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军 陶猛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 ","以学生 为本" , 强调备课内容的人文性。这样,就更要求教师在继承传 统 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课标,背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真正完成新的教学设计的构建。具体阐叙如下:
一、备出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以人为本 ,以学生 为本"应成为备课的核心理念。 传统 的备课则重于考虑教师如何"教",而新理念下的备课则更重于考虑学生如何"学"。"新课程"看一节课的成败不是看教师讲的是否精彩,而是学生是否学的扎实,看教师是否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叫给了学生,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担起"首席"的角色。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一一学生学习的需要。
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所有的细节都要针对学生的"学"设计而不是针对教师的"教"设计,或者说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总之,教师眼里真正有了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才能真正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中去,呵学生共同学习,这样,教师的"首席"作用才得以顺利发挥。
二、备透教材
虽然新课程要求课堂是互动的,但并不是说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可以脱离教材海阔天空地发挥,而是应该扎扎实实地走进文本。教师一定要反复研读教材,传统意一的"吃透教材"仍然是语文教师备课的法宝。要想"吃透教材"必须进过两个步聚:一是"走进教材"这就是要求教师以一个读者的身份从学生的角度去反复研读课文,直至充分理解,准确把握。然后在查阅相关的资料,补充和深化原有的理解。这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二是"走出教材",即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延伸和多方面能力的渗透,主要包括知识点的关联,课内外知识与能力的衔接,思维方法和思想教育的渗透等。
教师要善于应用多聚道到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如手头的教材参考资料,网络的教学资料,生活中的语文素材等都是语文教师备课需要参考的内容,但决不能被现有的教参资料限制了自己的思想。语文教师要善于读书,敢于思考,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验,能够具有自己的语文思想。
三、备好学生
课程标明要求,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课堂模形一一"教师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在备课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需要,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心理等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的学习需要,同一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需要,同一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等等。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和原有经验,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总之,只有准备了学生,才能有的因材施教。这样才会足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更有效,教师的指导更有现实 意义。
四、备好自己
新课程的教学,除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外,也要注意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要备课堂语,备教态动作,备课堂应变等,在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张扬自己的语文个性。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化,教师应巧妙地把个人能力包括语文素养,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限度地化为课堂细节,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发挥出来而不是个人表演出来。
总之,新课标下的备课,要把过去备课中只注重课文的肢解和知识的堵塞,转变为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应是一种更开放,合作,发散的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