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
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美誉之下无法掩饰实际是用巨大能源消耗换来雾霾国景的严峻问题;“地大物博”的辞藻,宏大概念之下无法掩饰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的负重感。而一个时代一遇的能源消费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旧的地缘政治格局。“安全”二字,在新的能源形势下,不堪历史的沉重,预想这二字又如何承载未来时代的辉煌图景?
“粮食、能源和货币是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三大要素”,基辛格曾说。能源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能源布局不平衡、能源消费量持续攀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获取海外油气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战略储备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能源安全。
古丝绸之路在经历千年繁荣和海通五百年沉寂之后,历史的辉煌或将以能源通道方式重现。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在提振各国经济发展,为地区安全提供“内生的动力”。
据英国媒体10月9日报道,“世界刚刚跨过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一个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依存度越大,在地缘政治格局中越不利。正如前美国国务院官员、现在从事能源咨询工作的戴维·戈尔德温所说:“中国人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易受到石油价格和石油危机的影响。”
然而,同时,PM2.5已经让很多中国的城市不堪其忧,骤升的环保压力,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面前,而在太平洋的另一边,页岩气的繁荣已经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能源独立革命。
预想一下,今后如果美国能源独立,那么美国将更容易操纵石油价格,“不受约束的话,美国在中东挑起事端很容易,可想对中国的影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研究者林伯强如此说道。
到时候,谁来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中国向西
两千多年前,西域戈壁大漠沿线驼铃声声,商旅往来不断,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渊源从此在历史记录簿上划上了重重一笔。
时光荏苒,“复兴丝绸之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9月上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的行程中,高频率地出现在习主席与中亚各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主要涵盖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基于战略和政治的考虑,首先对外可以稳定、提升中国与中亚传统合作伙伴的战略关系,对内可以振兴西北、稳定边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古来的丝绸之路在中国与中亚各国全方位的能源合作下,将以全新的内涵和面貌重现世间。能源丝绸之路的崛起,不仅稳固亚洲的能源格局,也将成为中国地缘政治格局中重要的风向标。
早在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就明确将西部地区作为中国能源发展的重点,能源重心就开始向西部转移。相关报道数据显示,在煤炭探明储量中,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的13个县区占全中国的六成。而内蒙古2352亿吨,陕西1663亿吨分列中国大陆煤炭储量的第二、第三位。
水利资源也以西部地区具有独特优势。报道引述有关统计指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是中国水能资源的丰富地区,规划中的12大水电基地,西南地区就占了七个。
另据中国石油十一五规划,西部地区将成为主力战场。新疆蕴藏石油大约为209亿吨、天然气大约为108500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中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25.5%和27.9%。
至于再生能源,西部也是主要地区。按计划,到2010年,中国太阳能光电市场的应用,将从2005年的20万亿瓦提高至400万亿瓦。目前,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的太阳能发电占中国太阳能发电的大半。
中国向西,回答了谁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严峻话题。
“马六甲困局可能是‘伪命题,中国多方向能源战略要道的发展战略,值得鼓励。”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这不仅能实现中国能源来源多元化的目标,还能分散地缘政治风险,助力中国形成以相对清洁的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对煤炭等污染较重的石化资源的依赖。
新疆:石油地下大通道
自温斯顿·丘吉尔决定将英国海军战舰的燃料由煤炭变为石油之后,能源安全就一直是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石油的稳定供应成为左右战局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国为确保石油供应就发生了激烈的争夺。
之后冷战期间,世界总体和平,因为中东种族冲突及区域战争不断,石油的供应中断问题不断重现,再加上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深,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说,中国对石油的依存度超过美国,60%以上是进口,生产量明显小于进口量。石油短期供应中断现象在许多城市也不是稀罕事。
中国未来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继续增大,长期持续稳定供应风险更甚。而同时,中国常规石油资源有限,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尚不足20亿吨,储采小于10亿吨,仅能维持在当前约2亿吨产量水平,已不具备增产潜力。
而非常規石油资源虽然丰富但品位偏低,开发面临较大经济性和生态环境约束,预计未来产量规模至多实现1000万吨,总体来看,未来10到20年中国石油产量仅在2.1亿吨左右。
有专家指出,中国目前仍然依靠中东来满足其巨大的石油需求,但中国希望将石油来源多样化,也就是更多地选择离本土比较近的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国。通过陆路管道运送来自中亚的能源被认为比通过海路运送的来自中东的能源更有保障。
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中国和欧洲,途经哈萨克斯坦平原。而中哈合作在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便是新疆,毗邻中西南亚八国的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沿边自治区,独特的区域位置决定了新疆必将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通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9月7日以“中国向西看,寻求加强地区关系”为题报道说,习近平把哈萨克斯坦称为中国可靠的能源合作伙伴,且同时被视为中国“西进”新政策的支柱,该政策寻求迅速加强中国与中亚的经济和战略关系。
新疆将充分利用中亚、俄罗斯及西亚、南亚及本地丰富的能源资源,通畅中路拓展两翼,以开辟新的国际能源基地和构建中国向西开放的陆路大通道。
国务院下发的第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将新疆建成中国能源国际大通道。这意味着新疆酝酿15年的“向西开放大通道”梦想将变为现实。
天然气迎来黄金时代
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曾说,现在有三个因素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一就是天然气时代;第二是工业互联网;第三是高端制造。
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国家,大约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开始出现,但发展缓慢,至今天然气使用的市场仅4%。
但在人们不堪承受石油价格一涨再涨、因政治格局变化价格不稳定的今天,加之“水力压裂法”的水平钻井技术的突破,大大提高了从低渗透地质构造开采天然气的能力,尤其是天然气中的页岩等新型天然气资源的加入,整个世界的新能源格局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变革,“21世纪是天然气的世纪”。
英国BP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如果有人问我,未来20年最值得关注的能源是什么,我的回答一定是天然气”。发展天然气的一个很大动力就是来源于环境因素。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也认可这个观点,“天然气是最清洁的碳氢化合物,排放气体中没有粉尘,没有二氧化氯。从碳含量来看,它又是一种很好的清洁、高效能源。”
天然气在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在今年九月通用电气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天然气的市场需求以每年8%的需求增长,到2025年,整个天然气市场的规模会达到目前的2.5倍。天然气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但现实是,中国今年进口天然气的比例已经超过30%,“天然气对外依赖性有点高了,以后还会更高”,周大地说。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常规天然气资源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3万亿立方米,储采比(储量/同年采出量)不到3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4。
这一切都预示着天然气黄金时代的来临。在中国西部,西气东输工程将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受益人口最多的天然气管道工程。
中国将引领未来全球天然气的趋势,届时全球天然气需求将有21%来源于中国,由此此导致的煤炭消费减少,可以在13年内节约五万亿元的环境成本,意味着每年节约3800亿元,约占年度GDP的0.5%的规模。
新能源产业步履维艰
除去自然生态的秀丽景色,在广袤的西部地区,烈日和狂风也是发展新能源的优势资源。但光伏、页岩气等新型能源虽然未来前景广阔,潜力大,但都在起步阶段,仍困难重重。
甘肃新能源是整个西部地区的缩影。在陕西、宁夏、青海、新疆等多个省区,同样在规划着一轮新的大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今年两会接受采访时曾说,“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市场规模大、产业辐射面广、拉动效应十分明显的朝阳产业”,这既是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等西部省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东、中、西部能源平衡自身的需要。
甘肃玉门是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然而随着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玉门的工业重心逐渐外移。2009年,玉门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甘肃正寄望将玉门市的风电发展规划,作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
一个风电项目建成需要1年,光伏发电厂则更快,半年时间就能完工;但是一项330KV的电网工程最短也一般需要一年半,三者之间不成比例。“电力能否顺畅送出,是制约目前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中国节能风力发电负责人说。“现在地方一方面鼓励大家都要积极上新项目,一方面电网建设却严重不配套。”在甘肃省敦煌市,中广核甘肃项目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公司每天发出来的电只有一半的电量能上网。
天然气中的新型能源——页岩气的起步相比之下,还是推广规划阶段,但在西部有了好消息。12月9日,备受关注的四川长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这是中石油牵手四川的首个央地合作页岩气公司。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属于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2011年12月30日,国土资源部将页岩气列为中国新的独立矿种,仅隔3个多月,国家能源局就发布了《頁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这让页岩气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
“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巨大、形势严峻,至2015年,其对外依存度将超过45%。”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研究与战略发展部项目经理李博抒认为,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是中国能源战略与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但目前中国页岩气开发面临5大问题。
李博抒认为,中国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发展仍面临资源勘查及评价基础工作不全面、勘探开发存在矿权重叠矛盾、环境面临挑战、技术实践及积累相对有限、管理和监管机制部分缺失,缺少清晰发展路线等5大问题。他建议,国家成立页岩气勘探发展基金,并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进行基础勘探与研究,有偿为企业提供数据,帮助企业降低进入页岩气开发行业的风险。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预测资源量比较丰富,但开发不确定性大,其中,煤层气可采资源量预计超过10 万亿立方米,但受限于体制、技术和配套设施等因素,勘探开发步伐缓慢,“十一五”仅实现不到 100 亿立方米产量;页岩气尚处于探索阶段,勘探刚刚起步,开发技术还有待突破,短期实现商业化开采难度较大。
“中国在中亚的安全利益不仅是中国周边安全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事关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博士孙静如是说。目前,中国在中亚的安全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打击“东突”恐怖势力及其相关势力,维护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稳定与发展;建立中亚—中国能源运输新通道,消除中国能源安全隐患,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走向富裕,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消除外部势力驻军中亚对中国所造成的军事安全威胁,与中亚国家建立和平友好的军事关系,确保中亚成为中国稳固的战略安全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