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菲菲 洪秀芳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查菲菲 洪秀芳
目的 探究延迟断脐对新生儿产后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婺源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3年9月妇产科接诊的96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延迟组和常规组(n=48)。延迟组新生儿于分娩后90~120s内结扎并剪断脐带,常规组新生儿于分娩后10s内结扎并剪断脐带。观察2组新生儿身体健康情况,对比2组胎盘残余血量、脐带出血量以及Apgar评分。1周后检测2组新生儿外周血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查看新生儿贫血、黄疸的发病率。结果 延迟组新生儿胎盘残余血量(65.2±19.6)mL、脐带出血量(123±42.6)mL,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延迟组新生儿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为(176±18.5)g/L,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贫血发病率为3.6%,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1周外周血胆红素水平和黄疸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当推迟断脐时间,能够有效降低胎盘残余血量,使新生儿充分接受血液灌输,减少脐带损伤出血量,最大化地降低新生儿后期出现贫血症状的发生。此外,延迟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黄疸发病率和Apgar评分结果并无明显影响。由此得知,延迟断脐时间,不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病率或对新生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延迟断脐;贫血;黄疽;Apgar评分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断脐时间会对新生儿产后脐部护理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断脐过早,会导致胎儿对胎盘血液接收不够充分,进而血容量不足,导致新生儿出现贫血和系列贫血并发症[1]。而断脐时间过晚,则容易使胎儿体内红细胞、胆红素过量,从而诱发新生儿黄疸。因此,何时断脐既不会导致新生儿引发贫血,同时也不会由于体内红细胞、胆红素过量导致新生儿黄疸,成为了妇产科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2]。本研究选择婺源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3年9月妇产科接诊的96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延迟断脐对新生儿产后身体健康的影响进行探究,以求探索出最佳的新生儿断脐时间,提高新生儿出生存活率及健康率,降低新生儿患病几率。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婺源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2013年9月妇产科接诊的96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7.0±4.2)岁。产妇孕期为38~42周,平均(40.0±2.0)周。其中自然分娩43位,剖宫产53位。全体产妇均为正常临产,排除早产、双胎、妊娠并发症等情况。将96位新生儿随机分为延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8例,分别于不同时间短期结扎,观察2组新生儿身体健康情况。
1.2 方法 延迟组新生儿于分娩后90~120s内结扎并剪断脐带,常规组新生儿于分娩后10s内结扎并剪断脐带。观察2组新生儿身体健康情况,对比2组胎盘残余血量、脐带出血量以及Apgar评分[3]。1周后检测2组新生儿外周血血红蛋白与胆红素水平,查看新生儿贫血、黄疸的发病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新生儿产后2组胎盘残余血量、脐带出血量进行检测。观察新生儿产后健康情况,以Apgar评分进行统计[4]。新生儿黄疸与贫血发病情况,按新生儿黄疸、贫血评价进行进行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产后出血量、胎盘残余血量及健康水平 观察2组新生儿身体健康情况,对比2组胎盘残余血量、脐带出血量以及
Apgar评分。结果显示,延迟组新生儿脐带出血量为(123.0± 42.6)mL,常规组脐带出血量为(157.0±45.2)mL;延迟组新生儿胎盘残余血量(65.2±19.6)mL,常规组胎盘残余血量(138.0±32.8)mL。延迟组新生儿胎盘残余血量、脐带出血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红蛋白和胆红素水平 1周后延迟组新生儿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但2组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水平、新生儿Apgar评分与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血红蛋白、胆红素水平以及Apgar评分对比
2.3 贫血与黄疽情况 产后2周内,延迟组新生儿贫血发病率为3.6%,常规组为7.2%。延迟组贫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组新生儿与常规组新生儿黄疸发病率均为6%,2组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通过母体分娩后,充足的血容量是维持心肺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5]。血容量过低,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贫血症状,新生儿贫血容易诱发脏器、神经系统缺血缺氧性病变,严重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健康[6]。临床研究发现,母体胎盘能够通过脐带为新生儿灌输血液,使新生儿充分吸收血液,提升对缺氧的耐受能力,避免出现贫血症状。因此,有学者认为,延迟断脐时间能够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病率[7]。不过也有研究发现,延迟断脐时间会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超标,容易在后期诱发新生儿黄疸[8]。
本研究结果显示,延迟断脐能够降低新生儿胎盘残余血量、脐带出血量,降低贫血疾病的发病率。而通过对延迟时间的控制,分娩后90~120s内断脐,能够使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内,不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病率或对新生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适当延迟断脐时间,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贫血发病率,优化脐部护理质量,且不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病率或对新生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延迟断脐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具备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1] 张相芳.剖宫产新生儿断脐方法与血红蛋白相关性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6):96.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0-401,772-778.
[3] 陈涛,张丽珊,金星明,等.不同延迟断脐时间与预防足月儿贫血效果系统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404-407.
[4] 高琦,张佩珍,高明霞,等.水中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8):832-839.
[5] 马艳艳,宫丽敏.婴幼儿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预防策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2):142-144.
[6]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4-187.
[7] 华少萍,张宏玉,周红,等.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572-1575.
[8] 黎海芪.重视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84-4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4.007
江西 333200 婺源县妇幼保健院 (查菲菲 洪秀芳)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4.3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