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儿童环境刺激及行为训练治疗效果研究

2014-08-03 06:38张颖珍吕少英朱素琼
中国优生优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缺氧性脑损伤智商

金 明,张颖珍,吕少英,朱素琼

(1.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人民医院;2.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妇幼保健院,平凉 744000)

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是一个复杂疾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家庭因素的多重影响。在有些MR病因中,遗传因素占有主导地位;在另一些MR病因中,环境因素占有主导地位[1]。在由遗传因素占主导作用的智力低下中,染色体畸变是MR形成的最主要因素[2]。就目前的生物技术发展状况来看,还无法矫正畸变了的染色体或突变了的基因,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具有终身性[3]。但良好环境刺激对促进个体智力各方面潜能发展都将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对0~6岁MR患儿通过环境刺激及行为训练,旨在促使患儿智力充分发育,使其智能得以恢复或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能坚持治疗3个疗程以上的60例0~6岁智力发育迟缓小儿为研究对象。男性36例,女性24例。其中0~1岁的23例;1~2岁的9例;2~3岁的11例;3~4岁的6例;4~5岁的5例;5~6岁的6例。致残原因:缺氧性脑损伤 (包括宫内窘迫、宫内感染、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一氧化氮中毒)、早产、颅内出血、核黄疸、神经系统感染(包括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炎)、原因不明等。智商测定:轻度智力低下22例,中度智力低下20例,重度智力低下18例。

1.2 智商测定标准 智力低下测定均按WHO推荐的标准[3]:0~3.5岁儿童用盖塞尔婴儿发育量表;4~6.5岁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0~6岁儿童的发展商(DQ)诊断标准:①轻度MR55≤发育商(DQ)≤75;②中度MR40≤DQ≤54;③重度MR25≤DQ≤39;④极重度MRDQ≤25。将重度和极重度都归类为重度。

1.3 质量控制 智力测定由儿童保健科专职人员测定。根据测试结果,结合患儿各个能区的实际能力,训练6个月后IQ(DQ)及SQ均提高1个标准差(15)以上者为效果非常显著;提高10~15者为显著;提高5~10为有效。

1.4 物理检查 予以脑电图、X线、CT、核磁、甲状腺功能、染色体、代谢病、微量元素检查等相应的检查项目。

1.5 具体方法 先测出智力低下患儿的IQ值,根据各自智商和致病原因,找出综合治疗起始点,为每个MR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与交往等领域制定独自的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方案,并培训家长,要求家长按拟定的方案进行综合训练,同时定期辅以理疗、水疗、小脑循环疗法及药物、营养等综合治疗。

1.5.1 药物、营养等辅助治疗 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营养等辅助治疗。

1.5.2 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 主要包括环境—感知—理解—深化。结合实物,根据不同病情给予视、听、语言、运动等全方位的情景模式训练。

1.5.3 训练时间及评估时间 与家长共同制订治疗方案并培训家长:感知及认知训练隔天1次,30 min/次;运动训练1次/d,40 min/次;家长训练2次/d,20~30 min/次(视患儿年龄和身体情况而定),在家长掌握了具体训练方法后,可根据训练计划在家庭进行训练。

1.5.4 疗效评定标准 每6月随访一次,并予以监测指导,填写智力低下科研病志,采取盖塞尔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韦氏智力测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进行检测。

2 结 果

2.1 药物、营养治疗疗效 根据不同病因,给予相应的营养脑神经药物、辅助营养等对症治疗。结果在治疗前血铁、锌值低于正常者为30.00%(18/60),经治疗后血铁、锌值全部恢复正常。

2.2 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对MR患儿的疗效 对60例0~6岁弱智儿童综合治疗前后效果进行比较,IQ(DQ)值训练前为(47.75±13.24),训练后为(64.80±17.20),提高17.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三组MR患儿治疗前后智商值比较

2.3 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对不同病因MR患儿的疗效 不同病因智力低下患儿治疗后IQ均值比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其中早产、缺氧性脑损伤、神经系统感染综合后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对不同病因MR患儿疗效比较

2.4 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对不同年龄段MR患儿的疗效 从治疗后IQ(DQ)均值递增幅度来看,0~1岁组最高,增加21.67分,5~6岁组最低,增加7.67分。各年龄组综合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综合治疗效果随着年龄增高而有递减趋势。见表3。

表3 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对不同年龄段MR患儿的疗效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对60例0~6岁由不同病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患儿,经环境刺激及行为训练后,其智商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早产儿训练效果最显著(提高23.12分),其次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高22.1分)、新生儿颅内出血(提高21分)。早产儿、缺氧性脑损伤、神经系统感染等综合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这与杜焕英等[5]研究结果一致。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宫内正常的脑成熟过程被打断,造成脑发育成熟障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可刺激大脑功能的发育,使早产和围产期损伤的神经系统发育趋于恢复[6]。缺氧性脑损伤、神经系统感染、可引起代谢旺盛的脑组织受损[7],但2岁以内儿童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的脑发育关键期,这时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重组能力[8]。所以,早期良好的环境刺激,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促进突触发育,改善脑功能,加速脑发育速度。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可以用控制饮食(服用低苯丙氨酸的食品)来治疗的遗传病,但必须要在婴儿期就要开始,等到5岁左右其临床症状如弱智、白化、尿臭等已经出现再行治疗,症状难以逆转。所以本次经综合治疗后,智商平均值虽然提高了,但治疗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这几例患儿治疗时年龄已偏大(4~6岁才开始治疗)有一定的关系。经控制饮食、环境刺激和行为训练治疗后PKU儿童其IQ值仍存在轻度智力低下,运动发育也存在一定缺陷,活动持久,注意力容易分散,存在学习障碍。一方面可能是与大脑前额叶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物质的合成减少、高血phe对脑的神经递质平衡破坏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和饮食控制的压力,PKU婴幼儿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有关,长期导致心理障碍。

按年龄组分析IQ(DQ)的递减幅度顺序为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6岁,综合治疗效果随着年龄增高而有递减趋势。这与其他人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5]。人脑中神经细胞增殖期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后1岁,是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比其他任何时期发育发展更为迅速的时期,过了此时期,神经细胞不再复制或再生。而维持神经细胞的营养、传导等支持细胞的增殖是从妊娠后期延续至生后2岁。在2岁以前,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6]。因此,早期提供丰富的刺激环境可以促进婴幼儿的智力。本研究结果还提示,对于轻度智力低下儿童经早期训练并持之以恒,时间不少于3个疗程,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坚持早期训练非常重要。对智能水平虽然为中度以及中度以上落后的儿童,只要是在6个月以前发现的,都应尽早参加环境刺激及行为训练治疗,以努力提高儿童的智能发育水平,预防将来形成残疾,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总之,在智力低下儿童关键年龄段内,进行良好的环境刺激及行为训练,可以促进MR儿童的智商发育,改善其认知、运动、语言与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对哪些中度、轻度智力低下儿童,因环境因素如早产、缺氧性脑损伤、神经系统感染等病因引起的MR患儿,在低年龄关键阶段(1岁前)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要降低MR的发生率,预防是关键。加强婚前检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优生优育宣传工作,是防止由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引起的智力低下的有效途径。加强孕期、围产期保健、监护,改进难产技术和新生儿复苏等措施,均可避免和防止由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的MR患儿的发生。同时配合药物、营养等综合治疗,家长的爱心和耐心,医生和社会全面地配合,有助于MR儿童的智力水平的提高。本研究为预防MR和提高MR患儿智商、感知和运动能力、生活自理和行为能力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颖珍.智力低下病征的形成因素与再发风险[J].生物学通报,2008,43(1):25-27.

[2]张颖珍.平凉地区智力低下儿童遗传因素分析与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优生优育,2009,15(1):35-37.

[3]周凤娟,张颖珍,主编.医学遗传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174-177.

[4]张 悦,季成叶,潘勇平,等.遗传和环境效应对儿童少年智力影响的双生子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8,28(11):974-975.

[5]杜焕英,王晓晖,王惠梅.智能低下儿童病因及早期干预研究[J].中国优生优育,2001,12(2):62-65.

[6]刘利梅,潘家华,李晓红.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9,13(8):975-976.

[7]赵 刚,李树清.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与缺血性脑损伤[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4):426-427.

[8]鲍秀兰.促进智力发育预防智力低下重在早期教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1):32-34.

[9]褚 英,刘雪楠.徐州市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校医,2003,17(6):523-524.

猜你喜欢
缺氧性脑损伤智商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高原病缺氧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体测鞋走红,是『提分鞋』还是智商税?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重症急性高原病缺氧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脑电图与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智商
亲,你的智商已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