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任英 叶钒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检分诊工作中的应用
熊任英 叶钒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 收集归纳门诊2012年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比较2012年1月~2012年10月与2013年1月~2013年10月的分诊准确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1年后,预检分诊准确率提高了16%,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10%。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预检分诊中成效明显,提升了护士素质,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值得推广。
持续质量改进;预检分诊;应用
预检分诊工作作为医院门诊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工作方法、水平直接影响门诊医疗服务质效。因此,如何提高预检分诊水平,提升医院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认知度具有重要意义。而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1]。为了提高预检分诊率,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门诊2013年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成立CQI小组 门诊护士长负责,门诊服务总台导诊及分诊护士共9名,其中一位愿意且责任心强的护士作为质控组长。小组任务:收集分析影响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的问题和原因,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并每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评价,结果与护士绩效奖金挂钩。
1.2 查找问题 分析2012年本院门诊预检分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1.2.1 患者和家属对医院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 医院内科门诊人流量大,患者带着病痛、不适及担心就诊,常常出现恐慌、紧张、顾虑、怀疑、急切求好等心理反应[2],有些患者及家属不懂就诊流程,认为到医院就是挂号看病,预检分诊是多此一举,不配合预检分诊护士问诊和分诊,认为耽误时间。
1.2.2 分诊导诊护士缺乏系统的岗前培训,服务意识淡薄6位年轻护士,无临床工作经验,未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就上岗,无专业知识的纵横向联系能力,只是在工作中学习积累,造成对疾病的综合判断能力差,加上本院是开放式分诊台,既要分诊,又要接受现场咨询及门诊发热患者体温测量。高峰时工作繁忙,问诊不细,患者说哪个科就分诊到哪个科,失去了分诊的作用。
1.2.3 护患沟通障碍 有些患者自认为应该看某科,分诊护士问诊简单,缺乏进一步收集资料的技巧;外地患者使用方言;患者无语言表达能力:失语者及婴幼儿;有些患者或护士心情烦躁,互患沟通时间短。
1.2.4 个别专科诊疗范围不清 一些专科特征不明,诊疗范围不清,某些疾病几个科都可以治或某几个专科都不诊治,而医师又不能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相互推诿,给分诊护士造成了困扰。如:本院没有烧伤科,烧伤患者可到骨一科,也有到急诊科,化脓伤口还有到普外科。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骨一科、骨伤科、康复科、疼痛科都可就诊,给分诊造成困难。
1.3 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
1.3.1 消除患者和家属对医院认识偏差和误解 预检分诊台迁至挂号的前方,标识醒目,预检分诊(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挂号→看医生,门口站立一名导诊护士,指引患者分诊,并不厌其烦作解释。遇到高峰时段,增加分诊护士,到候诊队伍中主动预检分诊。
1.3.2 加强岗前培训 转变服务意识 从2013年开始,每月的周二上午11:00在门诊服务总台开始业务学习,由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护士长和分诊经验较足的老护士负责,内容涵盖:护士的职业道德、岗位形象、心理素质要求,沟通技巧培训,三基理论及操作培训考核,要求分诊护士具备急救技能,掌握多学科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评估病情的能力,使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分配到正确的诊疗室,保证就诊患者获得及时、迅速的诊疗与照顾,提高预检分诊护士业务素质,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服务意识。同时请各科主任把自己科室新开展项目的理论、就诊范围等向分诊护士培训。
1.3.3 使用恰当沟通技巧 注重“一分钟效应”,良好的第一印象如热情、主动、关怀、体贴,往往能第一时间赢得患者和家属好感和信任,有助于较快地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3]。强化语言沟通,语调轻柔,适时采用解释、告知、安慰、询问、赞美、鼓励的语言,运用非语言沟通,如身体运动,面部表情,空间,触觉等,辅助语言沟通。本院来自南昌四县的患者较多,进行南昌县方言及手语培训。为方便少量的外国朋友,进行口头交流英语培训。
1.3.4 对于一些专科特征不明显,诊疗范围不清的患者每周五开门诊会议时,各科医生与分诊护士对于一些交叉性疾病及病种进行讨论,制定标准(见表1),医生实行首诊负责制。对于一病多科可诊的患者,结合病情、患者的意愿以及均匀分配患者,缩短候诊时间的综合评价分诊患者。对于拒绝分诊安排的患者,请导诊护士陪同前往就诊科室,与医生沟通,让患者得到被重视,获得优质护理服务的感觉。
表1 交叉疾病及部分交叉病种分诊隶属专科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对CQI前、后本院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年来,本院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分诊准确率由77%上升到93%,患者满意度由88%上升到98%(见表2)。
表1 实施CQI管理前后预检分诊率、满意度的比较
3.1 分诊工作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一门需要不断总结加以提高的工作[4]。持续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必须坚持进行,其本质是持续的、渐进的变革,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5]。我国至今没有预检分诊的指南或标准,护士都是根据疾病的病种和经验分诊病人去相应的科室就诊,要想分诊准确无误,就必须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逐渐提高分诊准确率,促进分诊护士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真正成为就诊患者的接诊者、咨询者、观察者、评估者、分析者、协调者、教育者和引导者[6]。本院前身是南昌铁路中心医院,2012年铁路医保出台新政策,限制门诊看病医保铁路职工不超过3000元,家属不超过5000元,所以门诊挂号总数减少,通过一年的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查找影响预检分诊率的因素,并与护士的绩效奖金挂钩,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一一实施、评价,使预检分诊准确率提高了16%,满意度提高了10%,有利于提高医院声誉,吸引更多的患者来本院就诊。可见持续质量改进在预检分诊工作中,成效显著,是提高门诊工作效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3.2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有利于提升护士素质[7]。本院门诊导诊护士4位都年轻,未进入临床,对她们的护士职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分诊、导诊工作的各个细节,每个工作日,为她们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医院为了改进工作,又调了2名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充实到预检分诊导诊工作中。
3.3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的目标,是现代管理的精髓和核心,为公众提供了优质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只有把持续质量改进这项工作贯彻实施到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医院管理水平和医护质量才会得到不断提升[8]。预检分诊护士是医院第一个接触患者,发现病情的医务人员,代表医院的形象和水平,分诊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救治效果和对医院的满意度。持续质量改进使预检分诊工作更科学化、规范性、系统化,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可行性管理办法,把这项工作贯彻到医疗、护理中,促进医院的发展。
[1] 许丹萍.持续质量改进在显微外科缝针清点技术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9,8(4):332-333.
[2] 任芳.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39-40.
[3] 周秀蓉,杨秀芳.预检分诊护患沟通技巧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84.
[4] 陈书瑾,江霖,孙敏敏,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门诊实施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上半月版):22.
[5] 周琴.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644.
[6] 顾巧云,李晓燕,范晓嬿,等.优化急诊就诊流程与分诊标准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A):3163-3165.
[7] 王桂英,吴秀娥.持续质量改进对产科质量影响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1(5):75.
[8] 叶爱华.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临床探讨,2011,49(3):1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78
江西 330003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门诊服务总台 (熊任英叶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