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4-08-01 00:23王晋予李方张迎许晨
当代医学 2014年26期
关键词:总计沙星口服

王晋予 李方 张迎 许晨

加替沙星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不良反应分析

王晋予 李方 张迎 许晨

目的 分析加替沙星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文献调查法,选择28个有关于加替沙星的临床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总计病例1532例,总结分析所有病例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8个临床研究总计1532例病例中,发生不良反应170例,占11.10%,而例次则为264例次,占16.16%;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与系统很多,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皮肤、泌尿系统等,其中消化系统发生不良反应最多,为118例次,占44.70%;不良反应发生率同给药方法不同而不同,口服与静脉滴注方式皆明显低于先静脉滴注后口服。结论 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1.10%,采取不同给药方式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有影响,而且口服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要稍微低于静脉滴注给药。

加替沙星;多中心临床研究;不良反应

加替沙星属于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在呼吸系统等感染性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1-2]。当前,该药物在国内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3]。为进一步分析该药物的应用安全性,本研究选取文献中有关于该药物的临床研究28个总计1532例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探究其不良反应发生规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材料来自于文献库,包括万方、知网、维普及期刊等,将加替沙星、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等作为关键词,入选时间段为2000~2013年,选择其中28篇总计1532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入选的材料标准[4-5]为:第一,设立对照组,同时有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研究资料;第二,对不良反应相关资料有详细记录,包括对照组与实验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因药品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未完成治疗及进入安全性评价范围等情况,不良事件按照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分为5个评价等级评定临床反应并检验异常情况和加替沙星间的联系;第三,治疗的疾病有具体的、详细的临床治疗;第四,符合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原则的临床资料;第五,确诊为细菌性感染患者,包括泌尿道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此外,排除不符合上述情况的个案报道、设计不规范临床资料及综述资料等。

1.2 方法 将有效临床病例数据收集起来,根据设计要求记录资料及数据,对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资料结果 28个临床研究总计1532例病例中,发生不良反应170例,占11.10%,而例次264例次,占16.16%。

2.2 加替沙星引发不良反应的一般结果 加替沙星可能引发的机体不良反应涉及7个系统与30种以上反应,具体包括神经系统(7种)、消化系统(5种)、血液循环系统(4种)、肝脏(3种)、泌尿系统(2种)、心血管系统(2种)、皮肤反应(3种)等。总计发生264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6%,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属于消化系统反应,占44.70%,118例次;不良反应类型前5位例数与百分比依次为:恶心57例次,占21.59%;呕吐24例次,占9.28%;静脉炎23例次,占8.90%;谷丙转氨酶(ALT)升高23例次,占8.71%;头晕20例次,占7.58%。大部分的不良反应症状都比较轻微,皆经临床处理即恢复,并未发生光毒性反应(见表1)。

2.3 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关系 主要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滴注、先静脉滴注后口服,其中3种途径发生不良反应的百分比依次为10.12%、10.44%、25.75%,相应的例次发生率则分别为13.45%、15.19%、67.07%。3种途径下皆以消化道系统反应最多(60.75%),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27.42%)、肝功能异常(5.91%)、皮肤反应(4.84%)及泌尿系统反应(0.54%)。

表1 加替沙星引发不良反应分析

2.4 给药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关系 给药剂量皆为每日400mg,有两种方式,其一为200mg,2次/d;其二为400mg,1次/d。其中前者出现不良反应89例,总计123例次,占11.75%,后者出现不良反应141例,总计141例次,占10.52%。

2.5 给药途径与剂量同不良反应发生关系的综合对比 根据给药途径与剂量不同,分为5个组别,包括口服1、2组,静脉滴注1、2组,静脉滴注后口服组,各个组别主要的不良反应发生系统与器官分别为:(1)口服1组:消化、神经、肝脏与皮肤、泌尿;(2)口服2组:消化、神经、皮肤;(3)静脉滴注1组:消化、肝脏、神经、心血管、皮肤、泌尿;(4)静脉滴注2组:消化、神经与心血管、肝脏、皮肤;(5)静脉滴注后口服:消化、肝脏、心血管、血液、神经、皮肤。

3 讨论

本研究对28篇总计1532例有关于加替沙星病例进行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0%,总计170例,而例次则为264例次,占16.16%。本研究所得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相比要更高一些,国外研究所得结果仅有3%左右[6-7]。加替沙星很有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皮肤泌尿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8],其中最为常见为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为11.10%。采用口服给药发生的不良反应要稍微低于静脉滴注给药方式,而这两种给药方式要明显比静脉滴注后口服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所有患者每天给药为400mg,但分成两种药剂量给药方式,一种为1次服用,另一种为分为2次服用,结果显示采用一次性服用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稍微低于2次服完的案例;从给药途径来看,分为口服、静脉滴注及静脉滴注后口服3种途径,其中口服要比静脉滴注与静脉滴注后口服更容易发生神经系统反应,但后二者要比口服给药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

综上所述,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0%,采取不同给药方式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有影响,而且口服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要稍微低于静脉滴注给药,故而临床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剂量与途径,以期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 高秀芝.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76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03-1804.

[2] 蒋亚萍,宋岳祥.17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6):447-448.

[3] 陈楚和.244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药导报,2010,29(6):809-810.

[4] 陈志英.加替沙星不良反应35例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2010,12(2):280-281.

[5] 季波,李辉,袁进.13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2012,9(3):157-181.

[6] 邬玲,庞静秋.682例患者应用加替沙星折射也情况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1):51.

[7] 程军,张士勇,叶云,等.加替沙星不合理使用225例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12):1640-1641.

[8] 马春红.78例加替沙星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14, 23(6):60-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93

河南 450053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王晋予 李方张迎 许晨)

猜你喜欢
总计沙星口服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2017公路交通管理十大热词
响应面法优化TiO2光催化降解马波沙星的研究
非那沙星混悬滴耳液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对策
全国各地区、各类期刊出版的种数、印数、总印张、总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