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尧
摘要:大小调是当今世界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音乐调式体系,具备大小调调式、调性感,对于从事音乐创作、表演、欣赏都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小调的六种形式以及各自的调性特征,并对大小调调式、调性感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小调 调式 调性
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主要运用大小调和民族五声调式来培养学生的调式、调性感。其中,大小调作为西方音乐的主要调式体系,自17世纪形成以来,在欧洲各国的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运用,上个世纪传入我国后,在我国的音乐发展和教学中也被广为推行。正确地认识大小调的调式、调性特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调式、调性感,对于从事音乐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调式、调性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调式?什么是调性?
王沛伦在《音乐辞典》中对调式的定义為“一群互有关连的乐音,依照自然的法则,组成各种不同的样式,谓之调式。”李重光在《音乐基本理论》中是这样解释的:“按照一定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叫做调式。”如此看来,调式表现为一群音有规律地组成的一个体系,其中,有中心音。
对于调性,《音乐辞典》则是这样概括的:“这是一种感觉,或说是音乐感,或者,更详细一点说,是一小组音编组起来的音乐所给与听者的音感,它是只能意会而不可口传性的事项,故很难解说……编组中重要的音为主体,从属的音为辅助。如此,则调性自然体现。”美国的现代音乐理论家里昂·达列对调性的归纳是:“在一个调的模型(如大小调音阶)里有限的音作为材料,其他的音只能作为特殊情况下的辅助材料出现,某些音有特殊的功能(如主、属音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调性的内涵中,不同的音在旋律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而有一个音则是作为中心音出现的,这一点与调式是不谋而合的。
由此看来,调式和调性是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二者共同作用于音乐作品。普遍认为,调式是指主音与其他调式音级的关系,而对调性的理解则是既包括调式,又包括主音的高度。
二、大小调的调式音阶构成及调性特征
所谓调式音阶,是指调式中所出现的音,从主音到主音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音阶形式。大小调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不同的大小调的调式音阶因其调式的不同,主音与其他调式音级之间的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各自的调性特征。
(一)大调式的调式音阶构成及调性特征
大调式包括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三种形式,它们都是由七个音组成,其中Ⅰ级主音与Ⅲ级中音之间构成了大三度音程,而正是这个大三度的音程,决定了大调明亮的调性色彩。在大调式中,其主和弦为大三和弦,构成主和弦的Ⅰ、Ⅲ、Ⅴ级为稳定音阶,其他音级为不稳定音级,都有向稳定音级解决的倾向,而Ⅲ级和Ⅴ级最终也将解决到Ⅰ级主音上,从而体现出完全终止的调性的特征。
谱例1Ⅰ
自然大调是大调的基本形式,也是大调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谱例1即为自然大调的音阶,我们通过谱例1可以看出其调式音级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全-全-半-全-全-全-半。自然大调中有三个具有明亮色彩的音程,即大三度(Ⅰ级与Ⅲ级)、大六度(Ⅰ级与Ⅵ级)、大七度(Ⅰ级与Ⅶ级),这三个大音程使自然大调具有明亮的色彩,适于表现明朗抒情、响亮有力的音乐情绪。同时Ⅶ级导音与Ⅰ级主音之间呈现出的半音关系,使导音具有强烈的解决到主音的愿望,这即是自然大调中调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谱例2
和声大调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降低Ⅵ级音而得来的,谱例2是和声大调的音阶,从谱例中,可以看出降低Ⅵ级后,与之相邻的音程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其调式音级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全-全-半-全-半-增二-半。Ⅵ级与Ⅶ级之间的增二度是和声大调的特性音程,同时Ⅲ级与Ⅵ级之间的减四度音程也是和声大调的特性音程,Ⅶ级导音与Ⅰ级主音之间关系不变。
谱例3
旋律大调的上行音阶与自然大调一样,只是在下行时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降低了Ⅵ、Ⅶ级音,谱例3显示出旋律大调发生变化后,音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谱例中,可以看出降低Ⅵ、Ⅶ级后,音程关系也发生了小小的变化,其调式音级之间的结构关系变为全-全-半-全-半-全-半。Ⅲ级与Ⅵ、Ⅶ级之间的减四度、减五度音程是旋律大调的特性音程,而Ⅶ级导音与Ⅰ级主音之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二)小调式的调式音阶构成及调性特征
小调式包括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三种形式,它们也是由七个音组成,其主音与三级音之间构成了小三度音程,这个小三度音程则决定了小调暗淡的调性色彩。在小调式中,其主和弦为小三和弦,构成主和弦的Ⅰ、Ⅲ、Ⅴ级也是稳定音阶,其他音级为不稳定音级,都有向稳定音级解决的倾向,而Ⅲ级和Ⅴ级最终也将解决到Ⅰ级主音上。
谱例4
自然小调是小调的基本形式,也是小调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形式之一,谱例4为自然小调的音阶,我们通过谱例4可以看出其调式音级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全-半-全-全-半-全-全。自然小调中有三个具有暗淡色彩的音程,即小三度(Ⅰ级与Ⅲ级)、小六度(Ⅰ级与Ⅵ级)、小七度(Ⅰ级与Ⅶ级),这三个小音程使自然小调具有暗淡的色彩,适于表现柔和、含蓄、忧郁、伤感的音乐情绪。自然小调中Ⅶ级导音与Ⅰ级主音之间呈现出的全音关系,这与自然大调中的调性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谱例5
和声小调也是小调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形式之一,它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升高Ⅶ级音而得来的,谱例5是和声小调的音阶,从谱例中,可以看出升高Ⅶ级后,与之相邻的音程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其调式音级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全-半-全-全-半-增二-半。Ⅵ级与Ⅶ级之间的增二度是和声小调的特性音程,同时Ⅳ级与Ⅶ级之间的增四度音程也是和声小调的特性音程,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和声小调的Ⅶ级导音因为升高半音的缘故,与Ⅰ级主音之间呈现出了半音关系,从而使导音也具有强烈的解决到主音的愿望,表现出与自然大调相同的调性特征,这是和声小调与自然小调在调性特征最大的不同之处,这个小二度的出现,使和声小调的表现意义更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自然小调。
谱例6
旋律小调的上行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音升高Ⅵ、Ⅶ级音而得来的,在下行时,则还原了这两个音,谱例6显示出旋律小调发生变化后,音级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升高Ⅵ、Ⅶ级后,音程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其调式音级之间的结构关系变为全-半-全-全-全-全-半。Ⅲ级与Ⅵ、Ⅳ级与Ⅶ级之间均构成了增四度音程,而Ⅶ级与Ⅰ级之间也是小二度的关系。
通过以上对六种大小调的分析,不难看出,大小调式体系本身也是相互渗透影响的,大小调式发展到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是自然大小调式相互影响、渗透、合成的结果。
三、大小调调式感的训练方法
调式感是通过听觉来判断旋律中各音级在调式中的功能及其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能力,这种关系就是各级音在进行中的稳定性和倾向性。在这个过程中,旋律中的每一个音都不是独立的,我们感知的也不是单个的音,而是在旋律音的体系中,不稳定音级对主音和调式的其它稳定音的进行,其中每一个都有其特殊的调式色彩,表明其稳定程度和其引力性质。而在主音上结束旋律的倾向,这是调式特征最简单、也是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之一。
当然,我们对大小调调式调性感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是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感知训练,这种训练是对具体音乐作品中调式调性特征的感知,是通过不同的训练形式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对大小调各调式进行的基本练习
在对大小调中任何一种调式进行调式调性感的训练时,都要针对这个调式进行相应的基本练习,它包括以下这些内容:音阶、主和弦以及Ⅰ(主和弦)、Ⅳ(下属和弦)、Ⅴ(属和弦)级正三和弦的和声功能进行。
在进行音阶的构唱时,应注意各音所在的音高位置,以及各音处在不同调式中呈现的音高倾向,明确它们在调式中的作用和意义,感受调式给人带来的情绪体验。例如在构唱C自然大调音阶(见谱例1)时,首先要明确Ⅰ、Ⅲ、Ⅴ级为稳定音阶,其他音级为不稳定音级,其中,Ⅱ级倾向于Ⅰ级,Ⅳ级倾向于Ⅲ级,Ⅵ级倾向于Ⅴ级,Ⅶ级倾向于Ⅰ级。同时要注意到存在于音阶内部的结构特点,即Ⅰ-Ⅱ-Ⅲ-Ⅳ和Ⅴ-Ⅵ-Ⅶ-Ⅰ这两个四音列的音程关系是相同的,即全-全-半,那么,Ⅲ-Ⅳ就具备了Ⅶ-Ⅰ同样的音高倾向,因此,在唱Ⅲ级到Ⅳ级时,也可以将E看作是F的导音,向F作出倾向。
在大小调体系中,正三和弦的和声功能进行体现着其调式调性特征,对大小调的和弦连接进行构唱是培养调式调性感的重要途径。其和弦进行形式有以下几种:Ⅰ-Ⅳ-Ⅰ,Ⅰ-Ⅴ-Ⅰ,Ⅰ-Ⅳ-Ⅴ-Ⅴ7-Ⅰ。学生通过训练,不仅可以熟悉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的构成,还可以明确调内的和声进行,从感性上去认知大调的调性特征。同时,这样的和弦连接训练也可以运用到各个大小调中,从而使学生建立起更为全面的大小调调式调性感。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唱带升降号调的基本练习时,脑子中一定要有准确的唱名,避免有口无心的惰性练习。
(二)对大小调旋律的视唱练习
众所周知,调式调性的最终体现是在音乐作品中,离开音乐作品,调式调性只是一纸空谈,没有任何意义。因此,针对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有目的的听辨、视唱、背唱,是实现对大小调的感性认知与体验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在音乐实践中最终形成我们的调式调性感。
而历经两个多世纪的传承,大小调音乐体系已经发展成为非常完整、成熟的一种调式体系,采用这种调式体系而创作的调性音乐作品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优秀之作。我们可以选择调性特征明确的音乐作品作为听辨、视唱的素材,从中感受各种调式调性在具体音乐作品中的体现,从而实现对各种调式感觉的感性积累。当感性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我们在唱或听时,就会对音乐的发展有音高期待,这就是调式感。
在视唱或听辨的训练过程中,我们要对音乐作品的结构进行分析,对旋律中的骨干音进行确定,捕捉旋律中不稳定音级向稳定音级所作出的倾向解决,最终从旋律整体上进行把握,确定其调式、调性。在此基础上,对调式、调性感明显的作品进行精唱、背唱,可以使调式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大小调调式、调性感,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只有从理论上对大小调的构成和特点进行认知与分析,从实践中对大小调调式、调性进行感受与积累,我们才能形成系统的大小调调式、调性感。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刘博.调式调性听觉发展研究[D].吉林:東北师范大学,2008年.
[3]尚媚.调式感认知理论与听觉训练方法探究[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