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娟,高雪华,杨小芳,郭雪梅
(甘肃省中医院,兰州 730050)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1]。近年来糖尿病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0-2012年收治的6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所选患者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5~70岁,神志清楚、思维正常、具有基础语言沟通能力,生活能够自理,愿意合作,能在兰州市居住或能定期来兰复查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2.3岁,病程5~18年,平均病程11.2年;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5.9岁,病程年5~17年,平均病程13.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0级糖尿病足诊断标准[2](Wagner分级法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的足,皮肤无开放性病灶。NSS﹤0分,MNSI﹤0分。
1.3 方法
1.3.1 健康教育 实验组按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在患者住院期间至出院后6个月、12个月,结合患者的自身疾病状况、文化程度、年龄、生活背景等采用多种形式给予持续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路径(表1)。
1.3.2 自我管理定期随访 随实验组护理人员在使用健康教育路径过程中,对每项的护理效果是否达标进行每日评价,统计定期随访情况。出院后,护士按1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100%的随访,督促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并宣教糖尿病足早期筛查、日常足部护理、合适鞋袜选择、修剪趾甲等知识,使患者增强日常足部护理,及血糖、血脂、疾病知识定期复查意识。
1.4 观察指标 足部胼胝有可能导致0级糖尿病足上升为1级糖尿病足,观察并记录胼胝的发生率,以反映健康教育的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
83.3%的患者养成每日护理双脚的好习惯,并能掌握护理人员培训的中医护理技术如穴位按摩、中药足浴等来护理双脚,使胼胝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足部胼胝情况 [n(%)]
通过对教育对象的评估[3],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生理、社会和文化需求[4],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并挂于患者的床头,不仅使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有明确流程,而且利于患者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促进患者主动参与计划实施。护理人员在使用路径过程中需评价每天的护理效果是否达标,对预测差异进行早期干预,从而使护理工作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患者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的全过程,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形成主动护理和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围绕 “以点串线、以线托面(群体),点、线、面结合”的3阶段实践能力递进模式的科学构建,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制定,依据知信行模式:知识→信念→行为,通过住院期间、实施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跟踪教育与调查,健康教育路径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推广性,进一步提高患者遵守医嘱,定期监测复查等方面的自觉性,达到控制DF发展,提高DF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糖尿病足患者在住院期间养成了良好习惯[5],加强了对糖尿病足的认识,有效的预防了糖尿病足的恶化。
参考文献
[1] 冉兴无. 加强对糖尿病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足的诊治水平[J]. 西部医学,2011,23(7) :1201-1202.
[2] 常宝成,潘从清,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1):25-28.
[3] Jaap V B, Adavan P E, Lillie S B.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diabetes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 1999,30(2):352-359.
[4] 王君俏,刘 明. 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法与自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9-431.
[5] 张晓义,何 红,吴爱娟. 循证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8,23(1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