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关键节点,西部大开发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在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初步划定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中,四川、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云南、广西西部九省区市名列其中。它们连同东部五省,共同支撑起了整条经济带的构架。
十余年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中国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一大批特色产业带应运而生,加速了经济实力的提升。
西部崛起,正在改变中国的经济版图,也为中国西部地区赢得了国际尊重。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相对滞后,城市化率差异显著,也成为了阻碍西部经济迈向更高台阶的制约因素。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无疑将为中国西部经济的稳步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以国家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和对内开放等传统发展模式为基礎,打破各区域“单打独斗”的格局,跨区域整合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重新构建产业分工和协作关系,这可能是西部大开发再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途径,也将是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举措。
在国家能源安全和世界能源战略中,中国西部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规划实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将沿线各地区联系起来,形成整体优势;同时,将会大大加强西部各区域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优势互补,提高开放水平。
新年伊始,中国西部这片广阔的疆域,将承载着国人的期望,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中扬帆起航。
改版后的《中国西部》经济刊也将顺势而为,持续关注报道西部经济发展新动向,并恪守媒体伦理,坚持新闻道德,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继往开来,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