饰效果,深受观众喜爱。上海也有类似的字母雕塑,比如《五卅运动纪念碑》中的大型主体雕塑就是抽象化的“五卅”两个字(图15),有一种烈火熊熊的感觉。
现代雕塑的功能还包括活跃城市空间,改变现代建筑的色调,调节现代城市人的情绪,激发创造活力。美籍日裔雕塑家野口勇的《红色立方体》(图16)以金鸡独立的方式将作品放置在狭小的空间里,将一个原本凝固单调的井底之地变得有趣而充满生机。城市雕塑的功能不止于美化,也有调节视觉的效果,比如在直线型的高楼前摆置圆形的雕塑(图17),或是将杂乱的雕塑线条对比建筑的规范线条,并用颜色增添街道的活力(图18)。南非开普顿的街头雕塑《游荡的鲨鱼》(图19),借助于作品来活跃街道的空间环境。布拉格的街头雕塑(图20)引发人们关注通常被忽略的城市空间,重新激发观众对此类空间的好奇,至于作品的具体主题,则留给观众自己解释。
现代雕塑的新形态迈出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重要一步,雕塑成为城市的玩具和家具,增加了生活的情趣。荷兰鹿特丹广场的灯柱设计(图21)貌似抽象雕塑,实际承担了照明的功能。巴黎地铁的通风口(图22)通过装饰手段,变成了一件优美的雕塑作品。墨西哥城公共汽车站的长櫈(图23),貌似简单却充满趣味。纽约华尔街上将阻止小型车辆上人行道的障碍物设计成金块的形状(图24),这些小作品将艺术的趣味与生活的实用巧妙地融合了起来。
图14 罗伯特•印第安那《爱》
图15 《五卅运动纪念碑》,上海
图16 美籍日裔雕塑家野口勇的《红色立方体》
图17 球形雕塑对比建筑线条
图18 将杂乱的雕塑线条对比建筑的规范线条
图19 南非开普顿的街头雕塑《游荡的鲨鱼》
图20 布拉格的街头雕塑
图21 荷兰鹿特丹广场的灯柱设计
图22 巴黎地铁的通风口
图23 墨西哥城公共汽车站的长櫈
图24 纽约金融街阻止小型车辆上人行道的障碍物设计
图25 台湾三重市的玫瑰公园,《呐喊的亚历山大》
最后要介绍的是雕塑形态表现要与社会生活默契。1998年台湾三重市的玫瑰公园放置了一座雕塑《呐喊的亚历山大》(图25),分为头、四肢5个部分埋入土中。市长原想把玫瑰公园打造成一座欧洲风格的社区公园,而且还在公园内题字“快乐天堂”。落成后受到社区居民强烈反对,认为是一种凶兆。恰巧在这一年,就是在这座雕塑的施工期间发生了台湾桃园大空难,因此引起许多人不安的联想,有的人吓得在晚上不敢开窗,甚至有人在家里挂起八卦避邪。后来因为有8成的居民要求立即拆除。最后把这座雕塑转送了出去,改建为一座露天音乐台。
美国雕塑家塞拉的《倾斜之弧》系列作品之一(图26)最早出现在纽约联邦广场上,这件极少主义的雕塑作品长36.6m,高3.66m,由于它的放置方式与放置地方是危险的和影响穿越广场的人流,一建立就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这场争论的焦点不是形式和风格,而是对公共空间的权利到底是属于谁的问题。最后有1 300多人联名诉诸法庭,作品于1989年从广场上拆除。
图27 美国艺术家史都华•约翰逊,《永远的梦露》系列
美国艺术家史都华•约翰逊根据好莱坞影片《七年之痒》中梦露的经典造型塑造的《永远的梦露》(图27)建成于2011年,雕像高约8米,重15吨。这种美国文化的流行风格完全体现了美国式的审美。同样也是争议不断,因为总有人喜欢走进梦露的裙摆底下观看。一些有识之士认为这件雕塑宣扬的是一种低俗的文化格调,有损芝加哥市的形象。
由此可见,现代雕塑对今天城市空间的作用非常大,是对城市生活快乐的享受,也是对城市的美好表达,但其中可能涉及到的负面影响也是所有创作者应该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