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娜,董迈青,谢海东,邢 谦
(青海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8)
氮是土壤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中规定定量分析的54种指标中的必测元素。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的显著特点是样品数量多,而传统的测定地质样品中全氮的含量是采用经典的凯氏定氮法[1-2],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目前,普遍采用凯氏定氮法对土壤、食品、农产品、饲料以及一些物质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运用经典的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氮含量时,需要通过观察来确定消解是否完全,没有确定的消解温度和时间,需要分析人员观察反应现象来判断,耗费人力、时间,对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凯氏定氮法的消解条件进行优化,包括确定最佳消解温度和时间,便于批量消解,提高分析效率。本文通过选择料液比、温度和时间作为优化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研究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氮的含量的影响。响应曲面法不同于正交设计的线性模型,是一种多元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建立连续变量曲面模型,是一种实验设计的最优化方法[3]。所谓响应曲面法即是将系统的响应作为一个或多个因子的函数,运用图形技术将这种函数关系显示出来,根据直觉的观察来选择实验设计中的最优条件,在工艺优化、产品性质研究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4-9],可为试验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响应曲面分析的方法应用于优化凯氏定氮法消解条件研究,以利于通过控制各因素,实现氮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多孔温控电热板(湖北地质试验研究所),六联定氮蒸馏装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400 g/L)、硼酸溶液(200 g/L)、混合加速剂(硫酸钾+硫酸铜+硒,质量比100∶10∶1)、盐酸标准溶液(0.005 mol/L)、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等。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无氨水。
本实验所用样品为土壤标准物质GBW 07423,氮标准值w(N)/10-6的不确定度为1300±100。
称取0.1~0.5 g土壤样品于50 mL比色管中,在2 g混合加速剂的共存下,用5 mL浓硫酸煮解氧化,试样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再加入30 mL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后,加热蒸馏逸出的氨,经硼酸溶液吸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并计算出试样中氨的含量[10]。
根据响应曲面法的设计原理,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试验,共有15个试验点,变量为称样量与加入硫酸体积之比(料液比,g/mL)、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符号分别表示为x1、x2和x3,响应值为氮的含量w(N)/10-6,符号表示为y,期望获得土壤标准物质GBW 07423的w(N)/10-6标准值时各因素的值。
采用Box-Behnken Design(BBD)建立RSM设计,BBD实验设计是用来评价指标和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合数较少,常用于需要对因素的非线性影响进行研究的试验中。试验因素和水平的选值见表1。
表1 BBD实验设计的因素水平
以w(N)/10-6为响应值y,根据Design-Expert V8软件,共设置15个试验点,其中12个点为析因点,3个点为零点,零点试验进行3次,以估计误差。采用BBD建立RSM设计,选择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11],BBD设计及结果见表2。
表2 BBD设计及氮含量的实验值和计算值
通过对料液比、消解温度、消解时间三因素进行试验优化设计,对试验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得二次多项式方程:
(1)
响应曲面分析中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的二次模型方差分析见表3。由表3的方差分析结果可见,模型的确定系数R2=0.9758,说明该模型极显著(P<0.0001),与实际情况拟合得很好,因此该模型可用来进行响应值的预测,试验设计方案正确。各因素的线性效应皆显著,x2x3的交互影响显著,而x1x2的交互影响不显著。并且由式(1)计算获得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较小。
表3 BBD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图1 氮含量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比较
在料液比取0.3∶5(g/mL)的情况下,由多元回归方程式所做的消解温度与消解时间交互影响氮的含量的响应曲面图见图2。对图2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定最佳因素水平范围,通过计算可得到最佳因素水平z。
图2 消解温度与消解时间交互影响氮含量的响应曲面图
根据式(1),令y=1300,求解得(z1,z2,z3)=(0.104,-0.142,-0.0502)。
换算为:
实际值(x1,x2,x3)
=(0.104×0.2+0.3,-0.142×35+265,
-0.0502×30+60)
=(0.321,260,58.5)
为了便于实际操作及计算简便,将最优条件修正为料液比为0.3∶5(g/mL),在260℃下消解60 min,计算氮含量的理论值为1308×10-6,而标准物质GBW 07423氮含量的标准值为1300×10-6,理论上可以很好地满足要求。
将土壤标准物质GBW 07423在确定的优化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实验,测得氮含量的平均值为1310×10-6,氮含量的标准值为1300×10-6,测定值与标准值的对数误差绝对值为0.003,结果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在该消解条件理论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关系,实验获得的消解优化条件是可信的。
为了进一步检验响应曲面法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对一些土壤标准物质在优化的消解条件下获得的氮含量测定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见表4,其对数误差绝对值均小于0.1,更进一步证明了在优化条件下进行消解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方法具有普遍的应用意义。
表4 验证试验的结果对比
本实验通过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方法,考察了凯氏定氮法中试样料液比、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三因素对氮含量测定的影响。二次方程的模型回归显著,且失拟性检验不显著,说明通过本实验所建立的二次回归方程可以反映所考察的三个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试验设计科学合理。由回归方程所做的响应曲面图对凯氏定氮法进行分析与评价,从中确定了最佳因素水平范围,通过计算得到的最优条件是:物料比为0.3∶5(g/mL),在260℃下消解6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氮的含量实验平均值为1310×10-6,实验值与标准值(1300×10-6)的对数误差绝对值为0.003。将该条件应用于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氮元素的分析,可以准确控制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提高分析效率,并且测定结果稳定可靠,对于大批次的样品同时测定具有实用意义。
凯氏定氮法包括三个部分:消解反应、蒸馏、滴定。本实验设计中的消解条件涉及料液比、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三个因素,而仅仅对消解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并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在实际生产中,消解条件中加入混合加速剂的用量[12]、控制蒸馏过程中蒸汽的流速和酸碱的污染、滴定误差等实验条件对于结果的准确性同样重要,这些条件的优化选择可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
4 参考文献
[1] 岩石矿物分析编委会.岩石矿物分析(第四版 第四分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862-864.
[2] LY/T 1228—1999,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S].
[3] 许禄,邵学广.化学计量学方法(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4.
[4] 严浩,彭文杰,王志兴,李新海,郭华军,胡启阳.响应曲面法优化电解锰阳极渣还原浸出工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3,23(2): 528-534.
[5] 刘永乐,王发祥,俞健,王建辉,李向红,武玮芸.响应曲面法优化莲子蛋白质的提取条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4): 1-4.
[6] 汪伦记,董英.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固态发酵菊粉酶培养条件的优化[J].食品科学,2008,29(8): 402-406.
[7] 牟新利,吴汉夔,祁俊生,程聪,张丽,朱文彬.响应曲面法提取水松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8,27(1): 165-168.
[8] 孟宪军,李冬男,汪艳群,刘小鸣,刘菊,李斌.响应曲面法优化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0,31(4): 111-115.
[9] 王艳,张爱珍,任春生.正交试验设计与优化的理论基础与应用进展[J].分析试验室,2008,27(增刊): 333-334.
[10] 秦荣大,郑永章.土壤分析标准方法[M]∥[日]土壤标准分析测定法委员会.分析化学译丛(第三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8-62.
[11] 徐向宏,何明珠.试验设计与Design-Expert、SPSS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55.
[12] 王雅.催化剂与浓硫酸组成比例对凯氏定氮消化时间的影响[J].甘肃科技,2005,21(9): 91-92.