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康
(山东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长城随想》共分四个乐章,《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遥望篇》。
1.呈现了本乐章的主题和要表现的意境。
2.呈现出跟进、追奏方式的旋律发展法。
3.用了四个手法塑造出肃穆、沉静、追思、悼念、祭祀的场景和气氛。
这段深情委婉的旋律,寄托了人们对先烈们深深的怀念之情。旋律发展方面,较之第一部分有着明显的变化。
1.结束了乐队追奏的旋律呈现方式。
3.旋律呈现出不规则乐句,为下面的发展作了铺垫,调式仍然为羽调式。
这一乐段,作者综合运用了前面三个乐章的主旋律因素,呈现出作为最末乐章的总结功能(不否定第二、第三乐章均是在第一乐章基础上发展而来)。在稳健的行板节奏中,音乐宽广抒情。缺少了第一乐章的凝重感,第二乐章的紧张感,和第三乐章的悲壮感,增加了一份舒畅和愉悦,表现出人们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者在最后的高潮乐段,运用行板节奏,三连音组合的接应句,宽广的旋律,塑造出大气磅礴、铿锵有力、波澜壮阔的场景。通过宽广的旋律,近乎自由的节奏处理,成就了无比恢宏的气势。既表现了人们铿锵有力地前进步伐,又表现了中华民族对未来充满信心、必定胜利的坚强信念,以及付之以行的壮丽辉煌的胜利征途,进而给这一充满深情、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音乐诗篇,画上了最后完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刘文金. 乐曲<长城随想>的创作及其他[M]. 民族器乐文集,2000.
[2]宋飞. 《长城随想》VCD.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3]李荣芝.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解析及其演奏处理[D],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