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2014-08-01 00:12高树辉陈小强刘汉宏黎子武
当代医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鼻塞血气呼吸衰竭

高树辉 陈小强 刘汉宏 黎子武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

高树辉 陈小强 刘汉宏 黎子武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过程中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本文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2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均分成2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64),治疗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过程后的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2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过程后,治疗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指标水平,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是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可靠选择。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常频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回顾以往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同类报道后我们发现[1-2]:与以往常规的常频机械通气方法相比较,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显著的改善患儿的相关临床症状。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过程中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差异,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本文选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12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12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中,男性患儿69例,所占比例为53.91%,女性患儿59例,所占比例为46.09%,平均年龄为(0.64±0.39)岁,平均体质量为(2331±792)g,平均胎龄为(34.11±3.95)周。随机将患儿均分成

2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患儿,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胎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常规给予综合治疗,另外,治疗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初调参数:呼气末压4~6cmH2O,吸氧浓度34%~51%,并根据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逐渐下调参数至呼气末压2~3cmH2O,吸氧浓度21%~34%,最后直至撤机。对照组则通过气管插管后,使用常频机械通气[3-4]。

表1 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结果一览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过程后的血气分析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过程后的血气分析情况比较结果如下:在PaO2、SaO2、PaCO2等三项指标上,治疗前组间比较,2组患儿之间的差异不大,说明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儿的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水平,且P均<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过程后的血气分析情况比较结果一览表

3 讨论

在临床上新生儿呼吸衰竭实际上指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中枢或(和)外周性的呼吸生理功能障碍,从而使得动脉血氧分压(PO2)降低和(或)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增加,是临床重要的危重病,严重的威胁着相关患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来说,本身体质较弱,一旦发病往往在临床上表现出呼吸困难(窘迫)等症状。如何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临床上的病死率较高[5-6]。由此可见,临床上关于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

回顾目前临床上关于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和报道结果,我们总结发现:在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过程中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比较优势,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相比较优势明显[6-7]。

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实际上基本原理是吸氧时通过持续气流产生的气道正压,使病变的肺泡保持开放,减少功能残气量增加,避免呼吸时肺泡早期闭合,从而扩大氧交换面积,并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起到防止肺不张,减少肺内分流,改善换气功能,提高氧合能力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的临床治疗效果[7-9]。

从本文的比较数据结果上分析,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的观点和说法:2组患儿实施不同临床治疗过程后,治疗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指标水平(P均<0.05),说明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本文数据比较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是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可靠选择。

[1] 李燕,潘新年,杨广林,等.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氧合改善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9):854-856.

[2] 黄为民.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矛盾与对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79-82.

[3] Amini E,Nayeri FS,Hemati A,et al.Comparison of High Frequency Positive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FPPV)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J].Iran Red Crescent Med J,2013,15(3):183-186.

[4] Kleinlein B,Griese M,Liebisch G,et al.Fatal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n infant with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due to haploinsufficiency of the NKX2-1 gene:alterat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homeostasis[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11,96(6):F453-456.

[5] 马莉,刘翠青,王欲琦,等.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预后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2):962-963.

[6] 陈平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 26(14):1072-1074.

[7] 田宝丽,翟淑芬,张瑞敏,等.新生儿呼吸衰竭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4):249-251.

[8] 薛立军,王英宏,叶永灿.呋塞米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0,16(6):23-24.

[9] 黄蕴,赵映敏,朱敏,等.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J].当代医学,2011,17(18):8-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0.066

广东 528000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儿科 (高树辉 陈小强刘汉宏 黎子武)

猜你喜欢
鼻塞血气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