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若尔盖县,幅员面积10620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和阿坝州北部,是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
若尔盖总人口75791人,有藏、汉、回、羌、彝等12个民族,其中,农牧业人口占86.9%,藏族人口占91.1%。
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若尔盖,寒冷干燥,长冬无夏,日照强,温差大,呈西部丘状高原区和东部高山峡谷区两大地貌类型。这里有美丽的大草原,但这里也是全国罕见的大骨节病重病区。
若尔盖县有81个大骨节病区村,占行政村总数85.26%,大骨节病患者4258人,占总人口6%。病区分布在高山峡谷、阴暗潮湿地带,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通讯不畅,安全饮水困难,文教卫生滞后,缺医少药情况严重。
若尔盖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形成优势”,调动、整合各类资金及力量,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先决条件,以市场为导向
近年来,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药品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导致需求增长。抓住这个机遇,发展中药材种植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善农村经济结构、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种植中药材,不仅可以助民增收,保持地力,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
首要保障,以政府为主导
若尔盖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情况,不断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创新扶贫机制,整合资源,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效益,加快藏区贫困地区连片开发,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在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扶持引导下,若尔盖县率先在阿西茸乡团结村进行大黄试种,先后投入大骨节专项扶贫资金223.59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共推广种植唐古特大黄7300亩,同时在阿西茸乡团结村完成建大黄采种基地151亩,在求吉乡德翁村完成建40亩大黄种苗培育基地,涉及5乡23村2600余户。
与此同时,结合藏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集中资金实施项目,并结合“强乡兴村”战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增加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收入。
2011年藏区连片扶贫开发,投入881.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群众自筹276.8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05万元。推广种植唐古特大黄,建设种植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现代道地中药材种植业,形成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以阿西茸乡团结村为核心示范区,阿西茸乡其他5村为辐射区,先期发展大黄种植3000亩,并通过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区的带动效应,逐步实现建设万亩道地中药材基地的目标,以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将大黄道地中药材打造成为若尔盖县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阿西茸乡团结村是若尔盖县种植道地中药材最早,技术最成熟的村之一。2012年团结村收获大黄120余亩,平均每亩收获大黄6000余斤,每年可收入2640元/亩,仅大黄种植一项户均每年可增收9300余元。而藏区连片项目引进的清洗、烘干设备将进一步提高大黄的产值。相对于直接出售生大黄,烘干后大黄每亩可再增加240元的产值。可以给村集体带来近3万元的收入。
有效途径,以企业为引领
在大黄种植、管理、采挖、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若尔盖县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确保了道地中药材销路,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为整合中药材产业,进行连片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核心力量,以群众为主体
国家2002年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要求“各地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养殖)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中央“十七大”召开后出台的“三农”政策更是让农民心中吃了一颗定心丸,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种植大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利地完成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思想转变,人均年收入也得到大幅提升。
不懈动力,以创新管理出效益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向优秀的企业学习,向管理要效益,若尔盖大黄种植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经过六年的培育、扶持,目前若尔盖县大黄种植产业已形成初步规模,完成从当初的部分种植和自行销售到规模化、连片化的种植和公司+合作社销售模式的转变,从当初的人工采挖和产品直接销售到现代化采挖和初加工模式的转变。
此外,试点工作还开展了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实施科技入户、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及品牌开发。加快了传统粗放种养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的转变,
不断促进贫病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贫病群众经济收入,稳步实现贫病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经济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从而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种植大黄项目实施后,在大骨节病患者最集中的14个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大骨节试点工作實施前的856元,提升到2012年底的4824元。
直面困难,创造更美好未来
若尔盖种植大黄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助农增收,改善了病区群众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还面临加工能力不足,精细加工化发展缓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有待提升等不少困难。
针对这些困难,若尔盖县将通过多渠道融资,按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产品基地及加工厂,引进更多国内外优秀企业参与到大黄的精深加工及科学管理。以技术最成熟的阿西茸乡团结村为种植示范村,辐射带动周边适宜种植大黄的地方和区域。此外,营造气氛,加强宣传,打响若尔盖唐古特大黄品牌。若尔盖,美丽的大草原,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