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临床疗效分析

2014-08-01 00:12夏富杰
当代医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腰麻股骨头硬膜外

夏富杰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临床疗效分析

夏富杰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7月在山东省临邑县中医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32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6),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麻醉用药量、阻滞范围、起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镇痛、肌松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临床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好。

老年;股骨头置换;麻醉

近年来,接受老年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因为高龄人群多数患者均同时伴有心、脑、肺等多种疾病[1],因此老年患者对麻醉方式及药物的要求更高[2]。如手术中应用的麻醉方式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严重后果,对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本研究对16例股骨头置换手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在本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3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男10例,女6例;年龄65~88岁,平均(75.2±2.3)岁;体质量39~74kg,平均(53.3±2.5)kg;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63~87岁,平均(74.5±2.5)岁。所选患者均排除患有心、脑、肺等慢性疾病,不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32例患者接受手术前均接受各项检查,伴有合并症患者接受内科针对性系统治疗,待病情恢复到稳定状态后,对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进行相应调整,使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要求。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法操作具体如下:16例患者根据椎管内麻醉进行充分的常规性麻醉前准备措施。手术麻醉取侧卧位,硬膜外穿刺在L3~4进行。明确患者硬膜外腔的穿刺针进入状态后,继续对蛛网膜下隙行膜外穿刺操作,当发现患者脊液流出状态较为顺畅后,注射0.5%布比卡因6~10mg,注射速度为0.1mL/s。上述操作完毕后拨出腰麻针,在进入头端换上3cm硬膜外导管。患者取平卧位,同时需对患者麻醉面T8以下适当调节。术中常规吸氧。

1.2.2 对照组患者使用全身麻醉法进行手术麻醉,具体麻醉操作如下:对16例患者行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在患者体内依次注射咪唑地西泮0.07~0.08mg/kg、芬太尼3~4μg/kg、阿曲库胺0.7~0.9mg/kg、依托咪酯0.1~0.2mg/kg。等到患者肌肉达到完全松弛状态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持续泵注丙泊酚3~6mg/(kg·h),并间断性注入芬太尼、阿曲库胺,使患者术中保持较好的肌肉松弛状态和麻醉状态。手术完成后,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及恢复状况,并作详细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1)在麻醉操作前、后5、10、15、30min各时间段分别观察BP、HR、SpO2值并作相应记录。(2)记录患者术中、术后所出现的恶心、呕吐、头痛、血压过低、心动过缓、低血氧、寒战等各种不良反应。

1.4 效果评定 镇痛效果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优:行麻醉措施后,患者术中出现微痛或无痛,不需使用任何辅助性镇痛、镇静药进行辅助麻醉;良:行麻醉措施后,患者仍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感,需对患者行硬膜外局麻药、镇痛药进行追加麻醉;差:行麻醉措施后,患者术中疼痛感仍无法忍受,经硬膜外局麻药、镇痛药追加麻醉后,麻醉效果仍不理想,对手术的正常进行造成干扰[3]。

肌松效果分为满意、一般、差3个等级。满意:松弛度良好,不存在肌张力;一般:存在一定干扰肌张力,但未对手术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差:存在严重肌张力干扰,对手术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影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麻醉用药量、阻滞范围、起效时间比较 接受相应的麻醉方法后,观察组痛觉阻滞平面上界达T10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观察组麻醉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麻醉用药量、阻滞范围、起效时间比较

2.2 镇痛效果比较 2组患者麻醉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但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间镇痛效果比较

2.3 肌松效果、辅助用药情况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肌松满意率分别为100%、62.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12.5%)肌松质量较差,4例(25%)因出现较为严重不适感给予氟芬合剂,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使用力月西辅助用药(力月西又称咪达唑仑,属于术前用药,是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具有咪达唑仑可增强麻醉药、镇静药、催眠药、抗焦虑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及镇静性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观察组无患者使用辅助用药(见表3)。

表3 2组肌松效果及辅助用药情况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2组患者接受麻醉后均未出现心律失常现象。对照组3例(18.75%)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观察组1例(6.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人出现股骨颈骨折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且多数患者需接受股骨头置换手术进行治疗[4]。该手术容易发生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还容易导致大出血,对机体创伤大,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减退易并发多系统疾病,手术和麻醉的风险较高[5]。因此,老年患者手术对麻醉方式具有较高的要求。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椎管内阻滞技术,多年临床应用表明,将其应用于腰麻具有起效快、肌松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点[6]。同时可应用硬膜外导管进行注药以延长麻醉时间、扩大麻醉面积,提高镇痛效果。该种麻醉方法中应用针内针技术可有效提高脊麻操作的准确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对患者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对老年患者进行骨头置换手术时,一般都会对其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同时联合硬膜外麻醉。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血管代偿能力较差,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由于药物及容量的变化而出现应激反应,导致其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给患者带来很大的风险,所以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存在很大难度,同时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是目前应用于老年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最佳的方法,这种麻醉方法能代替传统的全身麻醉法,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地缓解老年患者血压及心率波动,其安全性较高。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代替传统全身麻醉可有效减小患者机体代谢受影响的程度,防止患者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过度抑制情况,提高患者手后早期恢复效果。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临床麻醉效果好、用药剂量小、安全性高,是一种理想麻醉方法,与宋晓阳的研究结果一致[8]。总之,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临床麻醉效果更显著,起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立新.论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1,17(6):76-77.

[2] 江楠,黄文起,肖亮灿,等.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11(8):215-216.

[3] 李建春.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4(3):181-182.

[4] 张丽蓓,黄锡雯,陈浩铭.高龄股骨头置换术病人硬膜外麻醉108例[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12(12):302-303.

[5] 巩海燕,沈烈峰.腰-硬联合麻醉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医学,2012,18(4):101-102.

[6] 刘军汉,赵磊,陈家友.连续性腰丛阻滞在髋关节术后镇痛的应用[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2,8(35):108-109.

[7] 陈家骅.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病人手术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9(26):506-507.

[8] 宋晓阳,沈七襄,陈利民,等.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安全性的实验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4(33):418-4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0.058

山东 251500 山东省临邑县中医院(夏富杰)

猜你喜欢
腰麻股骨头硬膜外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